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红旗不倒,小彩旗飘飘”容易吗? [2011/02]
- 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2010/12]
- 黑哥,把你的遗憾留下吧! [2010/10]
- 淘宝之系列-------植物珠子 [2013/03]
- 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11/02]
- 你们打我一顿吧! [2013/02]
- 特殊的语言 [2010/05]
- 不是一家人,若是进了一家门。。。 [2010/04]
- 老来得子,好不好? [2013/02]
- 什么是“文化大革命的残渣余孽”? [2012/03]
- 被精神病······ [2010/09]
- 《贝壳2012夏令营--达人秀》-- 我新画的画 [2012/08]
- 淘宝系列 -- 非洲黑雕 [2013/03]
- 学画 [2011/05]
- 就算回到厨房——也不可惜 [2011/02]
- 最近的画 [2012/12]
- 北京事一箩筐 [2011/05]
- 您是怎样学会开车的? [2012/01]
- 我的日记本们 [2010/04]
这几天没事,给大家讲故事。
真的是很多年以前,我小的时候住在北京的 三环边上。现在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了,那时候,那地儿就是一标准countryside,也有人叫城乡结合部。
我就是在哪儿的一座小学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其实,叫城乡结合部还真是挺合适的。周边有机关单位,有工厂也有大量的农田。有从工,有务农。有家属大院,有农家村落。关系好的时候农民叔叔,大婶会给工人阶级送上时令的蔬菜瓜果。关系不好的时候,农民兄弟会打死工人姐妹养的鸡鸭,原因是工人阶级的鸡鸭经跑人家农民地毁坏庄家。
两阵营也偶有肢体冲突,实话说农民阶级是友好的,比如,地里收割了小麦,稻米,蔬菜,玉米等等。有一些工人阵营的成员会去检拾遗漏的部分。有的人还真因此收获颇丰呢!我的父母上班远,又不太会过日子,他们没去过,我去过,一大大面积收割的是小麦,小麦已经割下来,打成捆,堆成堆。我们很多家属围坐在麦地边上,准备捡地里的麦穗,要知道这个季节农民抢种抢收,很忙的。没有人手立刻拉走这些麦子。工人阶级朋友等的急啊!那时农民队长真善良,朴实。他做出了一人性化的决定:你们可以进去捡麦穗不要动堆上麦子。O---K---好所有人冲向麦田,麦穗真得很多,人们捡的汹涌澎湃,我看到别人捡的一堆又一堆,我看的眼红心热,就是手脚跟不上,还老直起腰要看看热闹的场面。待场面冷却下来,十分尴尬手里就一把麦穗。有人可大丰收了,农民老大爷鹰一般的眼睛,一下就识破了有些狐狸的的诡计——那些从麦子堆上“捡来”的战利品。冲突在所难免。
在学校边上,住着我的一位农民同学,他们家院子大门,和正屋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不管自家人还是外人随便进出。院里有自来水管子,我们课间休息有时会跑他家去喝水。有时不上课,也会跑他家去玩儿。
若干年过去了,斗转星移。最近,我又见到了她 。之前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有幸,我又来到了她的家和他家所在的村。
小时候留在我脑海里的温馨画面——刷刷切换在眼前!四合小院,前门楼子,鸡窝猪圈,柳树杨槐蔬菜田······全被一物所代替——巨大的水泥盒子们。说是水泥盒子,我没有夸张。原来的院落四边,就是现在的房基,在此基础上盖起三层楼房,自住加出租(不差钱了)。晾衣服,喘个气什么的上三楼顶上阳台。每一家都一个模式。而在横平竖直的水泥盒子之间,我不夸张也就一尺之遥。所以当你进到楼里的时候感到光线严重不足,当你想开窗子的时候 连一线天也很难看到,因为那里是另外一家人的墙壁。每天进出的路都像走峡谷。大北京城里的水泥村,委实独特。
昔日里,我们放学走在这里,是田间地头。夏季洋葱开大大的花的时候,会招来很多蜜蜂。我们捉到蜜蜂,把衣角舔湿,去掉蜜蜂的小钩子,吃蜂蜜。假日的清晨我们在这里的河沟里打捞鱼虫。夏日夜晚一起捉蟋蟀···很多,很多。那些老房子,那些田野连同那些风土民情都早已远去。
为什么会用这些水泥盒子代替传统的四合院呢?听说过时势造英雄吧,时势也造房型。因为拆迁的时候不算房子外边的面积,只算里边。所以过去的旧水管,水龙头,还有不容许砍的老树早都被人盖在房子里,宝贝起来了。老北京人是智勇双全的精英。有时他们英勇豪夺,有时候也智取。
前些日子,一个神奇的事情就发生在哪儿附近,在车来人往公路上,猝不及防出现一个大坑,一辆大货车下陷中,司机机灵的逃了出来。据说,有令: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四面八方的车拉着沙子连车一起填上了。可能是怕这个神奇的洞,像魔术一般扩大开来吗?可能是怕人们惶恐吗?
洞裂开又填上了,一个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