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我发现网民们对衣食住行有严重的偏见,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认为有必要强迫年轻人上山下乡,否则这些人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
我本来也应该上山下乡,我是在城市长大的,对农村的事情了解极少,比如我上高中时见到陕西的地里绿油油的麦苗还以为是韭菜。
在中国,越是偏远贫困的山区,保留的传统文化越多,人们的生活越符合常识。 以衣食住行为例:
衣: 贫下中农们的衣服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从种棉花或麻,到制作染料,到纺线织布,到裁剪,都是自己做的。 衣衫褴褛并不是正常农民的形象,有人说云南的有些少数民族很穷,一家人共用一条裤子,那是因为那个是处于原始社会的不穿衣服的某个少数民族。同在云南的仍处于奴隶社会的彝族都不可能一家人共用一条裤子,因为彝族的衣物都是自己做的,不是买的,缺裤子就自己做几条穿就可以了。 而且贫下中农们对衣物的样式,装饰,还有严格的要求,并不是可以胡乱裁剪穿在身上的,某个年龄段的女人在什么场合的头饰必需是什么样子,都是有严格的规范的。 大山里的苗瑶等少数民族,身上的衣物饰品都有讲究。 所以网民们认为苗瑶的贫下中农因为穷,必然穿的很破,穿不起法国名牌,挎不起驴包,身上挂满银饰却连领带都买不起,完全没有道理,贫下中农不是穿不起,而是不能乱穿。
食: 网民们一提吃鸡肉,就会认为最好吃的是肯德基,耻笑贫下中农们连肯德基都吃不起,这也完全不符合贫下中农的生活常识。 越是偏远落后的农村,吃鸡越讲究,什么品种的鸡,公的母的,阉没阉过,都有很细致的讲究。 我以前发帖子谈到四菜一汤,网民们感到陌生,认为自己收入这么高,一餐也只能吃一个菜,贫农们不可能吃的起四五个菜。 其实贫下中农们平时都吃好几个菜,农村一年四季有十几个节日,相应的要做几十种不同的食品,即使做粽子,各地农村的做法也不一样,各地有自己的传统,粽子应该在什么节日做,在什么时节上山采粽叶,采粽绳,具体怎么做,都是有讲究的。 像我这样的完全不懂做粽子的人,在贫下中农眼里就相当于一个废人,只会吃,啥也不懂,而且连吃都不懂。
住: 网民们一提住,就是北上广的商品房单元房,或者是美国式的所谓的豪宅。 其实贫下中农的房子都是自己动手建造的,而且具体建成什么风格的,也都是有规定的,很难想像村子里谁会胡乱搭个窝棚。海南岛的农民解放前搭茅草棚,也不是乱搭的,比如茅草是特定季节收割的特定品种的草,屋顶的茅草的扎法也都是有讲究的,就像妇女给自己扎辫子一样,有特定的扎法。各地农民给自己造瓦房,也都有特定的做法,比如我家乡属于客家,客家的围屋具体怎么造,这要向当地的贫下中农学习,客家人都很穷,但也住的起围屋,就像蒙古人再穷,也住的起蒙古包一样。网民们取笑蒙古人因为穷,住不起商品单元房只能住蒙古包,或者取笑客家人因为穷,住不起美国式的纸板房,只能住围屋,都是扯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