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美国的大集体宿舍改一下挪到中国去

作者:qwxqwsean  于 2012-10-19 21:0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2评论

我建议把雪城的男避难所的经营方式修改一下, 挪到中国去做试验, 试行一年看有什么效果。


雪城的男避难所有两个, 每个住约90个人, 大多是流浪汉, 住宿条件很差, 每年资金几百万美元, 我认为大多被利益集团吞吃了, 这一百多个流浪汉的吃住消费很低, 连同发放几十个管理员的工资, 最多几十万美元。


中国人的执行能力高于美国人, 如果运行类似规模的供200人吃住的避难所, 一年几十万人民币可能就够了, 而且可以不用政府拨款, 自负盈亏, 有少许利润。


我很看中这种大集体宿舍的生活方式的优越性, 在中国不一定只用于救助站和敬老院, 而可以推广给一般的城乡居民, 由其是那些想省钱的人。 类似的制度也可以在寄宿制的大中小学和工厂员工宿舍试行。 


具体操作:


每300个男人一个大宿舍, 都住在篮球场那么大的一个大厅里, 双层铺, 租金上铺4元/天, 下铺5元/天。


有5个管理员, 轮流在大厅的一个了望台上值班, 巡视组织纪律。


每天早上6点起床, 晚上9点熄灯, 熄灯后不许喧哗, 不许讲电话。


有一个餐厅, 类似于机关食堂, 饭菜价格也类似于一般的大食堂。


有一个5坑位的厕所, 一个5个淋浴位的洗澡间, 冷水免费, 热水刷卡收费, 一般洗一个热水澡2元。


有个公用的洗衣机, 5元洗一锅衣服。


有一部15座的中巴, 为300人提供10公里以内的接送, 收费3元/次。


每一二周有个集体娱乐活动。


大集体宿舍的好处: 为社会节省资源, 为个人省钱, 吃喝拉撒睡便利, 模仿旧式百人大家庭或连队生活培养人对集体的感情。 

1

高兴

感动

同情
1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1 回复 qwxqwsean 2012-10-19 21:16
大集体宿舍是类似于公社生活, 我说的是类似于大家族, 但仅限于住宿, 好比一个连队的100个兵同时都退伍了, 大家自谋职业或在附近的大学里上学, 但这100个老兵都没有搬走, 仍在连队营房里住在一起 , 虽然也可以自己到外面租房或买房, 在住在连队宿舍里, 生活也是很方便和省钱的。
回复 qwxqwsean 2012-10-19 23:49
海淀区救助管理站于2003年8月1日正式挂牌服务,隶属海淀区民政局下属科级单位。房屋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床位112张;救助管理站现有工作人员50人

救助站工作人员50人, 床位112张, 按住半满计, 一个流浪汉养活一个工作人员, 美国效率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8-12 15: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