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的时候 (续1) [2009/01]
- 写给女儿14岁的生日祝福 [2012/05]
- 中国人的自豪与自嚎 [2011/10]
- 女儿心 [2012/08]
- 维多利亚大瀑布之旅 [2012/06]
- 毕业二十年后的大学 [2011/10]
- 毕业二十年重逢我的老班长 [2011/10]
- 中国人的尊严 [2010/03]
- 我家有女初长成,小荷才露尖尖角 [2012/01]
- 在非洲开旅行社! [2010/06]
- 情人节的玫瑰 [2009/02]
- 怀念北京的深秋! [2010/06]
- 守住婚姻 [2012/05]
- 穿越非洲 [2009/01]
- 我走过--红太阳升起的地方(1) [2012/08]
- 渴望爱情! [2009/10]
- 穿越非洲 之 行走的非洲 [2009/02]
- 一个人的生日 [2009/12]
- 深山新庙 [2012/05]
- 梦忆 [2009/12]
- 开始的时候 [2009/01]
第四篇 曾经的“黄金国”
在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的市郊10公里处,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平衡石公园”。这里是来哈拉雷的游客必到的景点。这里有壮观的飞来石船与各色奇形异状平衡石,站在平衡石公园里望着它们魁伟的身躯,我在想这是不是一种巧合?大航海时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成功,葡萄牙人占领了东非海岸的一些重要港口。寻找黄金、象牙是他们来到这里的重要动力。在东非海岸获取了数量不少的财宝之后,他们又把攫取的目光转向了传说中赞比西河流域的“黄金国”。
以津巴布韦为中心的南部非洲地区从10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但一直处于原始状态,直到11世纪才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莫诺莫塔帕王国。王国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黄金,所以很早就有人进行黄金开采和黄金贸易。10世纪开始,津巴布韦人就开始用黄金与东非海岸的阿拉伯人进行交换。裹着头巾穿着长袍的阿拉伯商人不辞劳苦,带着黄金、宝石和其他货物往来于东南非大陆,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以讹传讹”的效果。在他们的故事里,莫诺莫塔帕的名字和所罗门王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到了16世纪,葡萄牙人远征军入侵印度洋之前就认为“非洲内地有大城市和大金矿,是由一个叫莫诺莫塔帕(意为金矿的主人)的国王统治着,莫诺莫塔帕王国的要塞和宝塔都是‘由巨大石块砌成’,里面藏着大量所罗门王的宝藏。”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在他的《失乐园》一书中,直接把津巴布韦与《圣经》中盛产黄金和宝石的城——奥菲尔相提并论。19世纪下半叶,英国人类学协会副会长基恩教授更提出了科学的考证:认为奥菲尔的黄金就是来自于“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的上游”,即今天的津巴布韦。
黄金国的传说和考证,吸引了大批探险家和殖民者前来津巴布韦探宝。安东尼奥·费尔南德斯是第一个到达莫诺莫塔帕宫廷的葡萄牙人,他成功会见了当时的莫诺莫塔帕国王,回去建议葡萄牙国王开辟了赞比西河航线,把许多军舰开进了赞比西河以遏制阿拉伯商人。16世纪30年代初,一些葡萄牙商人来到莫诺莫塔帕王国,他们在赞比西河岸的塞纳和太特建立了两个贸易基地,利用这些基地,葡萄牙人在同阿拉伯人的贸易竞争中占了上风。不过,接下来的30年里他们两次大举进攻莫诺莫塔帕王国都以失败告终,结果之后很长时间都要对莫诺莫塔帕王国交税纳贡。直到1629年,穆塔帕马武腊为争夺王位投靠了葡萄牙并签订了卖国条约,大量葡萄牙人疯狂涌入,辉煌了5个多世纪的“黄金王朝”从此逐步走向衰亡。
平衡石公园里这些巨大的石块显然跟黄金和宝石都沾不上边,它们是亿万年前的地质产物,只泰然地接受大自然的雕琢和洗礼,人类的存在于它们只是沧海之一粟,就如人力丝毫不能动摇它们现在的物理平衡一样,同样人类对于黄金和宝石的欲望也完全无法撼动它们的存在状态。倒是那些居住在旁边茅草屋里的孩子们,日复一日在它们巨大的身影里奔跑玩耍,它们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巨大的倾斜阴影已经泄露了它们内心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