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永远难以说清楚,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给日本人以如此巨大的影响,从汉字到围棋,从《论语》到《法华经》……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给中国人如此巨大的伤害。
可没想到,最终是一个年轻的华裔女子,写出了一本让中国人,日本人都害怕再打开的书,也是这个年轻的华裔女子,将一段发生在中日之间的惊世惨案,彻底展现在全世界面前!她因此扬名世界,可正风华正茂36岁的她,却突然选择14年前的11月9日,用一支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究竟,她写下的是什么书,她又为何突然选择自杀?今天,她的故事不能不说。
她,就是张纯如。
1968年3月28日,她出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丽校园内,祖籍江苏淮安,父母为她取名“纯如”,取自《论语》:“从之,纯如也”,寓意“和谐美好”。
这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祖父张铁军,抗日国军将领,曾任台湾中华日报总主笔;父亲张绍进,是一名哈佛博士,其专著《量子场论》,在美国理论物理学术界颇有影响;母亲张盈盈也是哈佛博士,从事生物科学研究。
虽身在美国,但父母十分热爱祖国,还联合当地华人办了个中文学校,母亲张盈盈是第一届校长。父母常常教育她:作为中国人是很骄傲的事。
年幼的她对父母口中念念不忘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心,总缠着父母问: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母亲告诉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中国饱受战乱,家人颠沛流离,随时可能丧命……”母亲还给她讲述了外公的传奇故事:
1937年,日军逼近南京,正在国民政府任职的张铁君(张纯如外公)从水路撤往湖南。他们妻子相约在芜湖会合,可是苦等了4天也不见妻子的身影。最后一天官船起锚了,张铁军绝望地对着江面呼喊妻子的名字,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从远处飘来一艘小船,妻子探出身子喊道:我在这里!妈妈说:如果那个时候外公外婆没能遇上,世上就不会有张盈盈,更不会有张纯如。
中国人曾经的苦难就这样,以家族传奇故事的形式,在她的内心里扎下了根。可能她的家人怎么都不会想到,饭桌上谈论的事,竟会在日后,促成她写出震惊世界的一本书!
她天资聪颖,品学兼优,是一名妥妥的学霸。中学时,她就读于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附属中学,该校出了好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其他许多获得杰出成就的毕业生。
17岁时,她被伊利诺伊大学数学和计算机系同时录取,是少数获得这一录取资格的女性之一。可她在即将获得学位时,发觉自己更喜欢文学,又立刻转去了新闻学专业。入学几乎三年了再换专业,一定会大大落后其他同学吧?可她却仅用1年半的时间就拿下了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的学士学位,之后又拿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学位。
更难得的是,这个超级学霸,还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着全人类的命运。
在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她发表了这样激昂的演讲:我最大的希望是,今天在座的各位当中,有几个人能成为,真、善、美而战的斗士!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为人类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并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请相信个人的力量,一个人也能让这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理念,就能引发或结束一场战争。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所以,不要局限你的视野,永远都不要妥协你的梦想和理想!
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这是她的人生信条,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为此去付出生命的代价。
1991年8月17日,她与在大学认识的,白人男孩布瑞特·道格拉斯结婚,组成了一个幸福家庭。
毕业后,她先是在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报》工作,接着成为媒体、杂志的自由撰稿人。后来,她出版了首部作品,描写钱学森传奇人生的《蚕丝》《THREAD OF THE SILKWORM》, 成为美国少有的在学生时代即有著作问世的青年才俊。这本书广受好评,赢得了“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太平洋文化基金会等的赞助。
优越的家境、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本来,她的人生应该一帆风顺,可曾经中日那段黑暗的历史,将她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1994年,她参观了一场南京大屠杀图片展,那些毫无掩饰的黑白图像,彻底震撼了她的心灵。她说:尽管在孩提时代我就听到许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事情,但却从未作好准备看到这些真实的照片。在这个极度痛苦的时刻,我醒悟到,不仅生命是脆弱的,人类的经验本身也是脆弱的。而她的所见也彻底颠覆了她的所闻,全世界还有多少人不知道这样的事实?这之后,她开始情不自禁的调查起南京大屠杀。在调查的过程中,她惊讶地发现,无数以中国为主题的图书之中,竟然没有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专著。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在欧洲的种种罪行,但几乎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的大屠杀,无人知晓在那场战争中,中国所承受的巨大伤害和灾难。
在西方,连关注明星黄子韬的人都远远比南京大屠杀多得多
而日本政府还狡猾地,将这段历史从教科书中掩盖过去,根据BBC的调查,357页的日本教材中,只有19页是关于二战的,整本书中,只有一页的注脚中,出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字眼。西方人不知晓,不记得,连罪魁祸首的日本也都不记得!这段刻骨铭心的罪恶历史,就这样,被除了中国人以外的全世界都遗忘了。
可如此残忍的历史怎么能够忘记?!她忍不住失声痛哭:“如果我出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个时间,我也就是其中的一具尸体了,一具无名的尸体,在半世纪之后,没有人会关注,犯罪者甚至会说,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这尤其让我感到恐惧。”
她当即决定,把记录南京大屠杀,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用生命写出历史的真相,她不想再等,立刻踏上了去往南京的飞机。
张纯如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档案馆查找资料
到达南京后,她四处走访,开始努力探寻那段血淋淋的历史。南京天气很热,可她不顾身体,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她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常常将中英材料反复核对。听不懂的方言,她就全程录音,任何一个细小问题都不放过。在南京大屠杀所有重要的现场和丛葬地,她几乎都进行了拍照与摄像,只为了尽量让自己置身于当年,那个宛如人间地狱的环境中,想象并感受当时的血雨腥风。
她找到那场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可让她心如刀割的是,这群战争的受害者,到了晚年,仍是极其可怜,没有得到任何赔偿,许多人都住在如垃圾堆一样的房子里。幸存者们接受她的采访时,都很高兴,很多人都哭了起来,他们本以为到死都不会再有人来听这样的故事了,谁还会为他们伸张正义呢!
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左二)合影,左一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副馆长段月萍
除了采访被害者,查阅第三方证言,她还勇敢地去面对,当年那些恶魔般的行凶者。让她惊讶的是,这些当年的禽兽,犯下那样滔天的罪行,却还能逍遥法外,过着幸福的日子。甚至有许多日本老兵,没有丝毫的负罪感,他们这样看待强暴妇女这个问题:“或许在强奸时,我们把她们看作一个女人,当杀掉她时,我们只是把她当做猪一般的动物而已。”“妇女不论老幼,都逃脱不了被强暴的命运。我们从下关派出运煤车,到南京的大街小巷和附近村庄,抓回许多妇女,然后我们将每个妇女,分配给15-20个士兵,任由他们奸淫凌辱。”
从来没有一个作家在写书时,需要像她这般,面对那么多深重的人性丑恶,她的写书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折磨的过程。她得到的数据显示,仅仅6个星期,仅仅42天,在南京城,集体屠杀28起,零散屠杀858起,强奸和轮奸20000余起,300000人惨被屠杀,平均一天,就将近一万人死亡!而他们,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几周之内,南京的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南京大屠杀中的日军,如同炼狱中的狂魔,他们无恶不作,斩首、活埋、刺杀、溺毙、开膛破腹、纵火烧尸……可这些她都要面对,还要详细真实地在书中叙述出来:“你们还没有杀过人呢,所以我们今天做一些杀人练习。你们一定不要把中国人当人看,而是要把他们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在他的前面两排俘虏中,有一位孕妇开始为自己的生命抗争,她拼命的抓打那个试图将她拖出去强奸的士兵,拼命反抗。没有人过去帮她,最后,那个士兵将她杀死,并用刺刀剖开了她的肚子,不仅扯出了她的肠子,甚至将蠕动的胎儿也挑了出来。”……
什么是令人发指?什么是惨绝人寰?人间地狱莫过如此,神只会建立天堂,人才会建立地狱!
她在《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经常被“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整理史料时,她面对的是砍头、活埋、活焚、在粪池中溺淹、挖心、分尸这样种种僭越人类极限的兽行。她本可以将这些人性的丑恶遗忘,可为了彰显正义,她不得不,将这些罪恶与黑暗刻在心中。
有人问她:“你为什么想写这本书?”她回答:“纳粹屠杀犹太人,这件事全世界的人都家喻户晓,但是在美国,在西方,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几乎无人知晓,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后裔,写出它是我的责任。忘记历史,只会增加人权被侵害,种族屠杀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遗忘会让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在谋杀之后,还能逍遥法外,不会因为自己的罪行而被后世人审判。
张纯如和母亲张盈盈
母亲担心她的精神会难以承受,她给自己的母亲写信说:“我现在所承受的这些,与大屠杀中的那些遇难者的遭遇,完全无法比拟,作为一名作家,我要将遇难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替那些喑哑无言者呼号。”
就这样,她的写作,历时三年,删改数遍,1997年,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震撼面世。它是第一部全面记录日军对南京城所犯暴行的英文著作,她不仅在书中详述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此书一经问世,即震惊全世界!仅仅一个月,该书就打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还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在随后数年内它被翻译成了15种语言,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纽约时报》称她是“60多年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用英文向全世界,详尽地揭露日本当年的兽性”。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柯比说:“这是60年来首次有人让美国人知道这项战罪暴行的存在。她做的是美国无数以英文写作的男性作家,历史学者都没做到的事。”当地的许多侨领说:以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影响力来说,很多华人团体10多年的努力总和,都比不上一个张纯如的力量大!专栏作家乔治·威尔说:“晚到的正义不一定意味着正义不被承认,对大屠杀的遗忘等于第二次杀戮。”而她的一本书,终止了第二次杀戮,刚刚才30岁的她,惊艳了全世界!
在研究中,她还发现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
魏特琳也来自美国,1937年在南京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她曾亲眼目睹了日军令人发指的暴行,以人道主义的勇气和坚持,在校内庇护了上万名中国妇女和儿童。1940年回到美国后,在南京的那段经历就像噩梦般折磨着魏特琳,不久后她就自杀了。
能亲手改变历史的人,不多,但她凭一己之力做到了,她让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来到了西方世界,人类历史上残虐至极、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幕,得以曝光于天下!
但各种质疑和日本右翼的威胁也接踵而来,她不断接到日本人的威胁电话,有日本右翼分子竟嚣张地强辩:“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我们不承认,你们都是编造的,张纯如的书都是虚构的,是你们中国人串通好的,我们只在你们中国杀过几千人而已。”但在书中,她却用无可辩驳的证据,用最沉痛的笔调记载: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把南京死难者的手连接起来,可以从南京一直拉到杭州,足有200英里长。他们的血液总重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她怒斥妄图扭曲事实的日本右翼分子:无论杀100个,还是1000个,只要杀了1个人,就是杀人!
有一次她去参加美国旧金山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演讲题目是《强奸南京》,当场就有两个日本人站起来,向她厉声发难,她据理力争,铁证如山的事实让两个日本人哑口无言,最后灰溜溜地逃离会场。
日本驻美大使公开发表声明,污蔑《南京大屠杀》,是“非常错误的描写”。她接受了“吉姆·里勒尔新闻节目”的访谈,当场驳斥,予以了对方强有力的还击。事后说起这件事,她的母亲语气里还满是骄傲:“她非常强硬,非常正面的回击,她的英语又好又流利,结果那个日本人当场道歉。”
可日本人的威胁越来越过分,一些恶意来信出现在她的信箱,其中有一封还夹着两颗子弹。更让她感到百口莫辩的是,有无数西方人士也对她的努力进行着各种污蔑,有人说她的出书目的不纯,有人说她夸大了受害者的数量,……尽管她以强烈的正义感和大无畏的勇气揭露真相,但这本书,让她的精神付出了巨大代价。一个弱女子用自己的双手,去翻开那尘封的血淋淋历史,定然是被拉进那个不堪回首的漩涡中。但是她用自己并不宽厚的双肩,挑起了这个沉重的担子,终于,她的灵魂不堪重负,每天活在恐惧之中,甚至还因此罹患了抑郁症。
母亲说:原来的张纯如消失了,再也回不来了,没有药物、没有疗法能够让她恢复,而她是知道的。但她始终没有停止工作,2003年,身心俱疲的她又为自己关切的中国人,出版了厚达500页的《美国华人》。
她还打算去学法律,将来代表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与日本打官司,要求日本赔偿他们的损失。她还强烈渴望把《南京大屠杀》,拍成一部真正的好莱坞电影,以便让更多的世人知晓并接受,那段几乎被遗忘的残酷历史。后来,她一度情绪崩溃,在医院住了五个月,没有人知道,她又接触到了多少罄竹难书的罪恶?又发掘到了,怎样阴鸷黑暗的一角?
她的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愤怒和悲哀的人,很难在这世上安逸地存活,每一日都会变得无比漫长。那些死难者的魂灵已渗入了她的魂灵,最终构成了她记忆的一部分,对我们而言,30万只是一个数字,对她而言,30万却是,难以承受的生命重量。
2004年11月9日,这个曾为南京30万冤魂奔走呼号的女子,在一段荒僻的美国公路旁掏出手枪,解放了早已不堪重负的灵魂,离开了这个她无比热爱的世界,年仅36岁。
她的死,震惊了全球。死前,她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张纯如和儿子克里斯托弗
张纯如生前和丈夫儿子的合照
张纯如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无尽悲凉
美国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播放了她的去世消息,很少有华裔作家能够像她这样,引起西方世界如此巨大的关注。她被安葬于加州的洛斯·阿图斯镇,一处叫“天堂之门”的墓园里。墓碑上嵌着她微笑如天使的照片,写道:“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家,人权斗士。”
作家叶鸿是她的生前好友,他说:“她来到这个世上,就是来表达一种真实的声音。”美国《侨报》在悼念她的文章中说:“她想撑起整个的天空,但她的战场无涯,敌人难数……,她牺牲了自己。”
对于她的父母和孩子,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我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我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她曾说:每个人都会死两次,第一次是肉体的死亡,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第二次是记忆的死亡,亦就是这个人,从别人的记忆中,逐渐消失、淡忘,这个人的精神、作为已经被人淡忘,遗留在历史深处,逐渐沉淀。有些人虽然肉体死了很多年,但是他们的精神到如今仍还让人深刻地记着,并且在遵循着,这种人就是永垂不朽的。
而她,无疑就是永垂不朽的那一个!
她走了,带着对人性的绝望,可她的影响直到今天都没有结束。因为她,日本的罪行曝光天下,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步伐也被打断。
2007年,她的《南京大屠杀》日文版面世。
她走了,可她早已是万古流芳,有人说:她用自己的一生,为三十万沉睡的亡灵奔波,但她自己却始终漂泊海外。可如今,她终于回来了,回到了祖父与曾祖父生长的地方,中国江苏淮安,有如落叶归根。
2017年,在淮安市淮阴区古淮河北岸,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布展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张纯如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纯如,她终于回家了!
以她的才华,写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一样会成功,可她毅然选择了正义,心怀慈悲地一次次地写下世人的苦难和历史的悲壮,记述本身,就已经是壮举。
她是出生在美国衣食无忧的二代华裔,南京大屠杀本就与她无关,可她为阴霾下仍能看到善之花,为悲伤得以在宁静庄严中存在,为疯狂得以在坚强博大中消弭,她甘愿为正义,为人道,为无言者,请命!
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的鲜血,中国人不能忘!张纯如,如梦如纯,这个名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不可忘!
2018年11月9日,张纯如逝世14周年,她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致敬!缅怀!
来源:时政聚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