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上海人的原罪”一文有感 [2008/12]
- 说不清 [2008/12]
- 我的茶馆 [2008/12]
- 无拘无束 [2008/12]
故事发生在一个非常混沌的时光,具体是什么时候是已经不可考也。
朦胧中,有一片葱葱郁郁的土地,广袤森林一边是连绵的民居,那些建筑非常相似旧上海的石库门,稍稍大一些,只是没有那么拥挤。街道边的商店,马路上车辆和的人们的衣装,大约是民国初期的风格。
民居里住在一个男孩,一个聪明的男孩,大约有十五六岁。男孩好动,与其他孩子一样,每天在外面追逐玩耍,并不引人注目;男孩喜欢看书,一旦看书时,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就不再能影响他;男孩好奇,看完书后,便会掩卷望着窗外,远眺那片森林;森林那一边是什么呐?没有人告诉他,男孩很想知道。
那一天,是一个阳光绚丽的下午,男孩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着追逐的游戏,正玩得开心时,男孩霍然觉得自己离开了地面,男孩觉得很诧异。他不敢相信,以为是在做梦,又振动了一下手臂,男孩悠悠然飞到了那片森林;
从此男孩每天去森林游玩,那里不一样的景色让男孩著迷,飞翔于森林中的感觉有不可言语之妙,男孩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无拘无束和快乐。
终于有一天,男孩想知道森林的那一边是什么,飞过无边无际的森林,他来到那一边。一眼望去,那是一个很大的城市,但是和他居住的地方很不一样,好像是中国古代的城邦,不是很清楚是那个朝代的,仔细看了看,男孩觉得这个地方很熟悉。男孩一直很喜欢清明上河图的市井感觉,那里的街道,房屋,行人,河流和桥梁和画里一模一样。
男孩好开心,在那里流连忘返,也不顾忌下面人们的惊异眼光,一切都是那么有意思。
玩耍了好一会,男孩累了,想起要回家了。嬉笑着望了望下面的人群,男孩便飞向了森林。霍然间,那闹市中的碑坊长高了,挡住了男孩的去路。男孩便飞高了一些,想越过那碑坊。不想男孩每飞高一些,那碑坊就再长出一些。男孩精疲力尽,轻轻地摔了下来,人们围了上来,看着男孩,切切低语。男孩满身是汗,再也无力飞起,那双眼睛慢慢地离开了他的身体,男孩在上面看着一群人想要帮助他,但又非常犹豫,不知道如何和男孩对话。
男孩心里有了一些烦躁,他要回家了,是回家的时候了,不能回家让他感觉很不好;男孩更是沮丧失去了那无拘无束的自由。男孩的心里有了一些悲呛,他不喜欢这种无力的感觉。眼睛在上面看着,慢慢地伈出了泪水。。。。。。
男孩的悲呛是那么强烈,无法控制了。
悲愤之下,醒了,满眼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