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无灯文化

作者:qwxqwsean  于 2012-12-14 09:46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房前屋后|已有4评论

具体说来, 就是你走进一个美国人家里, 到处找电灯开关, 找不到, 因为没有灯。  美国的民居里大部分没灯, 这么令中国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美国人认为理所当然。  


西方文明来源于溶洞,喜欢像迷宫一样的昏暗环境, 今天的欧美人都喜欢光线昏暗的酒吧环境,回味他们的祖先在溶洞里进化成人的日子。 

高兴

感动

同情
1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xqw63 2012-12-14 10:51
您到过多少美国人的家?
回复 qwxqwsean 2012-12-14 11:01
美国人的房间里没灯, 不是多少瓦的问题。 美国的民居根本不设计灯,想用灯自己去商店买灯插在插座上, 我帮人装修才发现的。 中国人进门觉得昏暗就顺手开灯, 认为理所当然, 但在美国人家里找不到电灯开关,因为没有, 一些美国家庭墙上有电灯开关, 那是自己后来特意安装的, 不是普遍现象。
回复 qwxqwsean 2012-12-14 22:00
美国的街道灯很多, 主要是怕人在夜里做坏事, 街道照明灯出奇的多, 也反映了美国的文化, 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敌意。  

中国人对室外的灯, 感兴趣的是景观灯, 城镇稍有财政富余, 就会到处布满景观灯。 中国政府对景观灯的钟爱, 也反映了中国的文化。  美国除了纽约时报广场的广告招牌勉强能算景观灯之外, 基本没有景观灯。

美国的民居室内(小木楼), 基本都没有灯, 从1860年建的, 到近年建的, 都没有灯, 比如那栋质量很好的木房子住了150年, 换了几次房主, 都不要灯。 美国民居绝大部分没有灯, 个别有大吊灯(即使有吊灯, 也通常只在餐厅有, 客厅和卧室都没灯), 但普通人过日子, 只需要普通的灯, 连普通的灯都不安装, 却偶然做个大吊灯, 这种做法本身也是愚昧的表现。 有灯的通常是住户临时安装的, 也许是房东为了便于出租才安装的, 如果不是为了出租, 房主在那个房子里住了两百年几代人 都不会安灯的。

这两天我在帮人安灯, 由于房子在建造时没设计灯, 布线很困难, 带我干活的老师傅自己装修过十几栋房, 也见过几十栋房, 基本上都没灯, 想要灯自己装, 昨天我和老头两个人忙7个小时, 只装好两盏简易的灯和开关, 可见何其困难, 我现在应该已经能自己装了, 预计我装一个简易的灯至少要5小时, 随然我是个无经验生手, 但这个速度和质量应该相当于美国专业装修工的中上水平。

美国的民居普遍没有灯, 这个结论是带我干活的小学文化程度的中国老头告诉我的, 我只是表示同意并在这个结论之后挂了个"文化"两个字, 一个普通的中国文盲都能准确地看到的西方文化的问题, 一堆PHD留学生却只知道崇洋美外, 完全看不到西方文化的任何问题, 在认识能力上表现为极度的迟钝和白痴, 这是比西方的无灯文化更重要的中国的问题。
回复 qwxqwsean 2012-12-15 07:45
美国的路灯占室外灯的比例比中国大很多, 汽车不需要路灯, 路灯多是因为怕犯罪。美国极少公厕也是因为怕人在厕所里犯罪。美国人对空房子有恐惧感, 也是因为怕穷人进去犯罪。美国人不喜欢乘公交车是因为怕别的乘客在车上引爆炸弹。 美国人不喜欢呆在市中心因为怕人多聚集会被炸。美国人对他人充满了恐惧和敌意。

美国人见面问"耗阿油", 不是关心别人, 而是投石问路刺探对方, "耗阿油"是个面试问题, 通过对方的回答来决定是否发动攻击。  我有个旧帖讨论过"耗阿油"的真正含义。

西方人是从溶洞进化来的, 光身男女在阴暗的溶洞里进化成人, 至今留恋昏暗环境。

中国人是从平原上进化来的, 中国人喜欢灯, 中国各地政府稍有余钱必大安景观灯, 上海为了使电力能供应景观灯, 给工厂限电, 宁可停产也要让外滩的霓虹灯更亮些。 中国人发明焰火和灯笼不是偶然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21 06:0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