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我对西餐牛排从一开始就无条件地看不起,也就是出于对洋人的鄙视,我在连尝都没尝过的时候,就不找理由,直接看不起西餐的牛排。
我第一次大量吃牛排,是六七年前在一个西餐厅当洗碗工。我有时下班时带着五斤全熟的牛排回家,都是厨房当天卖不掉的牛排。 牛排一点都不好吃,当然那些都是全熟的,没什么味,口感柴,还塞牙。 当然吃了一段时间我就再也不愿意吃了。
后来是主要“偷” 卖不掉准备扔掉的贝肯,还有生的西芹杆,西兰花之类。烤的焦脆的贝肯貌似还可以吃,但其横纹的切法导致我的牙齿磨损比较快。 烤干了的贝肯厚度1毫米,贝肯因为易断而显得脆,但因为肌肉纤维是直立的,在咀嚼时不可压缩。 贝肯口感脆是因为折断,它坚硬而且不可压缩导致牙齿磨损快。
西餐牛排横纹切与它容易塞牙很有关系。
那时当洗碗工的时候,只尝过一次大约三四成熟的生牛排,一个厨师专程跑过来送给我吃,意思是他认为这东西非常好吃,一定要端给我让我分享。 我尝了一两左右的一块,那牛肉大约1。5厘米厚,只有表面几毫米是焦且熟了,里面的都是正宗的生牛肉。 我吃了觉得有点酸味,没其它味,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经过调味的生牛肉会有微酸味。 生牛肉倒是口感不柴,也不塞牙。
现在我在洋人的餐厅当屠夫,上了五六天每天几个小时的班,尝了不少经过烧烤的牛排,我切过几次所谓的最嫩部位的牛排,我有条件品尝刚拆包装的全生的牛肉是啥味,但我现在还不愿意尝,我毕竟觉得吃生牛肉是疯子的行为,也许过几天有心情了可以尝尝。
我现在对牛排是这样看的,无论是烤的全熟的,还是焦糊的,还是半生熟的牛肉,都没有什么味,而且普遍都塞牙。
牛肉只要一烤熟了,口感基本上就会偏柴,不会有什么香味。 即使像火灾烧动物尸体一样把牛肉烧成焦炭,也还是没有香味。 肉的焦香味很淡,也算不上吸引人。 你可以在家把一块牛肉或猪肉或鸡肉放在火苗上烧熟并且烧焦,直至烧成焦炭,整个过程中你能闻道明显的香味吗?没有。
你如果把一块肉不放调料直接放在火苗上烧焦成焦炭,你的室友会喊:“是不是哪个笨蛋煮饭又忘关火烧糊了?!”, 但烧焦的肉有明显的香味吗? 没有。
今天早上一个烧烤组长把他烤的一块八成熟的所谓嫩牛排,切了一半他自己吃,把另一半送给我吃,我一吃,妈呀,两大问题: 一是太咸了,这种牛排在穿成肉串时没有放盐和任何调料,一切调料都是他在烤的时候放的,你看,他是资深烧烤员,并且是组长,放的这么咸,也不是说咸的要死,只是比正常的咸度高三倍左右。 我对洋人干活之粗早已很熟悉,在这里我举这个例子,混滋傻们对洋人的粗糙有点印象了吧?
第二个问题就是塞牙,极其塞牙。 塞了我三个牙缝,现场没有牙签,我被迫用手指捏着拔掉残余在两个牙缝里的韧筋,还有一个地方我手指够不着只能忍着。
然后我才开始注意这种卖的最贵所谓的嫩牛排为什么如此塞牙。后来我在切牛排的时候,我才发现牛肉里有很多白色的硬筋和韧膜。
牛肉其实是这样的,你如果没吃到韧筋,是你运气好,其实大部分销售的牛肉里都有韧筋,是白色的,脂肪层也是白色的,但这些白色物质不是脂肪,是筋。
我的工作岗位是屠夫,也就是切肉员,理论上来说,我的工作内容应该包括把肉里的不可食用的硬筋韧膜切除,把人能嚼的动的肌肉组织拿去做烧烤。 我作为一个生活比较讲究的中国人,我大致能做到挑除这些筋膜,但我的上级并没有安排我这么做,所以我不能这样做。其他洋人厨工估计做不到也不想做。 洋人顾客吃东西不讲究,花高价买最贵的带血牛排,被像橡胶一样坚韧的筋膜塞住几个牙缝,也不在乎。
洋人餐厅都不给豆角撕筋,怎么可能给牛排除筋呢? 比尔盖茨去餐馆吃豆角,把咀嚼不了的豆角筋吐出来就可以了。 英国女王如果在国宴上吃带血牛排,把咀嚼不烂的筋膜吐出来就可以了,如果已经塞在牙缝里吐不出来,那就等到回家自己用牙线把牙缝里的杂物拉出来就可以了。 因为洋人顾客都不讲究,所以餐馆也就不提供除筋的服务,当然啦,洋人的大老粗厨工们也不具备除筋的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