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病,又捡了一把伞

作者:qwxqwsean  于 2021-6-4 04:4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健康生活

6/3

今天我看病,又捡了一把伞

因为右上腹部有酸痛感,并且感到疲劳。我今天在唐人街附近找医院看病。在网上很快找到一个比较近的urgent care。就去了。

似乎纽约市的urgent care都是路边小店铺状的诊所,把原本用于小餐馆或小商场的门面用作诊所。

我有Medicaid,保证看病免费,所以我不担心费用。urgent care不用预约,就像进路边的餐馆超市消费一样,直接走进去。前台是四个人,都是黑人,两男两女。等候室有六个人在排队,大部分是白人,其中有一个性感白妞。

用其等候室的三台自助填表机器填表,把我的粮票卡用机器拍照。然后因为我在机器上填表时没留电子邮箱,前台的一个黑妹叫我补上电子邮箱,然后就算登记完了,叫我坐着等。所以填表挂号这一步,疫情前都要填纸的表格,并且出示证件。现在我挂号,不填纸的表格,我和前台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笔纸证件物品的传递。

但四个前台人员的空间和等候室没有隔离,也就是如果有个人在等候区咳嗽,四个工作人员也都会吸入飞沫。工作人员都戴着一层手术口罩,不是N95。

我等了五分钟,就有一个护士叫我进去了。等候室有六个患者等候,我本应该是六个人中的最后一个,但我是第一个被叫进去的。

医生护士值班台有七八个人,站着坐着似乎没事做,其中有一个中年华男模样的人,七八个人按肤色半黑半白。

进小单间。护士是一个三十岁黑男,大块头,没穿工作服,穿他自己的梯恤。他这形象如果以貌取人猜他的职业,你会猜他是装修工或水管工或保安。

我对于医务人员穿短袖并不认可。这个诊所的医生护士包括四个前台人员,都没有工作服,都穿自己的衣服,几乎都是短袖。都是戴单层普通口罩。其实在诊所的环境下,每天几十个病人,都是不预约的walk in,其中几乎一定会有新冠的确诊者。

不过这个三十岁黑男护士接待我很麻利,在电脑上填表询问我一些例行的情况,说话快,我也答的快。所以填表很快。填完了他给我测血压,以及手指尖上测可能是氧气饱和度。用额温枪给我测体温。

我觉得在诊所环境下似乎不应该用额温枪测体温,应该测舌下温度或耳温,才能保证准确。

然后他出去,两三分钟后他和医生一起进来。医生是一个像皮肤较黑的印度男,五六十岁。但他的口音是美国本地口音,没有印度口音。所以我不确定他是否印度人。

医生听说我右上腹痛,就询问的更细致些。唯有的症状是右上腹微痛,加上原因不明的疲劳感,此外无任何其它症状。他象征性地用听诊器听我的呼吸,只是象征性地比划一下,没有真的听。然后指压按我的腹部问有无疼痛感。我全腹无疼痛感,但肝区有微小的酸痛。

他说先按肝炎验血。他说这个诊所不能做成像,如果需要做影象就refer我去看专科。

然后他让黑男护士给我抽血。医生就离开了。

黑男护士准备了两分钟后,给我左臂抽血。抽了四管,三个大管貌似15毫升一支,一个小管十毫升左右。他给我抽血的操作还算熟练。

不过他在给我抽血前用怪英语问我是否喝水,我没听懂。我只听到他说的话最后一个词是hydrated。我猜他是因为要抽四管血,怕我处于干渴状态,抽血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问我是否喝足了水。我说yes。结果他用一个杯子接了一杯自来水递给我喝。我说我自己已经喝够水了,不喝他给的水。他又把那杯水倒掉,杯子扔掉。我才意识到他刚才问我喝不喝水。我没听到他的问话里有drink这个词,只听到有hydrate这个词。我觉得他在抽血前问病人是否喝水,这种关心似乎没用。我即使处于干渴状态,临时喝一两杯自来水下肚,水也进不了我的血液,如果我会因为一次性抽走五六十毫升血而血压下降太快,在抽血前半分钟喝一杯自来水不会起作用。

他这个关于喝水的关怀,从专业上应该是多余的,最多在抽血之后再提醒我喝水。

抽完血,说到今天傍晚才会有关于肝酶的化验结果,而关于肝炎的结果要等两三天后才出结果。叫我回去等。说傍晚验血有结果的话前台人员会打电话通知我。

然后我就离开了。

总的印象是看病很快,速度开始接近于中国的速度,虽然还是比中国的医院慢点。

我上一次看病是2018年四月在雪城,因为花粉过敏,开了一点过敏药。当时的urgent care也是速度极快。美国医院的看病速度似乎在五年来提高很快,之前都是要等很久。

纽约市的这些urgent care似乎都是大公司的门店,唐人街有很多华人医生开的很的小诊所,不知道是怎么运营的。如果患者都去大医院或大公司的门店看病,那么唐人街的个体户小诊所怎么生存?

我从诊所出来,见路边一把被人遗弃的大伞,就把它捡了。

美国人喜欢扔雨伞,我在2000年刚移民美国时就发现了,那时我就捡过十几把伞。我陆续捡的伞很多,我现在用的寄存柜里也有七八把伞,我早就不想捡雨伞了。

但这把雨伞看起来很新,较大,似乎是防风能力很强的重型伞,而今天傍晚按天气预报有大雨,我就捡了它。但我仍然不喜欢它,因为没有防辐射涂层。

美国的伞比中国的伞尺寸大且重型,但普遍没有防辐射涂层。所以美国的伞只能挡雨,不能挡太阳。

中国的伞都比较小,轻便,但大部分有防辐射涂层。美国的伞做的这么重且大,是因为美国人不擅长打伞,很容易被风吹报废。所以做的重型些,以防被风一吹就报废。

中国人的手脑协调能力强些,可以把伞做的薄弱些,以降低成本,携带也轻些。

在风中打伞,需要随时判断风的方向,在风向突变时,要迅速转向,使伞尖始终指向风吹来的方向。这有点像在海浪中驾船,船头必须始终指向波浪来自的方向。洋人都是笨手笨脚的,无法在风中打伞,伞很容易被风吹翻。中国人家里的一把薄弱的伞用了几十年都还是好的,美国人的伞,很重型,普遍用了没几次就被风吹成全身骨折。

美国人都是混滋傻,伞即使没被风吹坏,一把完好无损的伞,也懒得带回家,顺手往街边一扔。用伞就像用纸巾一样,随便扔,不差钱。

广大的混滋傻,同性人兽恋者,嫖娼爱好者,外F女,和世故物质女们怎么看病,怎么看待雨伞?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0 10:2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