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听小道消息,从动车事故到王立军 (ZT) [2012/05]
- 对八九六四的认真反思,一不得不读的好文 (ZT) [2013/06]
- 昨天说他是"奴才",今更正为"洋奴才" [2010/07]
- 中国不应该计划生育吗? by 米笑 [2011/12]
- 林书豪事件后,哪些华人反应过激 (ZT) [2012/02]
- 也谈6.4,支持小平 [2009/05]
- 美国公司文化体验之一 (记我的两个70后同事) [2009/05]
- 看看美国公校里怎样教乘法 [2009/02]
- 新中国风风雨雨走过61年,值此大喜的日子,作为海外华人,今天来"酸葡萄"一下 [2010/10]
- 质疑[一个统一过中国的领导人,肯定不是人民的公敌。] [2010/04]
- 华人是白人还是黑人?美国最高法院回答你 (ZT) [2011/04]
- 智取小偷--驾校里的故事 [2009/05]
- 周燕霞是政客吗? [2009/03]
- 一转身,交了个朋友;再一转身,又交了个朋友,还得了份工作 [2009/04]
- 母亲的诗 [2009/03]
- 村里建了“忠烈祠” [2009/03]
- 我的兄弟姐妹 [2009/04]
- 儿时回忆--斗风筝 [2009/02]
- 爆破班上课了 [2009/04]
- 大蛇的传说 [2009/05]
- 文革中的母亲 [2009/05]
再要问中国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在哪儿,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不过,咱村出能人,是个例外。)
几年前开始,NYC的华人超市,蒜苔上了货架。这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虽说还有愧于“美食家”的称号,但每每尝到了鲜活好吃的东东,都让我记入脑海,难以忘怀。
好比说在湖北省十堰市吃到的鲜嫩的蒜苔,或在海南吃到的翠绿的四角豆。
1982年4月20号(约3~5天误差),带78界自控专业毕业班实习,来到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
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已初具规模,包括铸造厂,总装厂,发动机厂等13个厂,各呈长条状分布在各自的山沟里。
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以生产东风牌5顿(越野)货车闻名。
1978年5月,二汽EQ140五吨载货车下线
1977年在地质队时,冶金部拨给我们两辆东风牌,队里还舍不得用,打上黄油封存了半年多。平时作业,还是以老旧的解放牌车当主力。
见到了东风牌,就想起了韩战时期美军的10轮卡。三车轴,高车桥,带加力档。开在当时的黄尘滚滚的(排骨)国防路上,真让人眼热。
今天,我来到东风车的诞生地,心里有股莫名的激动。
汽车城的交通,主要靠汽车。公路上走的,除了汽车外,很多还是老乡的马车。马车的轮子和汽车的几乎一般大。车上的货,满当满当的。有的,整车拉的就是蒜苔。这里的气候一定很特别,蒜苔长得壮且长。约莫有1米5的样子,编扎成大姑娘的辫子样,摞到马车上,不绑,也不会往下掉。
实习期间,食堂里最爱吃的是那道蒜苔炒腊肉。
实习期间,参观了好几个厂。在发动机厂,听工程师介绍曲轴平衡的原理,检测。
五.一节放假,我们包车去了不太远的武当山。武当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圣地。
当地的老乡,天没亮,就打火把上山。我们往上攀登时,他们已开始往山下走了。很虔诚的。
一路上,还见到了三个石头乌龟,背驼刻字的大石碑。这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景观。
中午,烈日炎炎。离金顶越来越近,人更多了。有点象是春运排队买火车票。每挪一步,都要等几分钟。
很可惜,过去的照片,都没注意留存。借来一张,就是那著名的,全铜浇铸的“金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