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在奥林匹克冬运会上谷爱凌大跳台奋勇夺冠,引起华人轰动,很多人便研究人家是怎样成功的。
如我所言,顶级成功都是从小培养的,法国16世纪作家蒙田没有说法语就得跟德国家教学拉丁语。很多欧洲思想家都是这样,从小便读起欧洲古今诸子百家。蒙田的父亲让他学那么多也许只是希望他成功地当一个律师,但是,读得太多,便无意之中写了成功的大作。
当然,很多人即便从小读起也无法成功。成功本来就是一个概率事件。跟鲁迅一起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同学可不止鲁迅一人。
成功既然是概率事件,也就是值得奋斗的。如果你从三岁就像蒙田那样读书,至少你有可能跟他一样成为一个大作家大思想家。反之,你从8岁就锄禾日当午,文盲一生,像世世代代的中国农民那样,那么你纵然天赋异禀,最终也还是寂寂无名。如果成功意味着万分之一的人成为佼佼者,那么你想成为分子就得先成为分母,默默无名地为成为分子而奋斗。虽然家境好条件好对此有帮助,但是天道酬勤终能得到体现。比如勃朗台三姐妹,是成功作家,但是家境很普通,父亲虽然是牧师毕业于剑桥,祖上却很贫穷。他们一家倒是破费很多资源培养唯一的儿子,但是儿子却极端失败。倒是三姐妹成为分子,虽然成功,却谈不上有什么金钱的报酬和人生的幸福。当今人们谈到成功会想到金钱报酬和名扬四海,可是,三姐妹写书,成名却是身后事。
在中国,一个人之所以不容易成功,因为文化和教育环境有问题。大家都学一样的东西,范围狭隘,需要重复学习记住来应付考试。可是,一个人读一本书,读完之后能记住多少细节呢?没有多少,然而,读完两百本书之后,虽然记不得那么多细节,但是自己写作时就很容易。其他学科也是一样,博学而不是精学更能激发创造力。
像谷爱凌这样参加奥运比赛的还有几个华裔青年,他们无疑都是从小练起。当然,从概率角度说,很多人从小也练了,却没有成功,像我家老大,他是六岁时我领他滑雪,我们只是玩一玩,没有追求什么。我很喜欢山里的蓝天白雪冷气,也喜欢滑雪,不方便之处是最近的滑雪场离家开车单程要两个小时,穿靴脱靴费力,从停车场到雪地要走的路也很长。因此,可以说培养一个滑雪运动员,那是很费时间的。
不过一个国家不能随便玩一玩。应该为人民创造各种成功的条件。像中国那样,政府又极端又偏执,宁愿花上几十万亿元建很多没有用处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也不愿为人民多建一些网球场滑雪场。政府为了自己的“成功”,胡作非为,搞计划生育,导致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也没有及时采取平衡措施。这样一个国家的国民就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帮助子女成功,像谷爱凌的母亲培养她那样,固然,中国城市父母也努力,但是也只能满足于带小孩上种种补习班应付考试上个好学校而已。中国人的成功,就得靠国家蛮力,号称举国体制,培养一些尖子,到奥运会装点一下门面。普通国民,很少有机会自己享受一下打球滑雪的乐趣。
国家环境对个人的成功影响极大,比如说犹太人,为什么18世纪以前欧洲那么多犹太人没有什么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因为他们受迫害,不能上大学(中国的黑五类),是拿破仑解放了犹太人,几十年以后就有了马克思。所以犹太人对拿破仑感激涕零。
说到底,奥运精神是什么?就是竞争,就是把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因此,国家有责任为国民创造这样的发挥空间。中国不是一个人文主义国家,没有把人放在第一位,所以个人很不容易成功。既然竞争无所不在,那么做什么事都应该力求做得更好,成功便不是那么遥远了。
2/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