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先从第二集第12章摘译几段
尽管文明进步,18世纪的农民状况有时比13世纪还差。
其他阶级远离农民。
从17世纪初大贵族和一部分中级贵族迁移到巴黎。
与农民做邻居的穷贵族,已不再是农民的领主,对农民没有兴趣,漠不关心,无法分享农民的痛苦。
人们常常把贵族放弃乡村归咎于个别部长或皇帝的影响,黑师柳或者路易14。实际上这个想法在过去三个世纪一直被皇帝遵循,把贵族同人民分开,把贵族吸引到宫廷。尤其在17世纪,贵族对于王国来说是一个恐惧,给巡抚的信中经常这样问:“你省的贵族喜欢待在家里还是出去?”
一个巡抚抱怨那里的贵族喜欢跟农民待在一起,而不是到皇帝身边尽职。然而,注意了,这是昂如省,他们拒绝到皇帝身边尽职,却是法国唯一的一群贵族,手持武器,保护君主制,并为之战斗至死。他们能有此荣耀,仅仅因为他们知道把农民团结在他们周围,而人们过去却指责他们喜欢和农民生活在一起。
贵族放弃乡村,不是个别皇帝的直接影响,主要和持久的原因是机构缓慢而不间歇的行动。到了18世纪,政府要与此战斗,却不能中止它的进展。随着贵族完全失去政治权力以及地方自由消失,贵族移民增加。城市不需要吸引他们离开家乡,他们却不想待下去,农田生活变得索然无味。
我这里说的贵族,应该包括富裕的有产者。
评论
用现代的话说,地方精英离开故乡之后,地方就落后了,当地就缺乏有力的领导者。而精英到了巴黎后,陷入一个庞大的官僚政治中,也没有多少施展才华的空间。想想大革命前的两个世纪,法国的风流人物,黑师柳,笛卡儿,孟德斯鸠,伏尔泰等等,都谈不上是巴黎人,所以托克维尔为地方精英离开家乡而遗憾,诚斯然也。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法国中央集权化之后,很快进入一个现代的商业,工业,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时代。试想,中国从秦始皇到现在也无法进入自由商业,自由工业,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政府想搞搞资本主义,美其名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怕人民真的要自由,所以随时就会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结果一直处于绝对权力控制之下。因此,法国人是幸福的。法国人是思索者,就那么一次大革命,托克维尔就如此细致研究前因后果。中国2200年内改朝换代不知多少次,还愿意沉陷于泥坑之中打滚不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是,贵族,中国是没有的。就说托克维尔伯爵吧,他的母系一直可以追溯到圣路易,即路易10 (1226 - 1270)。他们的优秀品质,是中国封建皇亲国戚没有的,比如契约精神,社会责任感,冲突时折衷妥协而不是硬拼到底两败一死,等等。再者,他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是多元的,比如孟德斯鸠也跟农家小孩一起读书。准确点说,八旗子弟式中国贵族,有爵位和封地,但是仅仅是吸血鬼寄生虫,全无托克维尔孟德斯鸠的贵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