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有人骂我“是去国背井的loser。在remorse中码字消愁了却残生”。
这自然是愚蠢的说法。但是我可以以此为题随便说几句。
码字消愁?
想来码字有不少功能。但是最开始码字是觉醒,看看我从2018年开始写的文章就知道。觉醒多了就是一种革命。
码字也是学习,看看我写的文章,有多少论题是我以前熟悉的?几乎都是边学边写。我写作中的大多数结论,是多少坐井观天的中国人能够想像出来的?
喝酒可以消愁,那么码字消愁也未尝不可。
看看李白词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圣贤皆寂寞,但是寂寞不是圣贤的专利。李白,集圣贤寂寞饮者留名于一身,也不奇怪。
更精彩的是,李白和朋友一起喝酒却穷得没有酒钱,因此变卖财产买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现代世界,酒鬼横行,既没有圣贤更没有李白。
所以,蠢人喜欢用一种刻板结论来证明别人不好,可是,很多结论本来就经不起推敲。因此,刻板结论容易被别人敲得粉碎。
中国教育的一个恶习是,让人不停地学一些琐碎不联贯的知识,但是却不大应用,所以,学了不少语文,却不大写作,所以学了那么多(时间多),但是应用和分析水平极差。不但如此,竟然会有人蠢到认为“码字消愁了却残生”,这对写作的贬低也算旷世罕见了。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写了很多书,他读了多少书呢?他死之后,他的私人图书馆有七千本书,卖给沙俄女皇卡特琳娜。
按中国的教育方式,从小学到大学语文的读书量大约仅仅相当于两部长篇小说。所以尽管花的时间不少,但是在原地踏步。
若说后悔,我实实在在是为没有在20岁就开始码字而后悔。在很大程度上我现在做的事情应该是那时就开始做的。写一些文章,不管有没有读者,然后会明白写文章不难,但是,却需要广博知识,因此要多学。也许会明白自己也可以写小说,那么就得了解别人的人生,就需要多交往,多记录。如果这样做了,仍然未必会成为一个作家。可是,这是最重要的,每一个著名文学家和哲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去国背井的loser?
国人现在很愚蠢,说话毫无分寸和逻辑。仿佛呆在国内的人都是人生赢家。
可是不管怎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形容谁是赢家通常没有必要。看看比尔盖慈,当然创业和挣钱绝对是赢家,但是也会交上那个什么“赢家”烂友爱普斯坦,虽然媒体给他面子,没有挑明,但是人们可以合理推测他也嫖了爱普斯坦提供的雏妓。
我当初拿到博士学位没有回去确实有点遗憾。可是时间久了,证明人的第二想法或者说第六感觉也是对的。比如说,你对六四镇压印象不好,你对江泽民印象不好,你回国办事见到那些官僚让你厌恶,你对中国前景缺乏信心,这都可以造成一种不愿意回去的第六感觉。
况且,在国外工作几年之后,再回国确实太麻烦。
不管怎样,我感到不必在习近平这种暴政下讨生活,是一种上天恩典。我多码码字就是对恩典的回报。
国内人还是那种小暴发户心态,以为自己暴发了,别人都是穷人。可是别人可能本来生活也挺好。况且,现在中国那些暴发户,是不是会被共产还难说,比如,拥有十几套房子的,说不定哪一天习近平就因为财政困难而采取什么神经病举措把它们共产了。
9/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