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今天我去老墨餐馆试工
只在下午试工两个小时,老板娘问我要多少工资,我说15元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她叫我明天中午去上班。她没和我说试工的这两个小时算不算工资,我认为没有提前说明不算工资,就要算工资。
这是个夫妻小店,比路边餐摊多一个固定的铺面。它位于一个偏僻的地方,周围居民不多,街上行人不多,是一个很小的商业区,我觉得它的发展不看好。貌似开业时间不长,因为他们的物品摆放及流程还不成熟。生意也淡,貌似一天也就卖五十份快餐。还没有开放堂食,只有外卖。
它目前在岗的,不算我,有五个人,都是老墨,两男三女。三个女的中,有一个是大厨,也就是老板娘,八成黑的中年妇女。我也见到了老板,九成的白人,但老板只来和我见了一面,没有在店里工作。我估计他也是在店里工作的,只不过今天休息。
因为它的销量小,出品也简单。我觉得他们雇的人太多了。一天貌似卖五十份快餐,怎么需要五个人在岗,而且他们招工的意思是认为五个人忙不过来,需要第六个人。
烹饪设备,一个大电饭锅,用于煮米饭,一个烤箱,用于烤鸡烤饺子。一个类似家用的四五个炉头的煤气灶,比家用的大些,火苗也比家里的煤气灶大半倍。老板娘用这个煤气灶炒菜,在我看来搞笑,因为火力太小了,只比家里的大点。
我切菜是切了四个洋葱,切成一两指宽的瓦片状。后来见用于炒牛肉的点缀用。
切了三个红灯笼椒,切成黄豆或绿豆那么大的粒,用于在炒米饭时掺在米饭里点缀用的,我发现他们之所以强调招的人必须会用刀,指的就是切这个灯笼椒粒。他们切的很慢。估计之前有几个人试工并上班了一段时间因为切的太慢被炒。他们在岗的这几个人也切不快。这么小的事情就把他们难倒了,我觉得好笑。
切了20个西红柿,大小和形状像鸭蛋。把瓤挖走,只切皮,切成一指宽的条,后来见和洋葱瓦片一起放在炒牛肉里装饰用。还切成边长一厘米的小方块。
他们没有中式菜刀,我建议老板娘买一把中式菜刀,我说因为有时可能需要用于砍骨头或砍鸡。我用他们的一把稍宽的短匕首刀切,靠近手柄处稍微宽些。很钝。我心想这些家伙怎么刀这么钝也不磨。我今天下午只是试工,不想帮他们磨刀,所以就凑合着用这么钝的刀切。
然后旁观老板娘向我演示她正在做的三个出品。一个鸡肉炒饭,一个虾仁炒饭,一个牛肉米饭。订单上的菜名都是西班牙语,我看不懂。但看懂了他们把炒米饭叫chaufa。好笑。
他们的炒饭其实也是中餐的做法,但不是中餐的餐饮业的做法,而是中国的家庭主妇的做法。用的是隔夜冷硬的米饭,肉料是未经预处理,只在炒前撒点盐,在锅底放少许油,半煎炒的,和中国人家里的做法相同。虾仁炒饭则放了一点他们的虾酱。
但他们用酱油给炒米饭染色,使颜色深些。这不是广东的炒饭的做法。但中国的北方可能会在炒米饭时放酱油。我旁观老板娘做这种声称是秘鲁风格的中国炒饭,感觉像是在旁观中国大妈在自己家里炒饭。
他们在炒米饭里放姜和蒜,都是打成像苹果酱状。中餐的餐饮业的炒饭不放姜蒜。他们也放中国小葱切碎的葱花。
其牛肉米饭,是把牛肉切成手指粗的短条状,未经预处理,撒点盐,在锅里放点油半煎炒,煎的时候有时把锅前后快速拽几下,锅里会着火,形似中餐爆炒时锅里着火的场景。牛肉快熟了就放几块洋葱片和番茄皮片,和姜蒜泥,和一百毫升鸡汤,和20毫升他们秘鲁风味的汁,再加几滴好像是特制的醋,是紫色的液体。好像还放了一点碎的绿色的香草叶。
在纸的饭盒里把米饭放一侧,另一侧放一把炸薯条,然后把带着二两汤的牛肉放在薯条上。我心想那个饭盒是纸的,炒的牛肉带着汤,又没有埋欠,那些汤水在饭盒里应该是直接穿过摆着的薯条跑到饭盒底部。
这个秘鲁风格的炒牛肉,以及炒米饭,看似非专业的中餐,其实很多中国人在家里也会这么做。但他们把带汤水的牛肉淋在炸薯条上,而不是米饭上,我觉得古怪,因为薯条貌似会被顾客捏着吃,薯条被牛肉汤泡软了,好捏吗?
两个女工貌似服务员收银员性质的岗位,不怎么参加厨房的操作。而两个老墨男工,我在那切东西时,他们一个在把整鸡的肉取下,切成小手指粗的肉条。另一个在做大饺子。这种秘鲁风格的山寨中餐的饺子,比较大只,捏制的花纹也粗大,里面好像是肉馅的,用烤箱烤熟。我只是远远望了一眼。
老板娘用的炒锅是中式的圆底锅,和平面式的煤气灶不相配。她用的炒勺是特大号的形状像吃饭的普通的勺,应该是家用的,对我来说太小。洋人没有中式的炒勺,但还是有铲子的,不知为啥不用铲子。
老板娘问我是否会颠锅,我说不会,我的左臂在少年时断过,力气小,不能把炒锅举着颠。我可以在炉灶上拉锅,但他们这样的家庭式的平面的灶不行,拉锅必须有一个东西垫在锅底。所以我在这家店如果炒菜,不能举起来颠,也不能拉锅,只能用他们那个大号的饭勺搅拌了,还有就是像老板娘一样把锅前后快速拉动,也起到对锅中物品的搅拌作用,如果锅里的东西比较少的话。
总的印象这个秘鲁风味餐馆的出品就是中餐,但是业余山寨版的。没有餐饮业经验的中国人在家里也会经常这么做。
我目睹的老板娘做的这三个菜,没有使用西餐常用的番茄酱和奶酪,所以从顾客的角度,吃起来味道基本上是普通中国人在家里做的非餐饮业水平的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