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筑近200年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qwxqwsean  于 2013-1-5 07:3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5评论

关键词:建筑, 美国

美国的激素饲料房:设计越来越没品味, 用料越来越便宜, 做工越来越差, 价格越来越高。

高兴

感动

同情
1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Laile 2013-1-5 07:35
中国制造的恶果。
回复 qwxqwsean 2013-1-5 07:42
中国的建筑业也如此,比如一栋清代的民宅,北京四合院, 或者客家民居,或者一间农村的祠堂,或小镇上的寺庙, 如果现在找人仿制,狠命砸钱都不一定能做的到类似的做工水平。 其实那些房子在清代, 都是没花多少钱就由普通民工造出来的。 中国解放前没人相信造荒村里的一座山神庙能要很多钱,文盲村民们自己动手就建好了。 现在呢,如果想复制一座解放前的荒村的小山神庙,花上百万元人民币,都不一定能找到建筑队和合格的工匠造出来。
回复 qwxqwsean 2013-1-5 07:54
我的家乡是粤北山区里的一个小穷村,那个地区一直是贫困地区,而我家的小村更是周边十几公里范围内被人瞧不起的小弱村,就这么个估计总人口最多一百人的小穷村,村里也有两座围屋,一座至少在我看来算是富丽堂皇的祠堂,这些都是清末建的, 估计也就是村民自己动手建的,或许也凑点钱请村外的技术专家帮忙。 光是那间一两百平米的小破祠堂,我相信现在如果要照猫画虎地复制,花几百万元都复制不出来, 找不到能做的手艺人。
回复 qwxqwsean 2013-1-5 22:39
南昌的藤王阁是用钢筋水泥做的, 政府也想用木头做啊, 问题是旧社会很平常的东西, 现在给多少钱也没人能做到啊。

现在很多富裕的农村重修词堂, 村民捐钱很大方, 不缺钱也不缺时间, 但我看都是用钢筋水泥, 明显是用三明治冒充肉夹馍, 难看, 他们为什么不按原有的明清风格修呢? 因为有钱也找不到人做, 技术上很容易做, 当年傻瓜都能做的, 现在没有人能做的到。
回复 qwxqwsean 2013-1-5 22:54
我家的老房子是不用钉子的, 两间卧室, 不到一百平方米, 灰沙墙, 木梁黑瓦顶, 49年前后造的, 我爷爷穷得几乎啥都没有, 为那两间房子花了一千元, 主要是买那块地的钱, 买下别人家的菜园造的, 位置在旧围屋的大门外左手边, 房子的建筑风格和围屋一样,  相当于那座围屋的延伸物。 房子本身好象是村民帮着出力造的。  造我家的这种典型的贫农房, 墙是石灰沙夯成的整体(好象没有砖), 墙外用白灰浆抹平,  黑瓦, 其余结构如房梁隔墙都是木头的, 应该是没有一颗钉子。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28 14: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