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个人消费分为老板的个人消费和员工的个人消费。
假设一个老板投资开了一家酒楼,有员工100人。 假设员工的工资都是2000美元/月,而老板经营该酒楼的利润是2万美元/月。
老板通过开酒楼赚了钱,也是要花的,用于吃喝嫖赌,买房买车买奢侈品。 假设老板花两万美元买了一辆汽车,刚买没几天,某天夜里车停在酒楼前的停车场被顽劣少年纵火烧毁了,而且没法得到赔偿,老板花两万美元买的车就报废了,两万美元就这么打水漂了。
但老板并不愿自认倒霉,而试图把这两万美元的损失算到酒楼的经营成本里去,自己倒霉丢了两万美元,就把它算成酒楼的经营成本增加了两万美元。 既然酒楼的经营成本无端地增加了两万美元,那么按计算酒楼的盈利就减少了两万美元,以后给酒楼的维护保养费用,员工的福利,年终奖啊,未来可能的涨工资啊什么的全都打折扣。
老板个人倒霉丢了两万美元,就要设法从酒楼的日常设备维护费,从员工的工资奖金里,把这两万美元再扣回来,甚至开始宰客。
比如某个客人在酒楼消费后发现帐单被收银员做了手脚,被宰了几十美元,忿忿不平,但顾客可能想像不到,这是因为酒楼老板的两万美元的汽车上个月被顽童烧毁了,老板正在使用歪门邪道把自己的汽车的损失转嫁到顾客头上。
这就是说,老板的个人消费,总是要被算到企业的经营成本里去。 如果老板花钱去嫖妓,被妓女仙人跳勒索了几千美元,老板回头就会把这几千美元算成企业的经营成本,想着通过各种形式克扣少发员工的工资几百元,给员工用的空调机坏了故意拖两个月不修节省几百元电费,通过给顾客偷工减料节省几百元工本费,试图弥补自己因为被仙人跳所造成的损失。 老板的个人消费改头换面变成了企业的损耗。
员工的个人消费:
员工的个人消费相当于员工的工资被克扣。 一个员工一个月挣2000美元工资,也是要用来花的,用来吃喝嫖赌,买驴包买苹果手机。 比如一个员工经常在自己工作的酒楼消费,每个月吃喝就用掉了2000美元,那么这相当于这个员工的工资全部被克扣: 员工从酒楼的老板领到了2000美元工资,然后又通过在酒楼消费把这两千美元还给了酒楼的老板。 员工也可把工资拿到其它地方消费,但实际效果和在本酒楼消费相同。 比如一个员工去买驴包买苹果手机,可能那家卖驴包的时装店和那家苹果手机专卖店的老板,和这个员工工作的酒楼的老板是同一个人。
比如一个酒楼的员工挣2000美元/月工资,但要花2000美元/月安排自己的小孩上幼儿园,而这家幼儿园也是这家酒楼的老板开的,这个员工左手从老板领2000元工资,右手又把这2000元还给了老板。
所以说员工个人的消费相当于自己的工资被克扣。 以现在的月光族的消费方式,把自己挣的工资都花掉,还要贷款花钱,相当于员工的工资全部被老板扣完了,还倒欠老板钱。
我问你,假如你是个打工仔,你为老板干活,但你的工资通过消费的名义都被老板扣完了,你干活不但没有工资,反而倒欠老板的钱,你怎么会愿意继续给这个老板干活?
你不用狡辩不同的企业的老板不会是同一个人,是否同一个人不重要,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
企业老板消费,等于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因为老板会把自己的一切开支都算作企业的正常运营成本。 比如一个老板花一千元买一束花送给自己的一夜情伴侣,和他的公司里的一台价值一千元的仪器被损坏报废,二者对老板来说是一样的。
员工消费,等于是员工自己给自己开罚单。 比如公司本来是提供免费午餐的,某个员工出于任何原因没有吃公司提供的免费午餐,而自己掏腰包花20元在其它地方吃午餐,员工的这20元消费,和出于任何原因被老板克扣了20元工资是一样的。
==
一个人在公司里如果说话不算数,对日常运营没有管理权,对人事招聘任免奖罚无管理权,无权管理公司的财务,这个人能被称作老板吗?
如果这个人对公司有实际的管理权,那么他就会把自己的一切开支都算作公司的运营成本。
==
一个教授如果对自己所负责项目的科研经费有实际的管理权,那么他日常嫖娼花的钱,买房花的钱,都会由他管理的科研经费支付,他不这么做的前提是他既不嫖娼,也不买房。
他可能节衣缩食,一个月的伙食费只有10美元,当然,他一定会把自己的这10美元伙食费算成科研经费的开支。
==
员工的个人消费对生产的影响:
比如你在一个部门从事文秘工作,日常工作内容是打字和接电话,和你同一个办公室的几个同事的年薪都是两万美元,这很平常吧? 目前美国的很多公司的基层文员,政府基层公务员,很多人每周上四十几个小时的全职班,也就只挣两万美元年薪。
现在假设你的两个同事都是年薪两万美元。 其中一个同事生活简朴,每年只消费5000美元, 像我一样每天带着饭盒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年寒暑假去中国旅游两次,加上吃喝房租水电日用品,每年的总开支是5000美元。
另一个同事相对来说花钱大方些,每年要消费5万美元。
这很平常吧? 这版上常见有人嚷嚷自己年薪十万美元,每年刨去日常开支,能存下来的钱几乎为零。
所以不要以为一个人每年消费五万美元就一定是个挥霍浪费的败家子, 一个平常的美国人,花自己的钱时懒得动脑子,其年开支很容易就达到五万美元。
这里有人想说:“年消费5万美元的那个同事的工作能力一定比年消费5000美元的那个同事工作能力强的多。”
这可不一定哦。
这两个同事的日常工作就是打字接电话,和在办公室里无事闲聊,年消费5万美元的那个秘书的工作能力与工作量,实在不一定比那个年消费5千美元的同事高。
我在这里也不想说花钱大手大脚的人都工作能力一定很弱,在这里只假设这两个同事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
年消费5000美元的那个同事,肯定是心平气和的,年收入2万美元,年开支5千美元,这个同事每年能净增1。5万美元的存款,不觉得有什么压力,上班总是乐乐呵呵的,觉得一切正常。
年消费5万美元的那个同事,可能就是个笑料了,年收入2万美元,年开支5万美元,把所有的工资花完,还要再贷款3万美元才能过日子。
这位同事每年的3万美元的窟窿怎么堵呢?
信用卡里已经攒了十万美元的债没还。 拖欠了房东几个月的房租正在被房东驱逐。
去另一个公司兼职,但兼职也只能再多赚1万美元/年,还因为打两份工每天要去两个地方上班疲于奔波。
开车不慎收了几张交警开的罚单,合计一千美元,由于钱周转不开,没有及时缴纳罚款,汽车被交警拖走。
那边向几个亲戚朋友借了几万美元,已经几年了还没归还人家,人家正在催债。
就这样也没有完全堵上这每年三万美元的窟窿,怎么办?
幸好这个同事是个女的,年龄也不大,身材脸蛋也中等,下面还有一小块自留地可以开发,没钱的时候每月还可以钓几个男性的网友,陪一个男人睡一次能赚个百八十块的,不过如果运气不好染上艾滋病会比较麻烦。
还顺便倒卖毒品,一小包海洛因批发价10美元,零售价20美元,每倒卖一包能赚到10美元,每月倒卖10小包海洛因可以赚到一百美元。
不过即使这位同事这么折腾,这份工作看来也是没办法做下去了,年收入2万美元,年开支5万美元,生活像玩笑,工作也像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