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我96年在广州天河区的岗顶酒家厨房打荷五个月,我知道的服务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餐厅门口有咨客小姐,见客人来了,问几位和消费意向,把客人带到一个餐桌边。一般有两三个服务员负责这张桌,服务员拉开椅子请客人落座。然后点菜。
客人点菜可以根据打印在菜谱上的菜名点,菜谱上一般有三百个菜。也可以根据服务员的推荐点菜,客人也可以自己提出要吃什么菜,征询服务员同意后下订单。
比如客人点的菜是: 一份微辣的莴笋丝炒肉丝,一碗米饭(96年时吃这顿饭大约20-25元)。服务员根据当天厨房提供的信息认为可以提供这份菜,然后写订单。 这大概是吃的最少最简单的客人了,预计十分钟之内上菜。
比方服务员把订单写成一式三份,一份放在客人的餐桌上留底,一份交给收银,一份交给传菜员。
白米饭在岗顶酒家是由厨房里的上什用蒸箱蒸熟,打松转移到电饭煲里保温,交给传菜部备用。但中国的餐馆的米饭经常不是由厨房做,而由洗碗间的洗碗工做。
服务员去茶水间给客人备茶水,比如按客人要求泡一壶菊花茶加糖。
传菜员收到订单后,复写成两份,一份自己留底,一份交给厨房。 传菜员留底的订单钉在墙板上,墙板上有比如代表餐厅的50张桌子的位置,这份订单比如来自第19号桌,就把订单挂在代表第19号桌的位置上。
传菜员给厨房的订单一般是一个菜一张纸条,用一个夹子夹着。 比如这个纸条上写着“19号台,莴笋炒肉丝,例牌,微辣”,走进厨房把它交给砧板员。
砧板员见到单子,找来一根莴笋和一块里脊肉,按照例牌的量,比如切好200克莴笋丝,装在一个不锈钢小碗里。切好100克肉丝,放在另一个不锈钢小碗里,加入酱油,姜汁酒,盐,糖,味精,淀粉等用手抓匀。再切少许姜丝,放少许蒜蓉,放在一个不锈钢小碗里,共3个不锈钢小碗,叠放一起,用夹子把纸条夹在碗边上,交给荷王。
荷王接到后,查看是什么菜,料是否备齐了,见纸条上写着“微辣”,就往放着姜丝蒜蓉的碗里加了半小勺辣椒酱。姜丝,蒜蓉,辣椒酱在同一个不锈钢碗里相互分开放。 因为腌制肉丝需要点时间,就把它放置了一分钟。然后看看几个厨师哪个人有空,就走过去交给那个厨师的打荷员。
打荷员接到这摞东西,看到夹子夹着的纸条上写着“莴笋炒肉丝,例牌,微辣”,就取出一个例牌碟,检查一下是不是所有需要的材料都备齐了,如果都齐了,就把纸条夹在碟子边上,把放着原材料的三个不锈钢碗贴近放着。
厨师一看这套东西,看了一眼订单,复查各种材料都备齐了,开始做。 把柴油炉调到中火,把铁锅烧干,加入半斤棕榈油,烧到150摄氏度左右,把肉丝倒进油里拉油大约三十秒,然后用筛子把肉丝捞起来,把锅里的油倒回油罐里。
然后把有适量残余底油的锅放回炉口上,加入姜丝,蒜蓉,辣椒酱,略爆几秒,然后把莴笋丝倒进锅里炒30秒,然后把肉丝倒进锅里,加入少许料酒,加少许酱油,再炒20秒,然后用炒勺取30毫升事先用上汤配好的调味液,掺入少许生粉液,用手指拌匀,然后淋进菜里抛匀。 然后用勺子蘸少许包尾油,把锅里的菜兜一两下,就起锅倒在碟子里。
打荷员把用过的三个不修钢碗丢进收集桶里(交给洗碗工洗),菜炒好了,如果碟子边沿上有溅到的菜,用抹布擦干净,在碟子一端摆一朵用胡萝卜和香菜叶做的花,走出厨房把碟子端给传菜员。
传菜员把菜放在托盘里,用盖子盖着保温。取下碟子上的纸条和夹子,核对墙板上的19号桌的位置发现这张桌子只有一个客人一个菜。 装一碗米饭放在托盘里。 把墙上的订单取下用笔钩一下表示这张订单已全部完成。
传菜员端着托盘找到19号桌的服务员,由服务员给客人上菜,向客人报一下菜名“莴笋炒肉丝”,把饭菜都交给客人。托盘不给客人,由传菜员带回。
服务员负责给客人斟茶添水,换烟灰缸,客人吃完了示意服务员结账,服务员收台,重新摆台。
==
荷王就是荷员的领班。 相当于皇帝下面的一个王爷。 在传统的中国,被称作“王”的,是部门的领导,在地方上有点权力,但不大。
中餐厨房里的岗位都是相互独立的,每个人的角色都很重要,每个人的角色都不能被别人取代,相互之间的隶属关系很弱。 被称做“王”的人,是对其地位表示尊重,但名义上的下级在工作上并不太受其领导。
==
中餐很强调厨师个人的独立性,一份菜是一个或多个专业人员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互相不可取代。 中餐厨房是手工作坊,手工艺者代表一切。 人亡政息几乎是一定的,一个厨师离职了,后来的厨师并不能取代前任的作用。
西餐讲究千篇一律,同一道菜由不同的人做,都是一个样。
中餐讲究厨师个人的技艺,就像画家小说家一样,各人是各人,相互不可取代。
==
荷就是helper的音译。可能源自香港。中餐厨房里这个岗位的正规名称是助镬,字面意思是炒镬的助理。打荷就是做助镬岗位的工作。
==
中餐厨房里每个操作岗位都很辛苦,砧板和洗菜摘菜的人工作量并不特别大。砧板切配完了就没事干了,不是很忙的时候,比如有三个砧板员,可以留一两个人顶岗,其他人聊天闲逛或出去抽烟。
只有在生意爆棚的时候,厨房里每个人都要忙几个小时停不下来,像连续打几个小时的乒乓球,才辛苦。
==
我说的是中国大陆的餐馆。
中国大陆的餐馆也会把很多菜预备好,但具体到莴笋炒肉丝这个菜,肉丝的每日销量不是很大,厨房一般会预先切少许并加入配料腌制备用,但也经常是见到订单才现切的。
莴笋切片还是切丝,是由肉料的形状决定的,炒肉丝的话就切莴笋丝,炒肉片的话就切莴笋片,炒肉丁的话就切莴笋丁,由于事先并不知道要跟什么肉料炒,莴笋也就不便事先切好,最多预先把莴笋的皮剥掉。
大量预切预制的应该是宴席或员工餐,事先知道要用什么材料和用量。 而散客则不方便预先切好材料, 比如我96年打荷的岗顶酒家,每个炒锅厨师每个工作日炒110-120个菜,其中没几个菜是相同的,散客点的菜各式各样,千差万别,难以预先准备。 所以大部分菜都要现切现做。
一些加工费时的肉类菜需要预制,比如无锡秘制骨,红烧果子狸,红烧狗肉,羊肉煲,白果支竹猪肚煲,花生猪手,扣肉,烤乳鸽,海参,鱼翅等,根据预测的次日的销量,提前一天预制。
花生要预炸,土豆丝/片/块要预先去皮切好泡在水里备用,排骨要预先切好漂水几个小时。料头比如姜葱蒜要预切。
另外我在中国干过的三家餐馆,按我观察,厨师们也很少有预制的时间,厨师来上班的时候,就有客人的订单进来了,一直做到下班都有客人的订单进来,很难找到一大块时间没有订单,上班时间都在应付客人的订单,没空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