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家长制自然村 + 联邦制自治村

作者:qwxqwsean  于 2012-3-11 03: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7评论

与傻瓜们关于中国帝制, 朝代变更,封建社会,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理论不同,我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家长制的自然村和联邦制的自治村。

 

中国的这个政体,远古就有,在殷末周初在名义上形式上被固定下来, 至今三千年来基本未变。大的变动只有两次,一是周初,形式被固定下来。 一是1980年代后,中国的旧农村政治结构 开始解体。

 

我是客家人,按家谱我在名义上是姜太公的第100世孙。家谱不仅是生育的记录本,也说明在政治体制上,从姜太公至今三千年,这种自治村制度一直相对稳定地被保持着。

 

从西周时姜太公第10世孙生活的村子,和我这个100世孙生活的村子,在政治结构上没有本质不同。  虽然在这三千年时间里,历史书上记载的中国的年号换了无数次,村民们用的青铜器改成铁器,夯土墙外加了秦砖皮, 茅草屋顶改成了汉瓦顶,从美洲引进了红薯等作物,弓箭刀矛换成了步枪,枪又被收缴,麻布棉布衣服换成了的确良,后来又用上了电灯电视汽车手机,这些变化,都如同近十年人手中手机的牌子不断变化,但村民生活的政治体制一直基本未变。

 

典型的传统中国人生活的政治体制是这样的:

 

自然村: 由一对夫妇繁衍的家族,经过150-200年八代之后,形成一个约有人口150-200人的自然村,这个大家族,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按客家人的传统(也是周朝时的传统做法),这些人会集中住在一个长宽约五十米的建筑里(客家围屋),这栋建筑的设计是西安古城的微缩版,有城墙,角楼,垛口,射击孔(清灭亡后建的客家围屋的墙上都有枪用的设计孔 ),几个大门,个别的还有护城河。 这个村的领地是个直径大约一公里的区域。 村内有作战能力的青壮年男丁10人,有个建造精致祠堂,祠堂是社区聚会中心,是办祭祀仪式的地方,也是10名男丁组成的步兵班的军营。 这个步兵班不是个比喻,而是实际上的一个真正的战斗班,配备当时的武器(古代的刀剑弓箭,或者解放前的枪), 并时有操练。  村内是家长制, 一般会有一个人充当名义的族长,通常也就是主持清明祭祀的那个男子,但族长并不独裁,村内事务由村内若干要员集体商议决定。

 

自然村小联盟:这个自然村和周围三四个相邻的自然村平日交往就很多,相互之间有很多亲戚关系,三四个村的三四个步兵班的部队随时可以集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排。

 

自然村大联盟(自治村): 相邻的约十个自然村, 散布在方圆5-10公里的十座要塞(围屋),1500-2000人口,共有十个步兵班, 可以组成一个召之即来的百人的步兵连。 在我的粤北家乡,解放前一个自治村有约一百名民兵,有枪有炮, 村民自治,不接受外部干预,谁来惹就打谁,日占期间打过日本,解放时和解放军对抗。 我家所在的村没这么横,但附近有个村,解放时曾击毙一个解放军的排长。

 

在自治村里,各个自然村在管理上是相对独立的,每个自然村相当于一个小王国,而十个小王国组成联邦制的自治村。 现在中国的行政自治村的体制是由几个来自几个自然村的委员组成村委会,村委会的领导是村主任, 外加中共特色的村党支部书记, 类似于共和制,但传统的比如周朝时的中国农村,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村委会,各个自然村是松散的组合在一起的。

 

对于一个在传统的中国农村生活的村民来说,自家所在的自然村就是自己的小国家,十个自然村组成的联盟,也就是自治村就是自己所在的大国家。出了这个自治村,比如步行一小时, 走出了自己所在的自治村的地界,就如同出国旅行, 离家步行一小时进入别村地界,发现人家视自己为外国人,而且人家的说话口音都与本村不同。 别的自治村的行政机构,也就是外国政府,不一定会保护自己。传统的中国 村民,一般不关心在自然村和自治村之外更遥远的那个政体,到底是叫周,还是叫唐,还是叫清,还是叫民国,都无所谓,都与自己没有大的关系。

 

我把澳门叫做“澳门特别行政村”,原因之一是澳门半岛只要步行40分钟就可纵穿。我分析,当年葡萄牙人占领的澳门就是一座自治村,自治村的内部事务基本完全自理,以自己的一个连的步兵武力为后盾,不接受外部干预。  葡萄牙人可能是认为,澳门自治村本来就是个相对于周边独立的小地区,既然澳门自治村管理当局已经允许葡萄牙人进驻,就算是合法驻扎了, 而明朝政府也不一定有权干预。

 

总的来说,在军事上,以100人的连为主要基层单位是合理的,符合部族武装一般只有100人的兵力的实际情况。 而目前中国的村级自治的行政村,其管辖范围也是和自古以来形成的自治村相似,认可自周初以来形成的一个自治村就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也是合理的。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2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qwxqwsean 2012-3-13 01:29
自治村是中国的传统政体。 中国人最近三千年一直生活在自治村政治体制里,对自治村来说,朝代变更,革命, 都是外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并不影响村本身。像广东乌坎那样的村,我敢说他们的村子管理体制,几千年来基本未变。

真正开始大规模改变中国人的政治体制的,发生在最近几十年。  

一是解除自治武装。中国的自治村几千年来一直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军事政治经济上相对独立。中国人有史以来一直事实上持枪合法,枪是最近几十年才被收缴的。没有了自备的武装力量,也就没了发言权。

二是毛时代的公社制度,把几个历史上一直是分裂的相邻的自治村强行合并成一个公社。 这类似于在欧洲弱化各个独立国家的作用,而强化欧盟, 各个国家相当于自治村,而欧盟相当于人民公社,或者乡镇。

三是改开后的人口流动。 年轻人都去沿海打工了,或者在镇上,或在远方的大城市里买房定居了,村子里只剩下老幼病残,无数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古村就这样或名存实亡,甚至连名字都灭亡了。 村民们祖辈生活了几十代的自治村也就灭亡了, 他们几百年前的祖先从别处迁来建立此村,经二三十代形成一两千人的规模,他们自己的部队曾经为保卫本村浴血奋战,他们几百年来一直祭祀的祠堂和祖坟,都消亡了 。  

我2006年在海南支农时住过的一个村,日占时与日军发生冲突,被日军围剿,村军奋勇抵抗,但村终被日军攻破,三百村民在村外稻田里被屠。 现在那个村是村子被日军击溃后流亡在外的村民解放后回来建的。 近十年,年轻人大量移居附近的镇,以及儋州县城,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现在剩余的老人也准备搬走,村子里剩下一间间一两百年的空房,和门前那千年历史的已经严重风化了的石雕狗。

有多少人知道,是几千年来一直不变的自治村, 是像水浒里的祝家庄那样的自治村,而不是更迭的王朝,也不是民国共和国党国,才是真正的生你养你的中国。
回复 qwxqwsean 2012-3-13 02:00
中国的自治村体制,几千年来一直保持不变,现在突然间被像海啸一样的从海外流入的资金潮冲垮了。

乌坎据说原本是个走私海盗村,内部更团结些,但估计这样的祝家庄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中国是由几十万个祝家庄组成的,虽然大多数村子的武力不强,但都属于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相对独立的自治村。 外部的朝代更替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自治村本身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村子所在地址经常变化,由于人口膨胀而外迁,或由于战乱而整体搬迁,但祝家庄还是祝家庄,一直保持不变。真正的变化发生在最近三四十年,也就是自治体制解体,甚至像我考察过的那个海南小村一样,整村解散。
回复 qwxqwsean 2012-3-13 02:16
护城河这个东西有点夸张,在我广东家乡多有水塘河沟,个别的貌似护城河吧,不过,
貌似有些村子喜欢把大门正对着一片水塘。

不过,客家围屋的结构确实是城堡。 我觉得这种城堡式居住是中原汉族先民的传统。


附我所说的中国水浒祝家庄式的自治村的民居图:


http://blog.dichan.com/xushaolian/photoshow-21424.html
回复 qwxqwsean 2012-3-13 02:27
经济文化都在瓦解中华传统文化。

假设现实中存在水浒祝家庄这么个自治村,并假设它一直存在到现在。  你设想这个村怎样在改开的大环境下不解体?

华西村用城墙把自己围起来,这种做法可以用我的自治村理论轻易解释, 它就是个我说的祝家庄式的自治村, 如果国家允许民间持枪,华西村可能自己可以组建一个营。
回复 qwxqwsean 2012-3-13 22:05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确实很多都跑掉了,不认同自己的宗族了。男的自己在远方买房自己过,女的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很多是做鸡。

到改开之前存在了几千年的中国自治村啊,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村兵用生命捍卫的自己的小城邦啊,男丁们在清明祭祀的香火鞭炮声中一起歌咏聚餐崇拜的祖祠啊,就这样迅速解体了。

我家乡的那些解放前建的老围屋,年轻人都不住了,都认为太土不时髦。老房子里只剩下几个半痴的老人坚守,房顶漏水了没人修。 好像大家都像扔掉旧式手机一样,希望旧式的自治村快些消失。

毛打击自治村,只是剥夺村级自治武装,并且强化人民公社统一领导而已,自治村的格局大致还存在, 改开之后人口流动,才使自治村彻底玩完。
回复 qwxqwsean 2012-3-13 22:49
如果要维护自治村制度,首先要把武器交还村民。但这样中国的自治村就成了利比亚的地方割据势力。

国民党时期和日占时期,中国的农村都是由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有军队的“祝家庄”组成的,没有改变农村传统结构。
回复 qwxqwsean 2012-3-17 23:29
不懂得中国的自治村体制,如同不懂汉字,不懂中国文化。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8 18:2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