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瘟疫时期人们有理由感到消沉一些,因为很多人本来就是消沉的。
消沉时,写作文,古罗马的西塞罗如此,战争甚于瘟疫,李清照也是这样吧,话说另一位政治家,叫做黑师柳(Richelieu),人生不得意无须尽欢之时,也写作文。
托克维尔尽管鞭笞旧制度的种种罪恶,可是,也许有些事情对于他那个时代的智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我们当今读者来说就变得语焉不详。比如绝对权力绝对政府是怎么来的,政府收税多么沉重,钱都哪里去了。说皇帝顾问委员会权力太大,那么顾委会主任是谁,干得怎么样。凡此种种疑问,研究一下黑师柳可以略见端倪。
黑师柳,中文通常翻译为黎塞留,但是我的翻译更接近法语的音译。发现中文的“黑”音太少,除了黑嘿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字。我的作文又不是发在中宣部的人民日报上,黑就黑吧。
中文介绍比较简单,黑师柳公爵(Duc de Richelieu),法国贵族,1629年授予普瓦图一个小领主的后代,当时的首相黎塞留枢机主教。他妹妹的后代继承了他的爵位。除了主教本人外,第三任公爵为法国元帅,第五任公爵曾两次成为法国首相,也是知名人物。
我经常见到黑师柳这个法国名字,不知间歇地读了什么不够系统的文章,最后见到这个名字就感到厌恶,认为是法国宫廷阴谋家的代名词。不过,昨天看了一下介绍他的“历史秘辛”节目,感到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当然,恨他的人很多,因为战争,收税,皇帝路易13身边红人,大权独揽,所以从贵族到平民,万人恨之入骨,恨到屡屡要付诸行动暗杀他。他这样的人物,在中国,不必等着其他“贵族”暗杀,皇帝自己就可以把他杀一千遍,或者,中国“贵族”到皇帝那里告状,也可以杀他一千遍。换一句话说,这样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不可能在中国的土壤上产生。他造就了现代法国,他让法国强大,因此,法国人最终不得不承认其伟大,尽管他自己部分出资,围堵新教徒城市豪晒尔城,饿死一万五千人。我认为,他为后人留下了有趣的关于政治家的理论,他创立了法兰西皇家学院,促进了法语文学与哲学的繁荣。
黑师柳全名是 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通常叫做红衣主教黑师柳,生于1585年,死于1642年。
其先祖因为参加了宗教战争有功,皇帝亨利三世于1584年把吕松(Lucon) 这个教区给了他家,当地教会自然反对,因为收到的税就成了他家的而不是教会。他的父亲,做过亨利四世的警卫队长,在他五岁时就死于热病。可是很难想像,这样一个贵族之家,有一个教区的教民供养,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竟然有一屁股债,简直是后来法国的故事,不过“谢主隆恩”,“皇家的大度帮助他家避免了财政困难。” (皇家有难无人帮,大革命一了百了)。
9岁时,他的舅舅把他送到了巴黎的纳瓦尔(Navarre)学院读书,其舅舅也是贵族,也是有名的大和尚(我姑且这样叫吧)。纳瓦尔(Navarre)学院,是法王飞利浦4的妻子Jeanne de Navarre于1304年成立的学校,接受来自她的省的学生。学生不问出身,学习语法,逻辑(跟公元前一百年的罗马贵族学的一样,并且,也用拉丁语),神学。到黑师柳的时代应该变成了贵族学校吧,我猜想。大革命,这样的皇家学校就被取缔了吧,校址上成立了法国两百年来最科技精英的高等学府:综合技术学院,虽然听起来不高大,但是,法国中学毕业会考大约前两百名学生才有机会进去。
后来,在亨利四世的推荐下,他进入了专门培养贵族的骑士学院,“历史秘辛”节目是这样介绍的。因为他上面有两个哥哥,按顺序轮不到他接班成为教区主教,是应该学习骑士之术上战场打仗的。在这里,他学习驭马,那时驭马是一种艺术,也许让动物听话顺从比让人更难?也许吧。还学习马上杂技,击剑,舞蹈,文学,数学,绘画。
法国做学问的系统性很好。他要当军官打仗,学文学绘画有必要吗?但是,创造发明,从文到理,学得少而专且精远不及学得博而粗,这是我经历中法两种教育的亲身体验和总结,在此不加详谈。试想,他学文学学绘画也许对打仗没有直接用处,可是他成了红衣主教和首相,他创立法兰西学院,他收集艺术品,他建立城堡,他写书谈政治,书到用时不嫌多。朱熹之类似乎也有大学问,但是仅仅是儒家的一门孤陋寡闻学而不可问的知识。
1599年,他遇到在Navarre的一个校友,也在骑士学院,这位贵族宣布放弃名号和军事生涯,要成为方济派中的卡普散派的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