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以前看到门阀二字,必然想到坏人。可是晋朝和南朝,那些门阀望族,却是人才辈出,其才学与自由奔放的人生,远非明清的举人进士可比。
看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进入唐朝之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王导、谢安,两大家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这个解释类似于我中学时语文老师的解释,我不喜欢,我的理解是,刘禹锡看到的乌衣巷住的是寻常百姓家)。
那么,问题是,为什么六朝巨室(贵族)子弟人才辈出,而明清以及共产党的官宦子弟基本上都是八旗纨绔无能子弟却还吹嘘红色基因?
研究人才选拔制度,可以很好解释很多文化历史社会政治军事现象。
毛泽东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能打天下,虽然没有文采看上去是个人的事,但是身为皇帝却不然,没有文采或者说文化不行,那他们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有缺陷。所以,他们在临死前后造成国家混乱。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大概可以用文才武略来形容。后来的门阀制度,大概从他的时代开始。
门阀制度似乎也造成了后来的军阀割据。隋炀帝结束了门阀制度,制定了科举制。
之后各个朝代虽然都采用科举制,但是不完全相同,唐代最好,宋代经过王安石改革之后变差。元朝歧视汉人。明清比南宋还狭隘,搞了万恶的八股文。
等等。
虽然后人批判了八股文,但是共产党选才方式没有多少进步。首先,当官的必须是党员。党员,可以说都是一个思想,都是一群媚上欺下的坏人,虽然个别时候也出一点好人,但是,总的来说不拍马屁不说假话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进不了中层以上的领导职位。此外,试想,胡锦涛这样学水利工程的,根本也没有学什么治国方略,也不能说他当了省干部就学会了,---。习近平就更不用细说了,猪头猪脑装的全是红色接班人斗争专制那套文革鬼把戏。
--
虽然在不同时代政府提倡的东西有所不同,但是,总的说来,提倡的范围很狭隘,唐朝好一些。所以,中国学者的知识是狭隘的。中国人不会集成综合,不会创造新思想。这并非说中国人智慧不足,而是说这种文化环境造成了这种结果。
中国的人才选拔,一句话就是学而优则士。西方国家,学而优不当官也会得到社会的奖赏,不论是政府直接奖赏还是富豪资助,总之,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大文豪可以名利双收,不像明清的科举落第的文豪那样生活凄惨,这也不是文豪的错,毕竟,能写好八股文的基本上不会写文学作品,而思想更丰富又妙笔生花的才子偏偏就写不好文盲规定的格式化八股文。
学而优则士造成了对其他学识经验和其他社会阶层的绝对歧视。
先大致这样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