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从微观的角度看,知识技能的传承与传播好难。
我老家是粤北山区客家,我祖父一辈的传统, 到我父辈,失传70%,到我这一辈,失传95%。
例如祖父辈的建筑技术,80年前,我家所在的村也就200人口,那两百人,基本不用请外部劳力,就能自己动手,用古法建一栋可供200人居住的夯土+青砖+木构+青瓦的围屋(不知道客家围屋为何物的读者,自己Google图片),并建一所占地300平米的祠堂。 这两栋建筑目前还在,虽然年久失修破败了,我去参观,还能想象到当年的豪华。 这类农村老建筑,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有,我的家乡本穷弱,建筑的气势也不如别家,没任何可吹嘘的。 我的父辈基本已经不会造这类古建,至多有能力简单维修一下。 我这一辈的人,对这些古建基本一窍不通,连简单维修的能力也没有因此,这类民族风格的古建,爷爷辈几乎人人都会的,现在的年轻人基本无人懂,失传了。 不仅我们村如此,全国都是类似。 以前一个小村就能自己用古法建个庙, 现在如果想修复一个古庙,拿着大笔经费,跑遍中国也找不到几个有能力承建的工程队, 连仿古木匠都难找到。
小村文化的其它方面,原本很平常的技艺,例如主持祭祀,巫婆神汉驱邪仪式,山歌民谣,甚至连祖传的烹饪, 也没几个人会了。 我祖母生前在春节做的米糕都有很多种的(自己用石磨自制米浆),还有腊肉腊肠腊鸭腊田鼠,以及客家肥猪肉, 晒菜干磨豆腐酿米酒,以及织布裁缝搓麻绳编竹筐驾水牛等等, 原本村民人人都会的,现在年轻一代没几个人会做。 失传了。
以上是指文化知识的纵向的传承很难。
文化知识的横向的传播也是很难的。
比如我现在在这个美国医院当人力车夫。 我干了一年,摸索出了一套操作方法,那么这套工作方法,在本院车夫部70人里,只有我一个人会, 没有办法横向传播。车夫部从上到下,没人关心工作方法, 自然不存在如何传播技术的问题。当然啦,我在车夫部,只是个被漠视被排挤的底层小喽罗, 也不希望他们从我这里学到什么。 别的地方也是类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