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教张维为,知道无耻怎么写吗? [2019/01]
- 论言论自由 [2020/01]
- 中国为什么应该坚决抛弃佛教(1) [2020/06]
- 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美女们 [2018/11]
- 龙应台:听了于丹的演讲我真想自杀! [2019/07]
- 刘少奇诞生120周年群丑图 [2018/11]
- 从《五·七一工程纪要》到习家军 [2018/10]
- 毛泽东侄女文革遭火烤下体惨死内幕 [2018/11]
- 世界大瘟疫,中宣部很兴奋 [2020/03]
- 大学:群兽乱交和群魔乱舞 [2018/04]
- 赤裸裸的谎言:“台湾,凭什么让我原谅你” [2018/12]
- 恶梦。(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周有光:中国人读的许多历史都是假历史 [2019/01]
- 罪恶的习近平主义 [2018/09]
- 习近平2018年12月的大撒币之旅 [2018/12]
- 回国留学生萧光琰一家之死 [2018/10]
- 评“华二代坦言生存真相: 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2018/12]
- 恶梦。续一。(记北京四中文革前的四清) [2018/09]
- 从中兴变局看中国产业弊端 [2018/04]
- 武汉瘟疫与中国模式的破产 [2020/02]
- 文革余毒习近平 (上) [2018/10]
- 今天你汉奸了吗? [2018/06]
- 扫购口罩的华人有错吗? [2020/04]
- 北大教授郑也夫:统治者的任性是我们惯坏的 [2019/01]
- 小议知识产权 [2018/07]
- 终结美国种族主义的最后一战? [2020/09]
少小今年要上大学,还没决定去哪里。他自己跑去一所大学两次,我没有去,最后一次是被接受后去参观一下,跟在校学生交流体验一下。现在的青年又想成功,又想不费力,还要拿尽可能多的A,那么这所学校就变得令新人们望而生畏。
开车跟他去体验了另外一所学校。这所学校校园不漂亮,建筑又老,但是据说学生关系很好,是所谓的party学校。那天早晨我有些头疼,没去参加为家长举办的活动,晚上才去招待会,随便吃点生菜葡萄之类,跟几个华人家长聊聊天。聊天内容无非是从哪里来,小孩定了要来吗,学什么专业,还被别的什么学校接受了。来了一位康州的白人参与聊天,后来知道他是犹太人,看来犹太人喜欢凑热闹,名不虚传。也说了类似问题。谈到川朴,怕川朴上台,说习近平。说到另外一所大学,可能是他家的龙凤双胞胎,男的早申了这所,而女孩申请没进另一所,他说这所好,女孩down to earth-老土,而另一所的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心想,另一所的女孩长得美丽,打扮得也好,未必不吸引男学生。而这所的女生长得不如那一所,穿得也平常,奇特之处顶多是喜欢穿短裤的女生比较多。
在招待会遇到六七家华人,感觉女家长比较对这所学校有感情。几个男的还不知道子女最后是否选这所学校,因此有些平淡。回家后过了一天,看到妻子的该校新生家长群已经有几十人了。我去了学校还不知道这么个群。不过我对学校群本来就不感兴趣,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有人说。
少小回来好像对该校还没有去之前热情。晚饭说起这些学校。他说该校的学生让他感觉不是很好,大概接待他的是美式橄榄球学生,学校白人比例也高。他感觉体能不如人家。我说,你们高中就是印度人学校,这是为什么希望他去上私立高中。美国是白人统治的国家,你不能因为不习惯跟白人打交道就有怵意,你不能生活在自己的舒适的茧房里而怯于探索外界。跟橄榄球员打交道,不就是要显露出你是球迷,你喜欢橄榄球运动,创造一种可以交往的环境而已,跟其他人交往也是这样。
我拿出nVidia的黄老板的例子,他年轻时不也是羞与同人交往吗,不是在麦当劳打过工要笑脸迎客得到改正吗?如同我前面说的犹太人家长那样,他会主动同陌生人交往,了解对方背景谈些对方感兴趣的东西,交往起来并不难,并且交往多了,话也多,人和人自然容易熟络起来。
美国名牌大学为什么对华人男学生门槛特别高(歧视)呢?确实华人男生交际能力比较欠缺。为什么人们喜欢有一种刻板印象华人男学生比较nerd(书呆子)呢?其实只读自己领域的书,不知世界各种事就算nerd。我对他说名校因为华人男生羞赧和不善于交际而有些歧视你们,现在你明明有机会进一所学校却因为同样原因而逃避,这是不应该的。
我这些话应该还是有些说服力的。
当初八年级申请私校时,领他看了几所。结果令人失望,他没有特长,发育晚,私校比他大一年极的学生比他高一个头,人家个个看上去像体育健将。作为父母,我们也很普通,不大会说话。记得到我们家附近的一所较好的私校去,领小孩来面谈的人很多,我妻子张口就说接待室很拥挤,面谈官当时脸色就变了,我知道我妻子的意思是夸这所学校很受欢迎。横竖,我们干脆不申请了该校了。最后倒是有排名在20开外的一家学校要他,他也不愿意去,赶上covid流行,就罢了。
现在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申请进好学校,是家长的头等大事。真是浪费太多社会资源。实际上社会就需要那么多人才,人人冒尖是不可能的。就算像习近平那样,动用官僚特权,一路上最好学校,最后还拿了个什么“博士”,不还是蠢货害人虫一只吗?说到底,一定程度的努力是必须的,太多斤斤计较,整天想着上哈佛啊挣大钱啊,就变成市侩了,像文学城的子女教育版的大多讨论一样,庸俗无聊庸人自扰。人人可以是庸人,但是少些自扰便好。
4/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