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说中餐放很多味精,这印象显然是从中国的一些小餐馆得来的。 味精比盐贵多了,家里炒菜不会放太多味精。 一些小餐馆的老板是饮食业外行,花几百元雇佣厨师,而打工的厨师工资低, 劳动强度和时间却很大,大多心有怨恨,而味精又比较贵,正好可以过量使用,以拆老板的台。 在国外合租房子的中国留学生也是比赛式的狠命地浪费大家分摊的水电气,可以体会到人心的一个阴暗面。 小餐馆的厨师是打工的,而且被压榨得很惨,难免装糊涂做些怪事。
味精的使用,如同炒菜时火候的掌握,是有个度的,善于掌握火候的厨师决不会乱放味精,而不善于掌握火候的厨师,可以说不是厨师。 所以,正当烹饪出来的中国菜,味精是不会过量的。
广东菜的普通小炒的盐:糖:味精 = 7:6:3, 在这种比例下,食客一般是辨别不出糖和味精的味道的。 中国人蒸馒头也会放少许糖,但一般不会多到让人吃出糖的味道。
中国人很重视菜的“鲜”味,“鲜”是比甜咸酸辣更重要的味道。 而鲜味来自于水解了的蛋白质。西餐不懂得什么叫“鲜”,不是新鲜的意思,英文里没这个词,也没有欧美人能理解,你不用去查了。 中国人的鲜味调料传统是鸡汤和大酱酱油(内有水解了的大豆蛋白), 味精是现代化工产品,是近几十年才有的,味精的作用是试图模仿鸡汤或鸡精的鲜味,但效果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