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这是我最近看到的社会学话题。
法国-以色列社会学家Eva Illouz是这样认为的。即传统的超越式爱情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夜情离婚之类的现象。
她写了不少书,我自然不会去看她的论著,而她接受采访,虽然以此为题,但是,谈到更多的是政治和社会。比如说自由,她认为这是一种模棱两可的东西,她认为强者自然喜欢自由,这个观点没有错。比如说,以前媒体拼命鼓吹自由贸易之类,实际是假设别人搞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贸易不行,自己便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如果有一天发现别人也能搞资本主义怎么办?就说别人政府补贴,所有的企业包括私人企业都受政府控制。
可是,听完访谈,到底能否说现代人爱情终结呢?反正按照她的论述是这样。说到底,比方说你小时候憧憬的浪漫爱情,实际情况大致大相迳庭。
法国还是一个热爱文学和思想的国家,像Eva Illouz这样的作家出名之后电视台和大学就纷纷邀请她访谈演讲。讲得对不对谁知道谁在乎呢?不过确实有助于新思想的产生。
另一个有趣的作家和记者是Mona Chollet,她也写了不少关于女性方面的书。她算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吧。讲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讲女性眼中的男性。她常用的词汇是“misogyne"-恨女性的男人。实际上,如果一个男性不愿意跟成年独身女人在一起算是“misogyne"吗?应该说,用Eva Illouz的话说,现代男女很难维持稳定的关系,既然如此,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放弃培养这种关系,你可以叫做佛系或者无为,但是不是恨。
Mona Chollet的最著名小说是:巫婆-女人的不可征服之力。大致可以理解为她要批判文学作品中的潜意识:单身女人和猫构成巫婆形象。虽然不知她具体写了什么,但是我赞同她的观点,因为中世纪欧洲确实把巫婆当做异教徒对待,有一万多人受火刑烧死。可以看作是基督教垄断迷信的权力而迫害一些女性。可是,像天文学家开普勒的母亲被判为巫婆,他还为此花了不少时间打官司,所幸最后判为无罪。然而想一想,开普勒从小时候父亲就当做雇佣兵去打仗一去不回,他的母亲要想法养活一家人真是很艰难。
1/31/2022
巫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