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什么原因制造了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呢? [2010/06]
- 捍卫民族尊严,对女人媚洋说不 [2009/02]
- 高盛与中石油 [2009/01]
- 别了,GOOGLE(狗狗)! [2010/03]
- 新政下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及其它 [2010/06]
- 尽快推动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010/06]
- 美国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是在为日本壮胆 [2012/09]
- 中国汽车产业的悲哀和出路 [2009/02]
- 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 [2010/06]
- 人民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了? [2010/06]
- 为什么温家宝总理关心中国在美国的资产安全 [2009/03]
- 中国必须郑重宣布,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承诺 [2012/09]
- 看央视美女遭强吻的报导和跟评有感而发 [2009/04]
- 金融风暴的最猛烈时刻已过去 [2009/03]
- 当民主自由人权成为西方一张画皮的时候 [2010/12]
- 为什么中国必须宣示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承诺 [2012/09]
- 看华晨汽车碰撞测试吞鸭蛋有感而发 [2009/04]
中国汽车产业的悲哀和出路
不管是北京,上海, 深圳, 还是别的城市,大江南北,道路上跑的汽车,特别是轿车,绝大部分是外国品牌,这些品牌主要来自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那些样子丑陋,噪音大和屁股冒黑烟的汽车,十有八九是国产货。可以说,外国汽车品牌已称霸中国,并在国人的消费观念里占统治地位。在中国,几乎任何一个消费者,只要能买的起,他都会有意无意的选购洋品牌汽车。汽车,再一次无情的向国人揭示出:洋货比国货高人一等。
如果你留意的话,那些外形亮丽的洋品牌汽车,他们几乎都有附上一个中文标字,如广州本田,上海桑塔纳….。这里我们可以解读出如下两点。一是中国大大小小的汽车企业,大的如上汽,一汽,东风汽车,广州汽车等,小的如海南汽车和其他不知名的地方企业,都争先恐后的为外国品牌打工,为外国汽车抢占中国市场卖力而争口饭吃。另外,这明明就是外国品牌,你加上广州或上海等又有何干呢?有人解释说,虽然是外国品牌,但其实是我们生产的汽车。我说,这种说法,以其说是一种自我安慰,倒不如说是一种婊子心态, 即: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试问,有谁在乎在美国生产的丰田是美国丰田而不是日本丰田呢?
当我们发现中国的汽车市场全面沦陷而中国汽车企业堕落成婊子又浑然不知的时候,我们深感悲哀,我们要拷问中国的汽车企业,你们怎么了?
我相信,造成中国市场让外国品牌汽车占领并统治的直接原因是中国政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制订和推行的汽车产业政策,该政策的要害部分是,允许国内汽车企业与外国先进汽车企业在国内合资合作,生产和销售外国品牌的汽车,同时维持对外国进口汽车高关税。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以市场换技术,希望国内汽车企业通过与外方的合资合作而加快提高自己的设计和生产能力。但该政策忽略了两个因素:第一,九十年代是中国私人购买汽车的开始阶段,那时的市场正是一块处女地,洋品牌通过合资合作而首先占领市场,那是一件千载难逢的机会。第二,国内的大汽车企业都是国营企业,他们都利用了该政策对企业的好处,因为在高关税的环境下,国产洋车可以维持高价格,高价格导致暴利。打个比方,一辆丰田Camry在美国的售价大约2万美元,但在中国市场的售价约30万人民币。按人民币与美元7兑1,Camry 在中国的售价比美国高出2倍多。这暴利后面,外资毫无疑问占了大头,国企成为得利的高级打工仔,政府获得税收,但中国消费者却为此付出超高额代价。
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美国的通用和福特,这几年它们在美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上节节败退,同时连年亏损,到今天濒临破产倒闭,可是它们在中国却获得丰厚利润。第二,南韩汽车包括现代和启亚,它们在九十年代和中国汽车企业相比最多只在同级水平,甚至到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时,它们几乎破产和被兼并。就是由于中国市场,让它们走出困境,起死回生,并一举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品牌之一。面对活生生的韩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和崛起,我们除了嫉妒外,可否反思一下我们的失误?
其实,在市场经济里,企业的根本是自己的产品有一个广阔市场。换句话说,只要有市场,就可以造就成功的企业。中国汽车企业,特别是那些大型国营企业,尽管掌握着有利的资源和条件,但不思进取,甘当婊子,从而错失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记得有位汽车业的朋友提到,国营企业之所以喜欢与外商合资合作,而不愿意独立研发和推出自己的品牌,一是前者容易赚钱,同时没有风险,二是后者投入大风险更大,一旦花钱花力气搞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亏大了。看来,除非是垄断,否则国营企业在市场经济里注定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中国汽车企业甘当婊子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么,中国汽车产业的出路在哪?如果要承认国内的汽车企业还有进步的话,那是由于国家政策的保护和市场的不断扩大,由此给它们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汽车企业的实力比以前是增强了。但是,为了改变现状,也为了汽车产业的未来,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到了必须修正的时候了。当今,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汽车产业政策中的部分条款,鼓励和支持企业独立开发,适当限制外国汽车的市场份额,从而有利于本土企业的发展空间。当国内的汽车企业利用本土市场做大做强了,只有这样,才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明天。
2009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