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住笼子,住棺材小隔间,住上下铺,都没啥问题,能省就省,效率才会高,效率高才会利己利人,使大家都方便。
香港的笼屋虽小,每个人的起居空间仍比中国火车的软卧大,只要住笼屋的人自己不计较,也算不上居住条件艰苦。 在中国上过大学的人都住过四年的上下铺集体宿舍,个人的起居空间虽小,但生活方便。
香港的笼屋问题不在于小,而在于贵,床租250美元/月,偏贵。不过,纽约法拉盛的上下铺300美元/月,更贵。 上下铺的问题不在于小,而在于贵。
大家密集集中居住,不仅使自己方便,也使社区人口更集中,提高繁华程度。密集居住,则建筑和物业管理成本大降,送货邮差成本大降,上下水,供电,供气,空调,环卫成本大降,图书馆学校医院保安等公共服务成本大降,大部分人不需要每天挤地铁开车上下班,交通压力大降。
我鼓励人们尽可能集中住上下铺,使每平方公里土地住10万人以上,但上下铺的租金应该便宜,在北京三环以内住上下铺150元/月,在纽约法拉盛曼哈顿100美元/月,在雪城50美元/月,房主就有足够的利润了。
比如一个大学有一万个学生,让这些学生都集中住在长宽500米的校园不是很好吗? 好管理,吃喝拉撒睡上课娱乐都方便。 如果让这一万个学生都分散住在校外,一万人每天坐车或开车上下学,会是什么景象? 学生如果分散住,则不仅生活上课不方便,而且很多校园活动也无法举办了。
==
如果一所大学的一万学生都乘公交车上下学,假设每辆公交车拉30个人,则需要350辆公交车才能装的下,每天需要350辆公交车停在校门口等着拉这些学生。 每辆公交车长12米,350辆公交车排成一字长蛇阵,车队长达5250米。
如果这一万个学生每天都开小汽车上下学,考虑到一些学生拼车,假设有8000辆小汽车,每辆小汽车长4。5米,则这8000辆小汽车排成一字长蛇阵的长度是44公里。
无论这一万学生开车还是乘公交车上下学,每天看看校门口一望无际的车队,这是正常人能忍受的日子吗? 除了让这一万学生集中居住,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
==
比如我所在的雪城17万人口,如果实行集中居住,使人口密度达到5万人/平方公里,则市区只有3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径一公里的圆,市区这么小,则没有人出门需要开车,也不需要乘公交车,不赶时间的人走路,赶时间的人骑自行车就可以了。城市的建筑成本,物流成本,市政管理成本,各种成本都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