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迦太基城坐落于今天的突尼斯海岸,曾是提尔人于公元前8世纪早期建立的殖民地。城市的选址无可挑剔,它屹立于两条最重要的泛地中海贸易路线交汇点上,即连接西班牙和提尔的东西线,以及将希腊、意大利与北方地区串联起来的南北线。
迦太基的影响覆盖了广大的北非地区,同时还包括马耳他岛、西西里岛、撒丁岛、伊比沙岛和西班牙南部,但它并没有转化为我们所熟知的帝国统治。迦太基人的兴趣在于对贸易垄断的把控,只要这些方面不受威胁,别的事务基本上就任由当地人自行其是。西西里岛是一处迦太基人深入插手政治事务的地方,而其原因则恰恰是迦太基人的商业利益已经受到了威胁。
布匿战争
鉴于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上的投资规模及该岛在经济上的重要地位,罗马人的任何干预肯定都是不受欢迎的,这一点想必不足为奇。事实上,罗马和迦太基长期以来一直是盟友关系,双方签署的第一份条约可以追溯至遥远的公元前509年。不过当时的迦太基人是资格老到的玩家,而罗马则对其充满了敬畏。然而,在罗马人掌控了意大利半岛之后,两者之间的猜忌与日俱增,直到最后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已然不可避免,而战场就设定在西西里岛。
事件的导火索是西西里人的墨西拿镇以及比它规模更大得多的叙拉古城。多年以前有一伙四处游散、号称“战神之子”的意大利雇佣兵占领了墨西拿。他们当初是受雇来保卫这座城市的,但后来居然屠杀了城内男子,并霸占了他们的妻女。而如今这些家伙却忧心忡忡,害怕自己的城市将会被武力侵占,自己的市民成为更大的城市叙拉古的臣民。为了对冲风险,他们同时向迦太基和罗马请求援助。罗马派了一支部队上岛,很快就同神经过敏的迦太基守军陷入了对峙僵持的局面。由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一场大冲突终于在公元前264年爆发,史称“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持续了超过20年,而在其中大部分时间里双方均无法占据上风。在陆地上,战事几乎只在西西里岛进行,难熬的消耗战令哪一方都无力打破僵局。双方大规模的激战不多,其中一场发生于公元前261年的阿格里真托城,这是迦太基人在布匿战争中首度使用了战象。然而它们无济于事,罗马人凭借优秀的步兵令战场的天平向己方倾斜。后来他们洗劫了这座城市,并将城内人口贩卖为奴,其中也包括希腊人在内。
僵局最终在海上打破,然而令人惊诧的是,战斗的结果居然不是迦太基这一方获胜。战争伊始,罗马人基本上是一个旱鸭子民族,没有什么海军可言。不过后来他们俘获了一条迦太基船,利用其便捷的“拼装”编号系统依样画葫芦,一块木板接着一块木板地复制,由此才扭转这种态势。与迦太基人在海上的首次碰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耻辱之败。执政官格奈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有一个贴切的诨名,叫“阿斯纳”或称“毛驴”,他率领一支由17艘战船组成的小型舰队冲入利帕里群岛的海港并将其攻占下来。可是“阿斯纳”很快就被一支更庞大的迦太基舰队团团围困。“阿斯纳”适时放弃船只,逃到了岸上。最终罗马战船被统统烧为灰烬,而“阿斯纳”本人也被俘——在通向海上胜利的征途中,罗马此一开端虽然可耻,但也并非完全在意料之外。
罗马人不会因为此类小小的挫折而举步不前。他们仍然还剩有130多艘船,而且还研发出了一种巧妙装置,即“接舷吊桥”,或称“乌鸦吊桥”。迦太基海军固然强大得多,但此物可以抵消对方的胜率优势。
迦太基人并未察觉到这项创造发明,理所当然地自信满满。他们在米列城沿岸即今天米拉佐的位置打响了布匿战争的第一场大海战。迦太基人的战斗技巧相当娴熟,深谙传统的击沉敌舰战法,懂得如何撞击敌人并在船体吃水线以下部位凿壁开洞。得意扬扬的迦太基舰队一拥而上,丧失了队形,悉数落入罗马人设置的圈套之中。面对第一波迦太基来船,罗马人运用“乌鸦吊桥”取得了极大成效,敌军队伍中的旗舰被迫逃离。这是一次最耻辱的失败,不可一世的迦太基海军居然被一群初生牛犊打得落花流水。
尽管“乌鸦吊桥”大获成功,但由于天气恶劣和激烈厮杀,双方仍均在海上蒙受了巨大损失。公元前249年,在无能的醉汉普布利乌斯·克劳狄乌斯·普尔喀的领导下,罗马遭受了最刻骨铭心的大惨败。但最终罗马依然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原因只是他们对意大利的征服能够为自己提供更庞大的人力物力储备。假如一支舰队打光了,那么他们就再造一批船,再派一批人。反观迦太基这边,虽然在战事开端之时看起来占尽了优势,但到了公元前3世纪40年代中期,他们已被经济上的枯竭拖垮。迦太基人的问题在于,西西里岛一直以来是国库的重要收入来源,而这场战争却使这些资金断了流。
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不得不举手投降,原因只是他们无力再继续鏖战下去了。迦太基放弃了海外财产,被迫向罗马支付巨额赔偿金。不仅如此,作为古代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迦太基还遭受了丧失舰队的耻辱。
第二次布匿战争
然而迦太基并未善罢甘休,幸存的最佳名将哈米尔卡·巴卡被派往西班牙南部,通过夺取该地区丰富银矿的办法来重振迦太基衰落的国运。不过其中大部分的旅途,哈米尔卡和他的部队不得不靠双腿行走。这一迹象告诉我们昔日的海上霸主究竟落魄到了怎样的田地。哈米尔卡先征服了最富矿场所在区域,接着对采矿流程进行了彻底的重构,此后矿场的利润很快就变得可观起来。人们在里奥廷托发现了可追溯到那一时期的660万吨矿渣,其中大部分是银渣,迦太基人和罗马人双方异常庞大的采矿规模由此可见一斑。时至公元前228年,迦太基人用这些西班牙白银付清了巨额战争赔偿的最后一笔款项。
哈米尔卡继续留在西班牙。巴卡家族起先由哈米尔卡领导,而后由他的女婿哈斯杜鲁巴接任,最后轮到他的亲儿子汉尼拔执掌。这个家族在西班牙南部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摄政国,他们利用充沛的白银供应发展起一支坐拥50000名步兵、6000名骑兵和200头战象的庞大军队。随着迦太基人以此等速度复兴起来,他们与罗马人的再度碰撞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罗马非常关注事态的发展,他们派出大使前往西班牙,而后又带着最后通牒遣人至迦太基,但汉尼拔对此置若罔闻。于是迦太基与罗马之间的第二次战争遂于公元前218年打响了。
第二次布匿战争同第一次冲突截然不同。首先,迦太基人已没有任何海军可言,因此所有的战斗几乎都在陆地上进行。其次,大部分的厮杀均发生于意大利的土地上。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率军出征,从西班牙南部的大本营启程,一路向意大利进发,其中还包括了一支战象纵队。此番动作令罗马人大惊失色。这是一段史诗般的征途,他们需要跨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实属一项此前从未有人做到过的盖世壮举。
坎尼战役
在意大利,汉尼拔赢得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胜利,而罗马人却日益地不知所措、士气低落。公元前216年,汉尼拔在意大利东南部的坎尼粉碎了罗马军团,此一决定性胜利将这一连串大捷推到了顶峰。通过仔细研究罗马军队的阵型,汉尼拔已经注意到其中央位置的步兵局促地紧贴在一起,很难调动施展开来。于是汉尼拔便布置了一个极度反常却又战术精妙的阵型。他在自己的中军位置以阶梯形战线的形式稀稀拉拉地安放几支轻装步兵纵队,而战线的两端则配备精锐的重装步兵,形同于故意留出了一个弱化的中央地带,最后他再将骑兵安插在左右两翼。
仗一开打,罗马步兵迅速杀向那个弱化的中军方位,一头扎进迦太基阵型中央的真空地带。与此同时,迦太基位于两翼的精锐部队牢牢坚守战线。这就意味着当罗马人向前推进时,迦太基的阵线演变成了月牙形状,陷阱由此显现了出来,而罗马人则三面被围。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迦太基骑兵在打败罗马骑兵之后,便从敌方背后杀奔过来。罗马人此刻已毫无退路,血腥屠戮随之而来。坎尼是罗马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惨败。据估计有70000名罗马士兵被杀,外加10000名被俘。29名高级指挥官和80名元老院议员也同时殒命沙场,还包括罗马执政官保卢斯在内。
随着罗马军队的湮灭,似乎罗马城尽在汉尼拔的摆布之中。而这位迦太基名将却让手下精疲力竭的部队暂且休整,给予了罗马人喘息的时机来重新集结,此事为历史上的一大谜团。这一停战之举甚至连汉尼拔自己的下属都大惑不解,据说其中一人如是评价道:“诸神没有把所有天赋赐予一个人。汉尼拔啊汉尼拔,你知道如何赢取胜利,却不懂得应该怎样好好地利用它。”其实汉尼拔之所以没有直取要害,无非只是遵循他那个时代的战争法则而已。汉尼拔的主要目的不是彻底消灭敌人,而是迫使他们来到谈判桌前。经过坎尼一役,汉尼拔很可能认定自己已经达成了目标。汉尼拔欲将罗马降格为仅仅是意大利中部的一支力量,而其余意大利城市需得到解放。此外,撒丁岛以及迦太基人原有的西西里部分也应重新回到迦太基的怀抱。可是,假如汉尼拔自以为战争已经结束,那么他就大错特错了。
罗马想方设法拉起了新队伍,战争继续进行。他们明白,要在开阔的战场上挑战那位杰出名将是荒唐愚蠢的。精明又实际的罗马人选择避其锋芒,不跟对方发生正面接触。当迦太基军队在意大利的土地上来回游走时,罗马军队采取悄悄尾随并从其身后游击袭扰的战法。与此同时,罗马还派遣部队前往西班牙并最终征讨北非,以此来给迦太基方面施加压力。这套策略奏效了,日见窘困的汉尼拔于公元前203年被迦太基召回国内来守卫本土。然而,他于公元前201年在扎马战役中完败给了一位年纪更轻却资质奇高的罗马将军,此人的名字叫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迦太基人别无选择,只能再次求和。
经历了如此一段旷日持久、生灵涂炭的冲突之后,其和平条件是非常严酷的。迦太基需在50年内支付10000塔兰特(相当于26000公斤)白银,这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时罗马索要数量的近10倍。此外,迦太基在未经罗马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发动任何战争。换句话说,迦太基几乎被降格为罗马的附庸国。
迦太基必须毁灭
罗马出于多种角度的考虑,才对迦太基重新掀起敌对行动。老一辈罗马议员依然记得当年汉尼拔在意大利的国土上四处耀武扬威,投射下一团团恐怖的阴霾,因此他们怀着极大的戒心来看待迦太基的再度复兴。对迦太基采取行动的最大倡议者是元老院议员老加图。他曾以大使团队一员的身份拜访过迦太基,回国之后此人在每次演讲的结尾均会明确喊出“delenda est Carthago!”,即“迦太基必须毁灭!”平日里比较拘谨严肃的加图甚至还一反常态地搞起了舞台表演艺术。在一次演讲当中,加图从宽袍里掏出几颗熟透的无花果,告诉听众们这些果子来自迦太基,是三天前刚刚运来的。事实上这几颗无花果很有可能来自加图自己的庄园,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已经传达到了,即迦太基再度繁盛了起来,已成为罗马的一大威胁。
迦太基确实上演了一幕令人叫绝的经济复兴,提前许多年偿清了巨额赔款。迦太基人显然也意识到在罗马国内有不少家伙正在叫嚣着要来歼灭自己,于是他们建造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圆形内港,将战舰藏于其内,容量可额外多增170艘。罗马这一边则提出了一系列无理要求和公然挑衅,从而开启了迦太基最终覆灭的倒计时。罗马人荒唐地责令迦太基人离开自己的城市,前往距离大海至少15公里的地方另辟新居,由此便将事态推向了顶峰。迦太基拒绝了这些条件,全体民众开始疯狂备战。所有的公共场所,包括那些神庙,均转型为制作工坊。男人女人们在里边轮班劳作,每天生产100块盾牌、300把刀剑、1000枚投掷物和500枚飞镖以及长矛。此外,女人们还纷纷剪下自己的头发,充当投掷器的绳线。
罗马对迦太基的围攻持续了三年之久,该城最终于公元前146年落入西庇阿·伊米利埃纳斯的手心,此人是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收养的孙子。罗马军团一路杀上迦太基的行政和宗教中心毕尔萨山,此间的屠戮可谓史无前例。西庇阿雇用了几批特别清理小组来拖走街道上的尸体,好让部队能够推进无阻。许多建筑物都被点了火,以将里面的守军驱赶出来。在有些地方,断壁残垣之上被高温烧焦的痕迹依然可见。最终,有50000名城市居民投降,他们均被卖作奴隶,而其余人则悉数被杀。城市陷落之后,市中心大部分区域被焚,西庇阿同时还下令将城墙和堡垒统统拆毁。待西庇阿将所需之物全部搜刮完毕之后,他便将这座城市交给手下的将士们,任由他们将其洗劫一空。西庇阿最后还甩下了一句话,诅咒凡是胆敢在废墟上重建者必遭天谴。
迦太基人的领土被大量没收,遂成为罗马国有的公用土地,此外还有许多奴隶被拍卖,凡此种种都令公私财富大量流入罗马人的国库。
推荐阅读
古代世界:追寻西方文明之源
[英] 理查德·迈尔斯 著
金国 译
2018年3月出版
这是一人类进步的历程是一条充满了开化启蒙与暴戾恣睢的征途。盖世伟业成就之日,亦是血流成河之时,恰如一曲创造与毁灭的交响乐。理查德·迈尔斯追溯至我们遥远的过去,那些人物和地点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迈尔斯使它们变得鲜活起来: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首座城市到古埃及的死亡祭仪,从发明字母的腓尼基航海者们到残忍暴虐的亚述帝国,继而一路追寻至雅典和罗马这些伟大的城邦国家。
迦太基必须毁灭:古文明的兴衰
[英] 理查德·迈尔斯 著
孟驰 译
2016年8月出版
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记录了迦太基文明的完整历史。从它在黎巴嫩腓尼基人聚居点的起源,到作为一个地中海帝国被神化和一代传奇英雄汉尼拔的横空出世,以及与罗马之间至死方休的血战——地中海争霸的战火将迦太基的都城夷为平地,其全部属民被屠杀或者变卖为奴……文明的兴衰和绝不妥协的斗争,其背后是西方逻辑下的历史进程。
即将出版
坎尼的幽灵: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最黑暗的时刻
[美]罗伯特·L.欧康纳 著
葛晓虎 译
2018年5月出版
一场地中海霸主之争,一位军事奇才的复仇之战,一段历时17年的征战,一群忍辱15年的老兵洗刷冤屈最后的机会——汉尼拔之战。
公元前216年,迦太基在坎尼战役中击败罗马,由此也获得无数尊重与敬畏。这是汉尼拔最出人意料、充满创新以及血腥无情的军事胜利,在那之后没有任何将军可以企及。罗伯特•L.欧康纳作为军事史上最受人尊敬的大家之一,第一次完整地讲述了坎尼之战的始末,为读者带来了这场天启之战激动人心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