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大地震,可能是一场人为的大灾难! [2011/03]
- 全球十大盛產美女的國家在哪里? [2011/03]
- 本年度最受女性歡迎的笑話, 一定要看 ! [2011/06]
- 能拥有红颜知己的必是男人中精英之精英 [2010/05]
- 阿瓦日古丽------阎维文 [2009/02]
- 因放弃而美丽 [2009/02]
-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與本村众多才子才女共勉! [2009/03]
- 美丽的聖地牙哥 [2009/03]
- 词一首《水調歌頭》 看圣地亚哥市第一届华人书画联展有感 [2009/03]
- 如果我没有爱过 [2009/02]
- 别跟我说什麽红蓝颜, 如果不是你, 我就不要! [2010/06]
- 词一首《满江红》赠同窗学友 [2009/03]
- 美國的愚蠢政策造就了中國的强大! [2011/04]
- 想爱都难吗? [2009/03]
- 我夢見自己在訪問上帝 [2009/02]
- 五十條經典的愛情觀 [2009/02]
- 贝壳村! 我的家园, 我深情地把你向往! [2009/03]
- 贝壳村多傾国色 [2010/03]
- 和绛紫湮的 点绛唇 [2009/02]
- 人生淡如菊 (转贴) [2009/03]
面對美國的挑釁,中國還需忍多久?(ZT)
一、中美關係,左右東亞安全局勢
自從2009年11月,美國高調宣布重返亞洲以來,美國以遏制中國為基點,推動南海諸島、釣魚島、朝鮮半島等一系列爭端升級,從而實行美國的戰略目的:政治軍事上,激化周邊國家與中國的矛盾,在戰略上圍堵中國,干擾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經濟上,利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抵消或削弱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阻止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
具體事件體現為:
2010年3月至12月,韓國天安艦沉沒,美國藉機頻繁在朝鮮半島東西海域舉行軍事演習,激化矛盾,並把航母開進黃海,威脅中國。
2010年7月,美國聯合東盟國家在東盟峰會上圍攻中國外長,宣布介入中國和周邊國家的島嶼主權之爭。
2010年9月,日本在釣魚島地區衝撞中國漁船,並逮捕中國漁民,引發中日釣魚島危機。
2010年對中國和東亞各國來講,是不平靜的一年。在美國的操縱下,中國不得不把更多精力用於處理外部危機。直到2011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中美簽署450億美元採購訂單,並安排多次雙邊交流活動,以緩和日趨緊張的外交關係,東亞一系列危機才告一段落。
上述事實說明,在東亞地區,不存在單獨的中日關係、中韓關係、中越關係,這些關係均受中美關係所左右。如果美國無意在東亞挑起爭端,日本、韓國、越南既沒有實力,也沒有膽量挑戰地區安全形勢。
二、美國繼續挑起事端,已成強弩之末
胡錦濤主席訪美之後,東亞地區和中美關係出現了暫時的緩和跡象。而三月份發生的兩件事情,徹底改變了東亞局勢的走向。
2011年3月8日,日本東北部地區發生大地震,日本在地震中損失慘重,今後若干年將忙於災後重建,恐無力配合美國在東北亞的軍事行動,美國在朝鮮半島和釣魚島挑起爭端的機會在逐步減少。
2011年3月2日,英、法等國率先乾涉利比亞內亂,將美國拖入一場新的戰爭,目前西方空襲利比亞三月有餘,還看不到任何戰爭結束的跡象。美國目前身處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三個戰爭泥潭,可有精力介入新的泥潭?
即便是美國從伊拉克、阿富汗完全撤軍,美國想要繼續挑起事端,擾亂東亞局勢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據資料顯示:到今年3月底,美國的公債已達美元14.3萬億,是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7%。十年前,發動阿富汗戰爭時,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是全球三分之一,它的軍費也是全球三分之一。今天,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是全球四分之一,它的軍事花費卻是全球二分之一,美國軍費的削減趨勢已成必然。美國繼續鬧事,本錢在哪裡?
三、中國應堅守不出,坐等美國衰落
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有這樣一個故事:魏國和蜀國打仗,當時魏國國力強盛,足以支持長期戰爭;而蜀國,因為國力不及魏國,又連年征戰,導致國力漸弱,無法支撐長期戰爭。因此,魏國將軍司馬懿明智地採取了“拖”的戰術,面對蜀國統帥諸葛亮的百般羞辱,堅守不出,最後把對手活活“拖”死。
當前的美國與中國歷史上的蜀國相似之處,就是不顧國家承受能力,頻繁發動戰爭,窮兵黷武。從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間,美國先後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兩場戰爭讓美國付出了1萬七千億美元的代價,而且均是藉貸打仗,超前消費的後果誘發了2008年開始的美國金融危機,目前仍不見回暖的跡象。目前最新數據表明,美國的失業率達到9%,創歷年新高,經濟衰退跡象十分明顯。
中國有句古話:“多行不義必自斃”。歷史經驗表明,頻繁發動戰爭而不能取得勝利,就是國家衰敗的先兆。拿破崙帝國的衰落始於入侵俄羅斯;蘇聯的衰落始於入侵阿富汗。美國經過十年戰爭,不光彩地從伊拉克和阿富汗退出,或許正是美國由盛轉衰的標誌。
目前,美國鑑於日本災後重建,在東北亞攪動局勢已經比較困難。於是,便慫恿越南、菲律賓搶奪中國南海島嶼,美國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像三國時期諸葛亮那樣誘使中國出戰,一旦中國與越南、菲律賓發生交火,美國就可以藉機建立反華同盟,然後把大量先進武器銷售給這些國家,削弱中國的同時,自己大發戰爭財。
對於目前南海形勢的判斷,中國必須高瞻遠矚,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南海島嶼爭端表面上是中國和越南、菲律賓,實質上是中國和美國。當美國國力不足以支撐全球霸權時,從東亞地區撤出,就成為一種必然。沒有美國在後面撐腰,越南、菲律賓有何資格跟中國叫板?中國應有足夠的耐心坐等美國衰落,畢竟時間在中國一邊。
四、十年之內中國主動避戰,十年之後或主動求戰
對於美國的挑釁,中國選擇主動避戰,並不是中國懼怕戰爭,也不是中國缺乏打贏戰爭的實力。中國有自己的發展規劃和解決爭端的策略,不希望因為外部勢力的干擾,中斷自己的發展進程。
對於中國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實現自身的現代化,而不是解決國際爭端。到2020年,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覆蓋全球,中國也可以像美國那樣進行全球精確打擊;到2020年,中國或許有三支以上航母艦隊在太平洋上航行,保衛自己的領海;到2020年,中國的新型飛機或許比美國更先進,不但列裝部隊,而且適量出口。
只要中國自身的現代化問題解決了,有最強大的國力做後盾,周邊的一系列問題皆可迎刃而解。屆時談判不成,不排除中國會主動求戰。新中國成立60年,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均有戰爭,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的“憤青”享受了20年的和平時光,也積攢了20年被美國欺負的鬱悶。中國人不能一直這樣憤怒下去,這個時間也許是十年,也許是更長一些時間,中國人終究有一天會用自己的行動,而不是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作者:畢開穎《聯合早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