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4月5号我去雪城的社保局按约开会,一共8个人申请现金补助。 开会说要在4月23日前交找17次工作的记录,并说各种要求,有任何不符合要求的,就拒绝给现金补助。
开会的8个人里,3个是白人,我亚裔,4个黑人。 除了一个貌似五十几岁的白人妇女,身材很胖,估计做不了体力活,只能坐办公室之外,其余7个人都是青壮年,都是四肢健全,体力强悍,思维敏捷的样子。 这些人至少从外貌上看,是典型的能干活的工人的模样,或去打群架,或穿上军装去上战场打仗都没问题。
开会的这8个人里,只有我一个人是住避难所的,其余7人都是自己有地方住的,也可能租房也可能自己有房。
所以呢,在美国声称没有任何工作,没有任何收入,没有任何存款,而申请现金补助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从这个会议的8个参加者,可见一斑。
其中有两个黑妇一直与讲课者闲聊扯淡,言谈之中,貌似之前已经很多年申请过很多次现金补助,并早已认识讲课者。
讲课者给每个人发一张免费的公交卡,可以乘坐10次公交车,一个白男,一个黑男,大约因为自己习惯开汽车,不要公交卡。 讲课者说这卡是白送给你的,也不要?他们还是说不要。 我觉得他们应该接受,拿上这张免费的面值20美元的公交卡,自己或家人以后说不定有用,也可拿去倒卖几元十元钱。
今天21号,我后天就要交找17次工作的记录了。 因为我没诚心找工作,期间也被其它事滋扰,要凑起这17次找工的记录还不太容易完成。
我住在避难所,避难所里住了大约100个男单身流浪汉,貌似至少一小半的人完全没有工作,其他人有点小工作比如在建筑工地当小工。 这些人显然也必须申请现金补助,因为按规定不申请现金补助就不准住避难所。 那么我疑惑他们是咋申请的,他们怎么凑够17次找工作的记录上交?
我觉得他们很多人应该是基本没有去找工作,交的17次找工作的记录可能是胡捏的,然后被拒绝给现金补助,然后,被拒绝了现金补助也不把他们赶出避难所。 也就是既不给现金补助,也不赶出避难所,然后就都悬而未决地在避难所里勉强住下去了。
按社保局告诉我的,避难所里每给一个人提供住宿,社保局要支付每月一千多美元给避难所。
现金补助如果被批准了,不知道是多少,我估计对我这样的无家属无残疾的单身汉来说可能是五百多美元每月。 算下来给五百多元现金补助让人自己出去租房住,比支付一千多元让他们住避难所要便宜一半。
我五年前也住过避难所,那时的避难所也是住了一百个“流浪汉”,但其中大部分人是有工作的,比如当售货员,建筑小工,律师事务所的助理,等等,而且大约1/5是退伍军人。
现在的避难所,仍然住着大约100人,大约一半黑人,一半白人,我是唯一的一个亚裔。 但现在这些人,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已经比五年前少了很多,也几乎没有退伍军人了。 我猜很多人都拿了现金补助出去租房子了。 拿了现金补助的人,必须出去自己租房,由政府垫付租房的押金,不准继续住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