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写文两年半
我发文的一个网站要关了,这个网站因为用的是Discuz做平台,而Discuz是腾讯的,可能迫于大歪宣的压力,关闭了。网站要关了,得把文章备份一下。有时这个那个网站登录不了,心想我的三百篇文章还没有自己存起来,如果网站真的关了就麻烦了。
因此,写三百篇文章也很容易,什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唐诗也会溜,让中国人说烂了的俗套真理,不如自己作文三百篇。中国人就是不知不觉陷入小家子气的误区,以为写点高大上的东西多么高不可攀,实际那是教育失败,小家子气,老师自己都不会写文章还教学生怎么写,弄点狗皮膏药范文让脑袋贫乏的学生照葫芦画瓢。学会写作,就是写写写。不知怎么写,就先读读读。
看看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堆砌生僻字,堆砌外国人名,胡扯一通也谈不上有什么主见,可以看到其范文就是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长陈建新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中的《书写自我的生活》一文。所以陈建新商业售书商业讲座,都是一种舞弊,那个学生肯定也看过这本书。他们写的文章跟孔乙己差不多,鲁迅的爷爷因为考场舞弊案蹲了监牢,其父也萎靡不振。显然,舞弊也有地方传统,在中国叫做精明。
当然,两年半以来我写的三百篇开始很短,后来越写越长。所有的人都会这样。文章写多了就自然容易写出长文章。比如,我现在随便加几句话,也许会有人想你写三百篇文章怎么能跟唐诗三百首相比呢?可是我只是想说写文章不难。中国人还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信不信?为什么夸大孔子就可以,个人自我评价有点拔高就不可以呢?看历史,可以说流氓文盲也可以治天下,甚至可以说,流氓文盲皇帝一手持论语一手持利剑奴役天下,那么论语有什么了不起?啊,“逝者如斯夫”,啊,“唯小人与女子难养”,啊,“吾日三省吾身”,可以帮助治天下?中国人喜欢夸大狗皇帝伪万世师,而失去自我。
浙式孔乙己语言习惯
杭州新建大桥 还没开通就有2厘米裂缝 官方:故意留的。
按此道理,杀岳飞是故意的,因此没错。
这座桥的责任单位是拱墅城中村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接到民意直通车的反映后表示:这是一条有意留出的缝隙,并不是因建造质量不好而产生的裂缝。
至于为何要留出裂缝,该负责人(孔乙己)给出了较专业的解释:“该桥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台采用桩接盖梁式,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桥梁位置位于道路圆曲线和交叉口拓宽段范围,与现河道斜交,桥面宽度较宽(均不小于20米),桥梁上部变宽的异形板宽,同时桩基位于粉质黏土层,每个桥墩处布置6根桩基,结构的线刚度较大,不均匀沉降对受力非常敏感。”
这样不规则形状,当然不是故意留的,还在梁的底部斜着贯穿,肯定危险。估计可能是一端的桥墩(或柱子)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照相的人不懂,没有拍出来。但是从照片上看是混凝土质量有问题,断裂处真的呈现土黄色,混凝土中也不像有足够的钢筋。没有工程师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要故意留缝,你知道有不均匀沉降,就要把基础打得宽一些,或者桩打得深一些。并且这个裂缝,没有上下错位,不像是因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杭州又多了一道断桥残月野鬼风景。
在此可以插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狡黠谎言,别人问责,他用孔乙己偷书不算盗的逻辑: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的典故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