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听小道消息,从动车事故到王立军 (ZT) [2012/05]
- 对八九六四的认真反思,一不得不读的好文 (ZT) [2013/06]
- 昨天说他是"奴才",今更正为"洋奴才" [2010/07]
- 中国不应该计划生育吗? by 米笑 [2011/12]
- 林书豪事件后,哪些华人反应过激 (ZT) [2012/02]
- 也谈6.4,支持小平 [2009/05]
- 美国公司文化体验之一 (记我的两个70后同事) [2009/05]
- 看看美国公校里怎样教乘法 [2009/02]
- 新中国风风雨雨走过61年,值此大喜的日子,作为海外华人,今天来"酸葡萄"一下 [2010/10]
- 质疑[一个统一过中国的领导人,肯定不是人民的公敌。] [2010/04]
- 华人是白人还是黑人?美国最高法院回答你 (ZT) [2011/04]
- 智取小偷--驾校里的故事 [2009/05]
- 周燕霞是政客吗? [2009/03]
- 一转身,交了个朋友;再一转身,又交了个朋友,还得了份工作 [2009/04]
- 母亲的诗 [2009/03]
- 村里建了“忠烈祠” [2009/03]
- 我的兄弟姐妹 [2009/04]
- 儿时回忆--斗风筝 [2009/02]
- 爆破班上课了 [2009/04]
- 大蛇的传说 [2009/05]
- 文革中的母亲 [2009/05]
过去想当兵,没当成。
父亲由于一段南京黄埔军校的历史,文革中受到很大冲击,直到74年才脱离审察。我把想去地质队的想法告诉了父亲,他通过老关系帮我递交了申请。
于是有1976年路不平离开工作了7年(原说6年是计算错误)的农场,转战地质队的事发生。
我在地质队时间不长, 仅两年,但给我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回忆。
今天讲讲地质队机台搬家的事。
机台搬家,在地质队是件大事。
说是大事,这体现在两方面。一,这事不常发生。一年大概有10来次。二,每次搬家,都是全队总动员,男女老少(17岁以上)齐上阵。汗往一块流,劲往一处使。上到地质队主任(第一把手),下到打字员,没一个拉下的。用现在的术语,叫"Team
Work” 。
大家要问了,机台是什么东东?机台就是钻探机台,四棱锥体,象个铁塔。不,它就是个铁塔。
我所在的冶金地质队,也有钻探机台,不过小许多,上不了新闻图片。
我们的钻探机台,高约11公尺,可钻深1000多公尺。全金属(铁)结构,加上柴油电机,泥浆泵,钻机,钻杆,滑轮组等,怕有20吨重。
而钻探点,可能在公路边(百年一遇),更可能是在高山上,稻田中,汽车开不到的地方。
所以搬家要全队总动员。
这搬家前后的准备工作(搬家前,先要将钻塔拆卸成基本单位,以利于人力搬运;搬家后,还是靠我们把它象搭积木一样组装成一体)。就靠我们安装队了。
和我一起进队的,连我,共13人,7男6女,20上下,都分到安装队。没有任何性别歧视。
每人发放了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登山鞋。一根5尺长的绳子,两头各绑一个12寸的活动扳手,队长略为交代,就跟猴子似的爬上铁塔,从上开始往下拆。
按要求,安全带必需系好,但一定会影响效率。年轻人胆大,7,8米高空就开始走钢丝。
安装队三个月,我们参加了三次机台搬家。幸好,大家都过了发育期,不然,一两年下来,我们都要变成长臂猿了。
顺带提下我们安装队队长符天庆。他是海南人,个头不大,1.6米以下,力气大的不得了。一次,我们要将
泥浆泵从田埂上抬过去。
泥浆泵重600公斤,田埂很窄,只能容4个人。我们年青人,很多都抬不动,他却能一个顶两,肩负最少300公斤,一口气把
泥浆泵抬到对岸。没人不佩服。
机台搬家这几天,不管你官多大,你都要跟大家一样流汗,一样扛铁件上山,一样得听安装队队长的指挥。这是最让我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