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参加公共图书馆的英语培训班

作者:qwxqwsean  于 2022-8-3 06:5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其它日志

8/2

今天我参加公共图书馆的英语培训班

今天我参加公共图书馆的免费英语培训班。我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女人,不过我的英语也确实需要加强,我离开大学快二十年了,日常主要用中文,也该补习一下英语了。

英语培训班的初级班,还有一两三个刚从南美移民美国的年轻墨女,但我在分级测试时并没有装糊涂,所以测试成绩很高,被分在高级班,并且进的是一个很小的高级班,单身女人就很少了。

我今天上课的培训班,一共七个学生。分组讨论时,和我同组的两个人,一个是55岁华男,他是北京人,女儿在纽约市留学,他之前几年就多次来纽约市旅行,所以他早就对纽约市熟悉了。他的英语口语极差,不是完全不会,而是他不知怎么自学的英语,他能连续说十句英语,但发音十分恐怖,他一开口讲英语,我就觉得头痛,巴不得赶紧把耳朵捂起来。

并且他聊天的内容,也显得他很浅薄。比如他盛赞美国的食品,他最爱吃的是比萨饼。他虽然积极发言,不仅发音极为难听,而且他讲话也空洞无物,他可以连续说五分钟,但听不出他想表达什么。他和我同组,他一开口,我就觉得害怕。

同组的另一个人是二十五岁多美尼哥移民来的。她嫁了一个美籍多美尼哥人,和老公在曼哈顿上城租的小居民楼的地下室。她刚来美国四个月,她的家人全在多美尼哥,在美国没有亲戚。她在多美尼哥说西班牙语和英语,并会几句法语。她的英语在我听起来和美国本地人几乎没啥区别,只有个别词的发音很陌生,比如她说多美尼哥的国庆节在二月,我就听不懂她说的"二月"。

她在多美尼哥家乡在一个沿海小镇,附近有很多个漂亮的海滩,她常去海滩游泳,海水很清。她的家乡环境安静,城镇里极少有流浪者,最多一两个。

她和老公主要在家做饭,很少到餐馆吃。主要是她老公做饭,她不做。用的是煤气灶,几乎不用烤箱。我说这就是他们过着多美尼哥的生活,因为美国本地人极少自己做饭,美国人都是去餐馆吃快餐,这是为啥美国有快餐文化。个别美国人在家做饭,也主要用烤箱,而很少用灶台。美国人做饭都是把肉,蔬菜,和主食都放进烤箱里烤。

她说她喜欢吃中餐,并说在多美尼哥也有中餐,我说那些都是假的中餐,美国的中餐也都是假的,南美的中餐也都是假的。

25岁多美尼哥妇问我不能在家里做中餐吗?我说家里没有餐馆厨房的设备和调料,做不了中餐。在家里做的中餐只能是粗糙的。

她说来纽约市的第一印象是高楼和满街的流浪汉。她说喜欢高楼。我说住在高楼里日子很惨。我说她和老公住在小居民楼的地下室,比住在高楼里好多了。

另一个组四个人,一个25岁白男是刚从哥伦比亚来没几个月,他的英语口语我几乎听不懂。一个四十岁塞尔维亚妇,刚来美国不久,和老公住在一起。一个四十岁巴西妇,说自己会说葡萄牙语,说喜欢吃玉米,说美国的玉米和巴西的玉米很不同,说美国的玉米不好吃。我问她巴西有taco吗?她说没有。我问她巴西的玉米怎么做的,她的英语太差无法说清。

还有一个是25岁华女,福建人,来美国两年了,英语听说基本过关。她说在福州时就常吃麦当劳肯德基,她在中国主要吃麦当劳的汉堡长大,不怎么吃中餐。她说美国的麦当劳的汉堡和中国麦当劳的汉堡很不相同,她喜欢吃中国麦当劳的汉堡,很不喜欢吃美国的麦当劳的汉堡。

当我说纽约市的楼房太古旧时,她补充说纽约市的地铁太老。

下课后,她找教师告状,说同组的那个25岁哥伦比亚男每当她说话,他就制造噪音干扰她。我心想,我不太相信那个25岁哥伦比亚男会在上课第一天就骚扰她,因为屁大的事,她就找教师告状,说明她很难相处。

教师是一个四十岁半黑妇,说来美国35年了。今天是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分组聊天自我介绍交朋友,她则在学生发言时,会伺机教几个生词,我觉得她做的很到位,选的几个词都是学生发言时提到的。但三个小时的课程,主要是学生之间的乱聊天,她做为教师,除了教几个生词之外没教什么。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7-21 05:2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