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大地震,可能是一场人为的大灾难! [2011/03]
- 全球十大盛產美女的國家在哪里? [2011/03]
- 本年度最受女性歡迎的笑話, 一定要看 ! [2011/06]
- 能拥有红颜知己的必是男人中精英之精英 [2010/05]
- 阿瓦日古丽------阎维文 [2009/02]
- 因放弃而美丽 [2009/02]
-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與本村众多才子才女共勉! [2009/03]
- 美丽的聖地牙哥 [2009/03]
- 词一首《水調歌頭》 看圣地亚哥市第一届华人书画联展有感 [2009/03]
- 如果我没有爱过 [2009/02]
- 别跟我说什麽红蓝颜, 如果不是你, 我就不要! [2010/06]
- 词一首《满江红》赠同窗学友 [2009/03]
- 美國的愚蠢政策造就了中國的强大! [2011/04]
- 想爱都难吗? [2009/03]
- 我夢見自己在訪問上帝 [2009/02]
- 五十條經典的愛情觀 [2009/02]
- 贝壳村! 我的家园, 我深情地把你向往! [2009/03]
- 贝壳村多傾国色 [2010/03]
- 和绛紫湮的 点绛唇 [2009/02]
- 人生淡如菊 (转贴) [2009/03]
針對中國中央電視台主持人芮成鋼向新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提問,中國媒體紛紛發表評論批評芮成鋼,既無禮又無知,使中國人臉面無存。 9月14日在大連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芮成鋼在主持分論壇時對祖籍廣東台山的駱家輝(Gary Locke)提問︰“大使先生,听說您是坐經濟艙來的,這是否在提醒大家,美國欠中國錢?”芮成鋼大概想給新來乍到的駱家輝一個“下馬威”,可是沒想到老辣的駱家輝輕松化解︰“作為政府官員,不管是我們領事館的官員還是北京大使館的,也包括總統的內閣成員,一般的規則就是坐飛機時坐經濟艙。所以我認為,當我作為這樣一個很隨便、很隨和的人,我真正代表了美國人的真實做法。我希望我所展示的這種開放性,能夠讓中美兩國人民更多地認識彼此,打破一些壁壘。” 中國新聞周刊網9月19日評論說,芮成鋼與駱家輝一問一答間,高下立判。就像芮成鋼曾經分別代表中國、代表亞洲、代表世界向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問一樣,這一次,芮成鋼的“天問”也受盡網友嘲弄。作為一名東道主,芮成鋼近于刻薄的提問有違起碼的禮儀常識;而作為一名記者,芮成鋼的問題技術含量又太低,不但沒有讓對方出丑,反而被上了一堂政治文明課——所以,遭到各種打臉是必然的。 提出“天問”之後,芮成鋼顯然意猶未盡,還在微博中如此說道,“他(駱家輝)總是抓住一切場合和機會不遺余力的宣傳推廣美國的價值觀。從背包喝咖啡,到坐旅行車,坐經濟艙,都精準地得到拍攝傳播議論。”對此,文章說,芮成鋼對駱家輝的刻薄,可能來自對“美國的價值觀”的不滿︰你好好地做你的駐華大使好了,干嘛非要在中國宣傳“美國的價值觀”呢? 自駱家輝走馬上任以來,這位美國駐華大使就在媒體上有極高的曝光率。也許駱家輝自己也沒料到,背著背包喝咖啡,輕車簡從到小店吃北京小吃,舍棄商務車坐旅行車,坐飛機時坐經濟艙——這些在美國官員中極為尋常的舉動,在中國就有上報紙頭條的可能。為什麼呢?因為在中國,像駱家輝這種省部級干部,怎麼可能在不進行交通管制的前提下,跑到一家衛生狀況堪憂的小店吃東西?想象這種場景都會讓人發瘋,要麼是部長,要麼是我們。 “坐旅行車,坐經濟艙”不僅是“美國”的價值觀。放眼看天下,美國之外,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瑞士……任何一個現代文明國家的大官小官都是這樣做的。現在,中國也不斷向這個價值觀靠攏。比如,這些年來,中國政府就一直致力于“三公消費”的治理︰公開“三公消費”賬目,遏制“三公消費”……雖然說總體效果不是很好,局部地區有越治理越猖獗的現象,但至少是在朝這個方向走,而不是因為恐懼這是“美國”的價值觀,就與它背道而馳。習慣代表中國的芮成鋼居然沒有看到這一點? 除了這次提問駱家輝,芮成鋼曾經分別自稱“代表亞洲”、“代表中國”、“代表全世界”三次提問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揚名天下。《南方都市報》9月18日直接以“芮成鋼是‘怨恨式崛起’的一個病例”為題發表評論說,芮成鋼為什麼會一次一次地以挑逗美國領導人為榮呢? 熟悉中國近現代史的人不難感覺到,中國在“追趕西方”的進程中充斥著怨恨。從現象學生存論上講,“怨恨”的本質是“我本來應該像你那樣風光,卻不能如你那樣得意,于是形成一種生存性的緊張情態。”為了消除這種生存性價值比較的緊張情態,怨恨者可能貶低被比較者的價值,或者提出一種不同于被比較者的價值的價值觀。對于一般人,這種怨恨會被個體經歷掩埋;但對于以民族國家主義進行營銷或者習慣了站在民族國家主義立場想問題的人,這種怨恨就會與個人“成敗”產生心理同構,埋下心理隱患。很顯然,芮成鋼對自己“央視主持人”的身份缺乏省思,習慣了代表國人說話,當他將這種怨恨內化成自身價值後,在達沃斯這種國際論壇上自然就希望以犀利的逼問讓代表西方的美國難堪,這樣既能增強他自認為的“職業成就感”,也能為國家長臉。可惜啊,地球並沒有按照芮成鋼的“怨恨”把駱家輝轉傻,倒是芮成鋼自己成了“怨恨式崛起”一個病例。 就連一貫保守的《北京晚報》9月20日也刊發評論說,芮成鋼玩笑“尺寸”未必合適。芮成鋼的本意是想順勢引入論壇第一話題︰美元貶值和歐美債務危機對中國資產影響。可惜,他雖然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他不懂得在正式場合和外交官是不能隨便開玩笑的。盡管駱家輝的回答沒有半句批評中國政府官員或芮成鋼無知的話,稍有頭腦的人都能從中听出他的潛台詞。很可惜,芮成鋼沒有听懂,他事後還在自己的微博上評論。這種非官方、非正式場合的個人微博,駱家輝身為大使,當然不會回應。 《北京晚報》說,芮成鋼不是一般的無知。芮成鋼丟的不光是自己的人,而且是在“洋人”面前丟人。駱家輝雖然是華裔美籍人士,但他不僅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更是美國大使,一言一行代表美國人。美國大使,“總是抓住一切場合和機會不遺余力地宣傳推廣美國的價值觀”這有什麼值得奇怪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大使,都會抓住一切場合和機會不遺余力地宣傳本國的價值觀,除非這個國家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外交官打交道,芮成鋼太欠火候,太顯無知。無知而又不自知,這就讓我輩總是提心吊膽,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國人的臉就被芮成鋼給丟了,又一時想不出從什麼地方找回來的辦法。 騰訊網今日話題說,芮成鋼的玩笑讓很多人反感,不是國人懂不懂幽默的問題,是因為在當下國內官員公費私用,講究排場問題嚴重的背景下,這種愚蠢的調侃給人感覺就是官員高規格出行是常態應然,輕車簡行反而顯得寒磣。要是駱家輝坐商務艙來倒是可以調侃他別忘了美國還欠中國的錢。 |
新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