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昨夜最低温度五摄氏度,我在法拉盛露宿。
其实打地铺不冷, 因为全身包裹着, 处于防风防寒的强防御状态。
早上太阳出来了, 到处是晨练的人, 我不好意思躺着了, 起床, 才是真的冷。
被窝里暖和多了。起床了相当于脱掉了好几层衣服, 真的觉得冷。
所以那些晨练的人, 早起走路去上班上学的人, 还有坐在长椅上打手机的人, 他们看见我打地铺以为我很冷, 我觉得他们才冷。
我因为害怕躺着会影响市容, 被迫起床, 坐在长椅上, 才真的冷。我是被别人连累的。正常应该躺在被窝里直到上午十点, 气温回升几度后, 再起床。
五摄氏度没啥了不起的。我的简易装备足够使我在零摄氏度打地铺。
我记得我80年代在锦州, 冬天室内都有零下十摄氏度, 早上起床时毛巾冻得极硬, 需要用暖壶里的热水倒在脸盆里, 把毛巾泡软才能洗脸。
我在90年代住在陕西也是类似, 冬天室内也有零下三五摄氏度, 毛巾被冻硬, 需要用暖瓶里的开水泡软才能洗脸。
所以在零下五度十度的室内睡觉根本不算啥, 盖两三层厚棉被就可以了。
像我昨晚在零上五摄氏度露宿, 又不下雨, 风也很小, 根本就是太舒适了。
任何一个人都必须能在零摄氏度下露宿, 否则一打霜就冻死了, 这么孱弱的人, 就没必要在地球上活着了。
即使在南极洲零下一百摄氏度露宿, 也没啥难度, 主要看使用的是啥装备。
辽宁的人, 基本上都能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室内睡觉, 多盖几层被子就可以了。
不过如果去零下二十几度的室外茅房大便, 光着屁股暴露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寒风里, 屁股被冻得皮肤挺痛的, 必须抓紧时间拉完大便, 擦干净屁股, 赶快提上裤子, 这是每一个辽宁人都能做到的基本生存技能, 凡是做不到的人, 都会冻死在茅坑里。
作为像我这样的旅行者, 在低温下露宿, 主要问题是装备简陋。因为携带的行李的体积和重量有限, 不能带大棉被, 我也没带睡袋。我在雪城有睡袋, 但没法带, 因为睡袋的体积也很大。
我在低温下露宿, 比其他人做得好的是, 我知道怎么充分发挥我的简陋用品的防风防寒能力。
我前天在曼哈顿露宿, 当夜零上六摄氏度, 有点风。在我旁边露宿的两个白男, 他们睡在睡袋里, 睡袋下面是两层泡沫垫, 睡袋上面还有一层薄毯子。这么多装备, 体积巨大, 我出门旅行, 怎么能带的了?
所以在冷天露宿的水平高低, 主要体现在怎么从技术上发掘简陋用品的防寒能力, 而不是使用那些重型御寒装备。
我这次10月18日回到美国, 11月10日去中国, 在纽约市都是打地铺。 合计在肯尼迪机场打地铺六天, 在法拉盛露宿11天, 在曼哈顿露宿四天, 在曼哈顿避难所坐着睡一天, 在纽瓦克机场打地铺一天。一共23天。
如果以每天节省三美元的住宿费估算, 我一共节省了69美元的住宿费。
如果以每天节省15美元住宿费估算, 我这期间一共节省了345美元住宿费。
在机场候机楼打地铺没有任何难度, 气温适宜, 上厕所方便, 只是噪音较大。
在户外露宿则主要问题是下雨。我在曼哈顿露宿时三天有雨, 在法拉盛露宿时三天有雨。
有一天因为在法拉盛雨中步行了两公里, 导致我的鞋子全湿。但衣服和行李基本没湿。鞋子湿透, 本来是个很大的麻烦, 结果我用塑料袋包着脚穿鞋, 照常走路, 第二天鞋子就干了, 没给我造成太大的麻烦。
广大的混滋傻和世故物质女们如果需要在纽约市呆23天, 会花多少住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