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大地震,可能是一场人为的大灾难! [2011/03]
- 全球十大盛產美女的國家在哪里? [2011/03]
- 本年度最受女性歡迎的笑話, 一定要看 ! [2011/06]
- 能拥有红颜知己的必是男人中精英之精英 [2010/05]
- 阿瓦日古丽------阎维文 [2009/02]
- 因放弃而美丽 [2009/02]
-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與本村众多才子才女共勉! [2009/03]
- 美丽的聖地牙哥 [2009/03]
- 词一首《水調歌頭》 看圣地亚哥市第一届华人书画联展有感 [2009/03]
- 如果我没有爱过 [2009/02]
- 别跟我说什麽红蓝颜, 如果不是你, 我就不要! [2010/06]
- 词一首《满江红》赠同窗学友 [2009/03]
- 美國的愚蠢政策造就了中國的强大! [2011/04]
- 想爱都难吗? [2009/03]
- 一个男人最高的品味就是他选择的女人 [2010/03]
- 五十條經典的愛情觀 [2009/02]
- 贝壳村多傾国色 [2010/03]
- 贝壳村! 我的家园, 我深情地把你向往! [2009/03]
- 和绛紫湮的 点绛唇 [2009/02]
- 人生淡如菊 (转贴) [2009/03]
日本為何敢對中國如此強硬?(ZT)
如果說9月7日日本以“涉嫌妨礙執行公務”為由抓扣中國漁船和船員還存在某種虛偽的解釋空間的話,那麼日本9月19日宣布延押船長詹其雄的決定則使這種虛偽的解釋空間化為烏有。中國漁民與日本巡邏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偶有摩擦不是什麼新鮮事,兩岸三地的“保釣”人士還與日方巡邏船發生過正面衝突,但此前日本一直都是謹慎處理,不讓事件對中日關係造成衝擊。可見,日本這次是主動放棄避免矛盾升級、化解危機的機會,其意圖很明確,就是要將強硬進行到底。
有分析稱日本強硬的背後折射了其對華戰略的大轉變,這種觀點顯然高估了日本的戰略智慧。在美國羽翼下生活了半個多世紀,日本的政治精英們已經不太習慣做戰略思考。除了企圖通過用國內法解決撞船事件來強化對釣魚島實際控制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小伎倆外,日本所作所為讓人感覺到的不是戰略智慧,而是戰略短視。所以,分析日本強硬的原因不需要做過多聯想,把目光投向紛亂的日本政壇就可以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菅直人內閣是在惡意消費中日關係:內政上,通過展示強硬姿態撈取政治加分;外交上,把對華強硬當作貼近美國的墊腳石。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用列寧的這句政治名言來解釋日本在釣魚島撞船事件上的強硬依然成立。2009年實現政黨輪替以來,執政危機就一直纏繞著日本民主黨,今年7月民主黨在上院選舉中失利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危機,目前的菅直人內閣面臨的最大挑戰依然是如何保住民主黨的執政地位。從現階段菅直人的排兵布陣來看,他選擇了將民主黨“自民黨化”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即拉開與試圖“改變日本”的小澤、鳩山勢力之間的距離,淡化日本“入亞”、“親華”色彩。 在這一點上,菅直人上台之初就表現出明顯的傾向,新內閣中大量啟用“親美”政治人物更是突出了這一特點。
民主黨高層黨員中小澤勢力強大,菅直人想贏得黨首選舉必須獲得基層黨員的支持,也就是說他必須打民意牌。最終的選舉結果證明了菅直人的政治判斷,這無疑也會堅定他繼續打民意牌鞏固執政基礎的決心。在這個背景下,釣魚島問題成了菅直人手中絕佳的民意牌。在任何國家,只要不導致全面外交危機和嚴重國家對抗,打領土主權牌對政客們來說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涉及到國家領土主權問題時,無論選民抱有何種政治傾向,他們的立場總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而且態度越明確、立場越強硬的政客獲得民意支持的可能性越大。菅直人內閣通過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強硬姿態,可以達到凝聚民意、提升內閣支持率的目的。
剛剛結束的黨首選舉給民主黨所造成的裂痕,注定了菅直人領導的是一個弱勢的、處於風雨漂泊中的內閣。目前民主黨在上院和下院的席位不具有絕對優勢,無法通過如政府預算、削減赤字等這類涉及到國家大政方針的決議,這也決定了菅直人在對日本來說更為緊迫的內政問題上幾乎沒有多少施展拳腳的空間。所以,在外交牌中選一個涉及國家領土主權的問題,無論是反對黨還是民主黨內都不會出現不同的聲音,釣魚島事件就這樣成了菅直人內閣玩的無風險政治遊戲。
日本政治的一大特點就是任何涉外事務都或多或少閃現著美國的影子,這次釣魚島撞船事件也不例外。最近幾個月來,美國已經親自上陣,在南海爭議上貼上了“中國威脅”的標籤,如果日本再在東海營造出“中國軍事威脅”的氛圍,這很符合日美協調的邏輯。 對菅直人來說,這種協調對修補鳩山內閣時期造成的日美關係裂痕顯得尤為重要。 在某種程度上,菅直人內閣是在以犧牲中日關係為代價拉近與美國的距離。 通過展示強硬刺激中國,菅直人內閣是想一箭雙雕:一方面配合現階段美國在東亞對中國施壓的態勢;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突出中國威脅減輕在駐日美軍基地搬遷問題上的民意壓力,為美國在東亞的軍事部署掃清障礙。
戰略上的短視很容易導致對形勢的誤判,菅直人企圖通過製造釣魚島風波在內政和外交上得分的盤算實在算不上高明。截至目前,日方在釣魚島事件上的強硬只到外相級別,內閣官房長官仙谷由人表態相對溫和,菅直人本人則尚未表態,這說明他還留有餘地。如果釣魚島事件的後續效應超出政策預期,菅直人內閣做出政策回調的可能性很大。儘管中日兩國在經濟實力上已經或者接近於同一數量級,但在戰略層面日本跟中國還不屬於同一數量級。當釣魚島事件這個本屬於茶壺裡的風波演變成戰略對抗,日本承受不起對抗的代價。 (雷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