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4/14
唐人街的华丰快餐档
曼哈顿唐人街的华丰快餐档,我在几年前路过纽约市就注意到过,它的门外永远有10-30个顾客在排队。有这样的排队现象的餐馆,在唐人街不超过五家。当然排队的顾客八成是洋人,华人极少会这样排队帮衬一家餐档。
这种排队现象,我早都认为是顾客愚昧,而不是因为这家餐馆的出品或服务有什么特别的好,也未必便宜。在中国也常见,个别从出品到服务都很平庸的餐档的生意莫名其妙的火爆,每天上百人排队的我都见过多次。
这次我2020年11月从中国来纽约,又注意到这个餐档,因为它门外总是有十几二十米的长队。而我路过通过它的玻璃橱窗瞟一眼它的出品,认为不大可能质量特别好,价格也不高,2020年底大约是小份的烧腊饭4.75元一份,或4.25元一份,我记不清了,现在它涨到了五元一份。但这种烧腊饭,我完全可以用粮票从唐人街的超市买到,因为有免费的可以吃,我不愿意花钱去尝它的烧腊饭。所以我并不能仔细评论它的出品质量。
从外观看,它的出品非常单一,只有烧腊饭,一盒米饭,在米饭上面放几块切块的烧腊,米饭和菜是在同一个盒子里。我模糊记忆中,2020年底那时我路过扫一眼,它的盒饭里似乎只有烧腊和米饭,不会有蔬菜,但今天我再次路过瞟一眼,看见有炒卷心菜,也许是近来新加的,也许以前就有只是我没注意而已。
透过橱窗,可以看到它的烧腊,虽然没啥特别,但与一般的华人店不同,可能因为接待的基本上是洋人顾客。
它有挂着的烧鸭,只有一种烧鸭。而其它中国店的烧鸭一般是两种。
还有叉烧,它的叉烧是放在浅盆里的,而一般中国店是把叉烧吊起来的。这可能因为它的生意太好,直接把叉烧放盆子里,省得举手摘挂着的叉烧。但也可能因为它的叉烧刷了较多的可流动的汁,并不适合吊起。
还有豉油鸡腿,中国店的豉油鸡一般是整只鸡,也一般吊着,它的豉油鸡只有大腿,平放在浅盆里。
还有烤鸡腿,带肩膀的大鸡腿,但是被剖开烤的,颜色发红,类似于中国的奥尔良烤鸡。
还有一浅盆的炒包菜,类似于中国的手撕包菜,我仔细看,放了油,应该是炒的,而不是白开水烫熟的,但炒的不好,菜叶上没有任何炒焦糊的痕迹。我认为炒包菜应该有少许焦糊的痕迹。说明它炒的不好。
美国的包菜是被设计成生吃的,炒熟反而不好吃,和中国的炒手撕包菜是两回事。不知道华丰用的是中国包菜还是美国包菜。
橱窗里三个华人大叔,靠近橱窗的两个似乎只负责砍烧腊,不做别的事。靠里面的那个大叔可能负责装盒饭和收钱。
这三个大叔,在我看来似乎故意慢慢操作。我认为装盒饭,砍烧腊,可以是很快捷的,我怀疑他们是打工的,拿固定工资,不紧不慢地操作,付出的劳动只要能对得自己拿到的钱就可以了。另外也许故意在门外制造排长队的场面,在门外有顾客排长队,也是一种广告,吸引其他傻叉顾客来参与排队。如果提高操作速度,把门外排队等着拿盒饭的顾客打发走,没人排队,反而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使销量下降。
橱窗里的这三个大叔都属于营业员,不是厨师,那么他们卖的烧腊是哪里来的?也许这个餐档里有地下室,厨房在地下室里。但也可能后面没有厨房,厨房在另一个地方,做为工厂生产了烧腊运到这里。不过如果工厂在店外,就必须要有后门,从后门把烧腊运进来,如果从前门卸货,就会被顾客目击,顾客知道它卖的烧腊不是它生产的,而是从外面的承包商进货的,顾客就会失去对这样店的兴趣。
这个餐档的门面非常小,没有供堂食的空间,基本上只有一个booth,和路边摆卖的一个餐车没有区别。
在这个餐档的北面十五米,有一个名叫金祥的小餐馆,它的生意很淡,它有貌似能容下五十人的就餐区,但因为生意太少,就餐区闲置,用于堆杂物。它的招牌写着粥粉面饭,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小橱窗,只卖烧腊饭,所以它虽然店面比旁边的华丰大很多倍,但它没生意,它唯一存在的就是一个小橱窗,只卖烧腊盒饭,没别的。橱窗里有一个华人大叔和一个华人大妈,华人大叔看似雇的营业员,砍烧腊,装饭盒。而华人大妈则帮装饭盒和收钱。这两个人不一定是夫妇,因为我看见餐厅里还有一个华人大叔,没事干,也许他才是老板。
这个金祥餐档生意极淡,也许每隔五分钟十分钟才会有一个华人来买盒饭。与隔壁的华丰餐档门外排二三十米长队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金祥的橱窗里挂着两种烧鸭,一种是胸腹腔封闭烤的,另一种是胸腹腔展开烤的。它有叉烧,还有豉油鸡,还有烧猪肉,都是按中国店传统做法吊着卖的。我估计它的出品和其它华人餐馆超市卖的烧腊没有区别。
具体它的这些烧腊是采购的,还是在它的厨房里自己烤的就不清楚了,因为它外观是一个正规的有就餐区的餐馆,它应该有自备的厨房,不像附近的华丰,门面太小,令我怀疑华丰的烧腊到底是它自己做的,还是在异地的工厂进货的。
金祥也摆着一浅盆炒绿豆芽,可能也未必炒的好,不过我没仔细看。
华丰和金祥都卖烧腊盒饭,它们用的搭配的蔬菜都只有一种,华丰用炒包菜,金祥用炒豆芽,在我看来都不好,因为都是白色的,米饭是白色的,用的搭配的蔬菜也是白色的,显得单调低档,应该用绿色的蔬菜,最好用绿叶菜,或西芹,豆角,荷兰豆,胡萝卜片,色彩缤纷。但也许他们的顾客都不讲究,尤其华丰的顾客八成是洋人,品味粗糙,即使不给配炒包菜,只在白米饭上摆几块烧腊,洋人也不会在意。
我写这个文章,主要是感慨一下华丰外面的长队。从外观看,华丰的烧腊有变成中国的奥尔良烤鸡的倾向。而金祥的烧腊则与唐人街其它中国店的烧腊似乎是完全相同的。如果让华人的厨师把中餐烧腊做成奥尔良烤鸡的类似物,估计厨师们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文化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