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比如以前重庆的一个镇上有几十家妓院,小姐们卖淫的生意兴隆。 当地派出所有这些妓院的股份,并不想打击这些妓院的生意,而上级又施压要扫黄,怎么办呢? 常见的应对方法之一就是故意抓错人, 民警在街市的人山人海里挑选一个最不可能是嫖客的人,硬说他嫖娼把他逮捕,所有指控他嫖娼的证据也都显然是假证。 如此闹腾一下,制造一下影响,然后再说抓错人了把他无罪释放,这样既可以掩护妓院的生意,也能应付来自舆论和上级的压力。
美国的执法机关也是类似的。 比如说海关,在已知大量旅客的行李里携带食品的情形下,不想抓这些携带了食品的旅客,尤其是那些探亲的旅客,没收他们从家乡带来的食品于心不忍。 于是海关决定挑选几个最不可能携带大量食品的旅客,比如孤身一人环球旅行返回美国的背包客,专门花十分钟对他的行李严查,如果查不出什么违禁品,正好。
机场的安检也类似,安检员们如果厌恶对普通旅客安检,就专门挑几个最不可能是恐怖分子的旅客,比如一个一岁的婴儿,一个100岁的老太婆,或者一个大报社出国采访的著名记者,硬说怀疑他们是恐怖分子,对他们进行耗时冗长的细致无比的审查。
比如在美国发生动乱,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哄抢商店的商品,当地警察觉得没法管,于是发现附近街边有一个九十岁的残疾老太婆出来散步,就把她逮捕,指控她参与了哄抢,捏造各种“证据”硬说她哄抢商店,并在法庭上起诉她,故意让媒体报道,把这件事闹的越大越好,当然最后警察承认抓错了人把她无罪释放,这样整个动乱期间可能有一千个年轻人参与了哄抢商店,警察总共只逮捕了一个90岁的残疾老太婆,最后又把她无罪释放了,并为这个老太婆支付了赔偿金,当地警察觉得这样处理这个动乱比较人性化。
==
故意抓错人是一种执法艺术。 当然,如果故意抓假嫖客,不能像那个重庆警察一样把人家打残废,把人家当做道具折腾一下后,不仅应该无罪释放,还应该主动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