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本是中国人

作者:qwxqwsean  于 2016-7-26 03: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2评论

关键词:中国人

网民都把倭寇视作异族人,甚至觉得倭寇和中华民族的亲缘关系比和非洲黑人,欧洲白人更疏远。


明末的倭寇在中国的福建,江浙,山东沿海,主要目的是殖民,是想建立永久的居民点,在这些沿海地区繁衍后代休养生息,而不是抢劫骚扰,当然也可以说是抢劫,因为倭寇要抢占土地。


明末时期,到处都有人烟稀少的未开发土地。 倭寇如果单纯为了殖民,完全可以去海参崴,库页岛,丹东大连营口沿海,可以去台湾,可以去越南沿海,马来半岛沿海,还可以去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不就是想建立一个或十几个几千人的居民点吗? 未开发土地到处都是,在明末,如果有一伙倭寇,想在台湾,或者在印尼的一个大岛,甚至关岛这样的小岛,建立一个三千居民的永久居民点,不会有任何麻烦。 


世界如此之大,生存空间如此之广,可是为什么倭寇不去那些地方,一定要在福建江浙沿海的石头山里建立居民点呢? 而且倭寇在这些地方和明朝的居民冲突极大,几百个倭寇想在福建的海边找一个山谷安营扎寨,很快就会有明军来围剿,接下来就是血战,明军会把这些倭寇男女老少全屠。


世界这么大,为什么倭寇那么钟爱福建江浙沿海的贫瘠山谷? 为什么为了能在这些沿海山区立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其实这和山东的那条渔船的情况相似,那条渔船上33个人,互相屠杀只剩11个人,明知回国也是死罪,还是万里迢迢地回国,因为这11个人认为中国是自己的家乡,虽然可以向世界其它地区逃亡,但他们还是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感觉,宁可冒死返回家乡。 


日本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的吴文化,很多日本人的祖先来自古代的吴国,很多中国人在2000-5000年前从中国东南沿海迁居日本,当然他们可能是被迫离开的。 在1000-1万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已经换了很多次血,这些地区原本有土著居住,然后从北方下来一拨人,把土著居民击败,屠杀,赶走,休养生息后变成当地新的土著。然后再过几百千把年,又从北方下来另一拨人,把这些新的土著再打败,屠杀,赶走。现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汉族人,是历史上多次换血的结果,在他们立足之前,曾经有很多拨土著在中国东南沿海居住过。 明末的倭寇,那么出奇地钟情于在福建江浙沿海建立居民点,是因为这些地区是他们的祖居地。


中美洲的部分印地安人,是三千多年前从山东沿海逃亡到美洲的殷人的后裔,如果这些印地安人经济军事文化足够发达,不排除再次返回山东沿海建立永久居民点的可能。 几千个日本人试图在福建江浙沿海建立永久居民点,叫倭寇。 那么如果有几千个印地安人驾船来到山东沿海试图建立永久居民点,是不是应该叫殷寇? 


假如有几千个中美洲的殷人携家带口的万里迢迢来到山东沿海,找个贫瘠的山谷想建立一个永久居民点,明朝的人却说人家是殷寇,说这些殷寇打家劫舍乱杀无辜,因此要屠灭这些殷寇。人家大老远来,只是为了找当地农户抢点日用品,杀几个无辜的当地农民吗? 人家有自己的传统服装,即使抢到了当地农民的衣服,也不稀罕穿呀。人家自己可以打鱼,自己动手做饭,有什么必要抢当地农民的锅碗瓢盆呢? 要说抢地盘,在明末,远的地方不说,连台湾都还没开发,几千个殷人完全可以去台湾占几十平方公里土地建立个村子镇子,能有什么问题? 人家为什么专门看上山东沿海的某几个贫瘠的山谷,并且不惜为此和明军恶战?不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是人家祖地吗?

==
中国和日本相互异常敌视,主要是因为未统一。 就像朝鲜越南,如果朝鲜越南至今仍是中国的省,或自治区,三胖或是韩国或是越南,有什么能力煽动排华情绪?

蒙古人,维族人,真的和汉族不是一家,相互之间完全是异族,而且相互还有世仇。但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下,没人敢公开煽动排蒙,排维,或排汉情绪。 日本人如果和蒙族维族相比,日本人和汉族人相互并不能算是异族。 
==

你看朝鲜王宫,日本“皇宫”的寒酸相,他们的地位本来就是天朝属下的藩王,或土司。他们把自己的王宫都有意造的那么寒酸,也说明他们自己主动承认自己的从属地位。

从王宫的设计来看,朝鲜国王,日本天皇,都主动承认自己在祭祀礼仪方面的地位只是偏居一方的诸侯,天子另有其人。
==

西安有个碑林,你去参观一次就会发现,每天都有很多日本游客围聚在碑前,专注地研读碑上的书法。 日本人对中国书法的热情,貌似比中国人都高。 看到这种情景,你还觉得日本人是外国人吗?

很多日本人对中国书法,比基督徒对耶稣还虔诚。很多倭寇显然认为自己继承了中华文化的衣钵。很多倭寇是中国书法迷,同样曾是中国属国的越南人,韩国人,都做不到。

"五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练书法的。称得起书法家,能举办个展、出作品集的人,全日本大约有100万之多。"

今天的日本人也都要在正式场合用毛笔描俩汉字,做为自己有文化的证明,并且他们承认自己写的是中国字,不是日本字。

1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wsun8b 2016-7-27 12:26
高中學校對街是南海學園 園內國立歷史博物館 每年都會舉辦中日書道交流賽  日本與會者身著和服 恭謹的高聲唸唐詩的確令人動容
回复 qiubo 2016-7-27 12:39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8-20 02: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