- 在国内听小道消息,从动车事故到王立军 (ZT) [2012/05]
- 对八九六四的认真反思,一不得不读的好文 (ZT) [2013/06]
- 昨天说他是"奴才",今更正为"洋奴才" [2010/07]
- 中国不应该计划生育吗? by 米笑 [2011/12]
- 林书豪事件后,哪些华人反应过激 (ZT) [2012/02]
- 也谈6.4,支持小平 [2009/05]
- 美国公司文化体验之一 (记我的两个70后同事) [2009/05]
- 看看美国公校里怎样教乘法 [2009/02]
- 新中国风风雨雨走过61年,值此大喜的日子,作为海外华人,今天来"酸葡萄"一下 [2010/10]
- 质疑[一个统一过中国的领导人,肯定不是人民的公敌。] [2010/04]
- 华人是白人还是黑人?美国最高法院回答你 (ZT) [2011/04]
- 智取小偷--驾校里的故事 [2009/05]
- 周燕霞是政客吗? [2009/03]
- 一转身,交了个朋友;再一转身,又交了个朋友,还得了份工作 [2009/04]
- 母亲的诗 [2009/03]
- 村里建了“忠烈祠” [2009/03]
- 我的兄弟姐妹 [2009/04]
- 儿时回忆--斗风筝 [2009/02]
- 爆破班上课了 [2009/04]
- 大蛇的传说 [2009/05]
- 文革中的母亲 [2009/05]

在不久前的联合国大会酒会上,奥巴马总统打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国家领导人都羡慕潘基文,因为潘连任秘书长一职时,既没碰到竞争对手,投票结果还是全票一致赞成。奥巴马最后感叹:一定要研究研究潘基文胜选的“秘密”。
奥巴马展现幽默的同时,说出的何尝不是自己的心声?作为第一位黑人总统,他三年来的总统之路可谓几度风雨。记得2009年1月他宣誓就任总统时,华盛顿寒风凛冽,但数十万人冒严寒参加典礼,许多人兴奋地说,他们不关心政治,但这是他们第一次自发来参加总统就职典礼,因为他们对奥巴马寄予厚望。
但奥巴马巨大的感召力,在3年后几乎消磨殆尽。美国C N N和O R C国际公司的共同民调显示,55%的美国人不满奥巴马的表现,这是卡特总统以来最低水平。考虑到美国目前9%以上的高失业率,路透社的一篇报道甚至预言说,自里根时代以来,没有哪位美国总统能在失业率高于7.2%的情况下取得连任。
奥巴马为什么就玩不转美国?
从表面看,美国经济大环境不佳。正如奥巴马经常所谈论的,他继承的是小布什总统遗留下的烂摊子: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都让他疲于应付,有时也确实是徒唤奈何。但就任总统之初,奥巴马将责任归咎于布什,或许还情有可原;现在毕竟已是任期过了大半,还将问题推到前任头上,这显然不是负责任的做法了。奥巴马现在走麦城,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他个人的因素,也是美国社会积弊的结果。
首先,贪多求全,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上任之初,奥巴马雄心勃勃,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出大规模金融改革方案,然后是全面医疗改革方案,每个方案都牵涉到美国根本。按照奥巴马的话说,他必须打造“岩上之屋”,重塑美国经济的基础。
奥巴马的想法是好的,他看到了美国几十年发展的积弊,他希望在他任期内全面解决,从而留下可媲美小罗斯福的“奥巴马新政”业绩。但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必定要触及许多人的利益,遭到各方面的抵制。比如,在医改领域,奥巴马挟新总统的权威,强行通过,但随即引起政坛全面反弹,无底洞式的医改费用,更让美国人触目惊心。不少美国人由此认为奥巴马太好大喜功,他的支持率也在纷争中滑落。
其次,优柔寡断,经济应对出问题。奥巴马接手的确实是烂摊子,但所谓“危”中有“机”,他如果有效应对,何尝不能建立其它总统无法企及的政绩?但很可惜,在经济对策上,奥巴马除了刚上台时还颇有作为外,随后则因政治角力变得优柔寡断,美国经济的复苏也由此昙花一现。
应该说,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的经济弹性是最好的,通过财政刺激,加之美联储的“量化宽松”,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并不太难。但奥巴马的财政刺激却是一波三折,一些举措失当,并未能真正刺激经济,降低失业率;另外,财政赤字迭创新高,又驱生了新的政治恶斗。
此外,在赤字上限谈判中,为避免新的危机,奥巴马又一路妥协,这虽显示了他执政理性的一面,但一个总统过于软弱和无原则,更加剧了支持者的质疑和不满。
第三,则是美国的体制问题了。美国经济,也包括现在的欧洲经济,之所以出问题,其中一个根本性因素,就是储蓄和消费的失衡,西方人习惯了寅吃卯粮、消费至上,即使到不可持续之时,从民众到政客,依然不愿痛下决心,进行壮士断腕式的改革。一些政治家出于自身政治利益考虑,瞻前顾后进退失据,导致问题愈演愈烈。这种不合时宜的体制,如果不痛下决心进行彻底改革,危机就不大可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即使换下了奥巴马,也换不走绵延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