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6/25
我在一个西餐厅上班四个小时就辞职了(3)
我在油炸岗参与演习时做的几件事。
油炸的食材大约一半放在冷库里,大约一半放在厨房的两个冰柜里。
右边的冰柜里是鱼片,鸡。零上几摄氏度。
鱼片是塑料袋装的,似乎进货就是那样的,大约二两一片,无骨无皮的鱼肉,自己带盐,不用加盐。炸之前在黄色的炸鱼用的粉里沾上粉。指导我的老员工是一个四十岁老墨,对我很友好,非常认真地教我。这里的需要在油炸前上粉的,都是把食材埋进粉里,用手掌用两公斤的力压迫,以保证粉粘的牢。
然后把上了粉的鱼片抖掉浮粉,用右侧的专用于炸鱼和虾的油槽炸。油槽都是设定350华氏度。炸的分钟数在墙上贴的纸上有,在油炸槽的头上方的横梁上有几个电子定时器,有几个事先设好的时间,挑选一个时间按一下按钮即可。
在定时结束时,定时器会响。但不仅油炸槽,旁边的蒸箱也都有定时器,结束时的铃声都是一样的,经常会搞混到底是哪个定时器在响。
冰柜里的鸡则是放在白色塑料盆里,貌似进货后由厨工用刀分割过。分为breast,这是胸脯带一片骨头,thigh, 这是鸡腿上方的一段,leg,这是鸡腿,带膝盖。还有wing,是鸡翅。都已经放了盐。
炸的时候,一般是把这四样都拿,在一盆冷水里洗一下,然后埋进专用的炸鸡的粉里,用力压,然后把鸡块拎起抖掉浮粉,放进左侧的油炸槽里炸,按定时器,16分钟。因为鸡块在炸之前在冷柜里,所以在炸了16分钟后,仍然要用一根电子温度计,插进鸡块中心,证实是165华氏度,才算合格。
还有鸡脯肉,不带骨头的,叫breast tender。从冷柜取出后,先蘸上鸡蛋液,再上炸鸡专用粉,再炸。
以上的炸鸡炸出来都是美国黑人风格的炸鸡。我昨天上班时没有吃自己炸的炸鸡。但我在中国旅行时,经常买沃尔玛的这种炸鸡,因为夜间收市时半价。因为其外面的面粉壳口感很硬,我不喜欢吃,只是贪便宜才买。
炸鸡在展示柜的摆放方法,在不锈钢盆底放一块两厘米高的不锈钢网格,把鸡块放格子上,用一个大红外线灯烤着保温。我觉得没必要这样做。
以上炸的东西我吃了一块鱼片。并不觉得好吃,仍觉得粉皮太硬。
指导我的老员工说炸鸡卖的很快,以往每天买四五百块炸鸡。
左边的冰柜温度是冰点下的,里面有土豆条,上了粉的大虾仁,还有把秋葵切成一两厘米一段,包上面粉,还有其它几种好像是什么丸子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封装在塑料袋中,应该是采购来就是这样的,不需要本厨房预制。这些是自己带盐的,炸完不加调料。
我炸的土豆条,炸完要在上面撒类似椒盐粉的东西,但是褐色的。撒完我把盘子抖一抖,后来这盘土豆条被厨房主管拿回来说被投诉没盐,厨房主管重新撒上椒盐粉又拿出去。我则想,撒的椒盐粉怎么能保证粘在土豆条上,又不能撒的太多。
我炸的秋葵粒。我吃觉得包的粉皮太结实了。
我炸的大虾,吃了一个,觉得粉皮太硬,里面的虾肉又太面了,不觉得好吃。
收摊前处理油炸槽。有一个抽油的泵,可以处理350华氏度的油。我觉得应该等油冷却再操作,但临下班,不可能等,所以直接对热油进行操作。
有一个桶里装着白色粉末,是专用于吸附油里的杂质的,每个油槽里撒半杯。
然后把油泵小推车尽可能插在油炸槽下面的出水口。因为尺寸不对,不可能对准,所以另找个小盆放在下面的出水口,尽可能接泄漏的油。
然后打开出水阀门,油炸槽的油就流进泵车的槽里,然后用毛巾擦干净油炸槽的内壁,再打开泵,用循环流动的油冲洗油槽里的残渣。然后关闭出水口的阀门,用泵把泵车里的油打进油炸槽里。
然后洗油泵。把管道拆下来,把泵拆下来,只洗油槽小车,涉及一个格子,一个过滤槽,四个用于压住滤纸的铁条,和油槽。按理应该由洗碗工洗,但这时临下班洗碗工都很忙,所以自己洗。油槽里的残余的一两升油,用一个塑料袋装些垃圾,把热油倒进去,我惊讶这仍然有一百多摄氏度的油并没有把塑料垃圾袋熔化。然后用热水再把油槽洗两次,废水倒进垃圾袋,不能倒进下水道。
然后把油槽装上一张新的过滤纸,把油泵小推车组装好,放在角落里明天用。
然后刚才过滤油时,油炸槽底下有泄漏的两升油,用刮子把大部分油刮进地漏里,再往油炸槽下面倒几升水,再用刮子把地上的水刮进地漏。
中餐馆在下班前都会用大量水冲地,用扫把刷地并把污水扫进地漏。洋人害怕地面湿,不在地板上冲水,所以厨房地面的卫生肯定不行。
我以前在雪城的骑兵俱乐部餐厅,约瑟夫医院餐厅,德克萨斯巴西烤肉店,以及布朗士的一个秘鲁餐馆工作过,洋人搞卫生时都不会往地板上冲水。而貌似所有的中餐馆都一定会用冲水法打扫地面。
我觉得每次过滤油时都在地面上漏两升油,然后花十分钟刮干净地面的油是搞笑的事。如果我在这个店长期工作,应该略施小计就不漏油。
当然下班前把工作台都擦干净,没用完的食材用保鲜膜封好放进冷库。
以上是我在油炸岗跟着老员工演习时,参与的一些操作。油炸岗据说是厨房的各个岗位中,工作内容最简单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