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8/19
911广场的24个小吃摊和pier 15废码头的酒吧
今天我在包厘街吃完晚饭,逛街。
在911广场,临时设了一排24个餐摊,现场烹饪售卖小吃。这一般是政府组织的持续一两三天的像过节一样的活动。平时没有。
这类餐摊,我几年前在雪城见过一次,在雪城的克林顿广场,有七八十个摊位,都是洋人的小吃,没有中餐。
这次在911广场的这24个餐摊,也基本上没有中餐馆。也可以说有中餐馆,但非常西化。其中有三个摊位与中餐有关。
一个是招牌日本的,我估计实际上是华人经营,几个工作人员看似华人。其出品只有一种,烤串,其做的串比中国的烤羊肉串大些,看似在火上简单烤熟,更像南美烤肉,只不过南美烤串很巨大,而这个自称日本餐的摊位的烤串更接近中国的尺寸,但仍然比中国的大一倍。肉料预先腌制后干烤,在烤的时候不再撒调料和刷油。外观干燥,卖相一般。生意不好。
第二个是招牌是台湾人的,摊位四五个人看似华人。我没看到它正在制作的出品,只看到它用大照片展示的它的出品,是几种三明治,把中国的馒头做成一两厘米厚的圆饼状,对折成V形,然后在里面夹些炸鸡烤肉之类的西餐食物。这种严重变形的蹩脚的三明治,我并不认为它能算中餐,一般应该是洋人邯郸学步机械模仿中餐的结果,比如洋人想山寨包子,但不会捏包子,于是只好把包子皮蒸熟成一个饼状,再对折,再很不稳定地在V形里"夹"些西餐的菜冒充包子馅,并没有夹住,只能口朝上平端着,稍微倾斜则里面"夹"的食物会掉下。
几个华人摆摊做这样的东西,令我失望,而且洋人顾客也对他们不感兴趣,它家的销量极小。
第三家是一个招牌日本餐。摊位里三个人,一个华男站在那里没事干,另一个华男在一个热铁板上煎饺子。还有一个墨男负责做ramen,在一个三百毫升的杯子里放些泡面,加少量配料,再加入热水就递给顾客,等于是帮顾客冲方便面。
正在用铁板煎饺子的那个华男,使我很惊讶,因为我自己是煎饺子的高手。他在一块热铁板上煎饺子,铁板看似普通的铁板,当然可能是不锈钢板,用久了变黑色了,板上没有任何油,也不是用的不粘锅。而他放在铁板上煎的饺子外皮也是干燥的,是全生的饺子,不是预制的熟饺子。这么煎,猴年马月才能煎熟。而且饺子还就是必须在几分钟内煎熟,否则会被铁板烤至干硬。在我看来他这么煎,根本错误。
所谓日本餐馆,在美国开的,一般实际上是华人在经营,所以可以认为日本餐馆实际上是一种中餐馆。这些来摆摊的,并不是普通居民,而是实际营业的有店面的餐馆派出来的团队。
中餐馆为啥不参加?中餐馆本身一般都很忙,并无多余的人力,派几人的团队来摆摊。摆完摊后,这些摆摊的用品,帐篷啥的要有地方存放,以备下次摆摊用。中餐馆估计也没地方存放这些摆摊用品。
能派团队来摆摊的这些餐馆,我估计它们生意很差,不然哪来的能派来的多余的人力?
另一个洋人的摊位,在烤肉串,尺寸与中国的羊肉串相同,但从中国的角度看,他们烤的方法错误。中国烤羊肉串一般不预腌制,在烤的时候再撒调料和刷油。而这些洋人是用西餐的烤法,预腌制后在炭火上烤,烤的时候不撒调料。我认为他们的火太小,变成了慢慢烤,把肉烤的外观干燥,卖相既差,也预计不好吃。烤肉时冒的浓烟呛人,毫无香味,像是火葬场在焚尸。这个摊位里的三个人明显是中南美洲的半黑墨男墨女,但它的招牌说是意大利的。当然中南美洲也有不少意大利裔。
还有一个摊位招牌说是日本炸鸡。里面几个人是老墨。它的展示板的照片上的那些炸鸡,看外观是普通的美国炸鸡。
我在911广场逛后,到东河边。
见pier 15废码头上有一个酒吧,名叫watermark bar. 几乎座无虚席,估计有两百人,大部分是白人年轻人。
它的一个令我震惊之处是它的假房顶,它的房顶上是一个高架的平台,平台的地板是木条,三指宽的木条之间是一指宽的缝。上百人在高架平台上走动和乘凉。
问题是这个高架平台的地板就是一楼的酒吧的天花板,平台上的人,包括我,在上面走动,我的鞋底的灰土从板条之间的缝掉下去,刚好落在一楼的酒吧的全体顾客和工作人员的头顶上和餐碟和酒杯里。我如果站在高架平台上往地板上吐一口痰,痰可能会直接穿过板条之间的一指宽的缝掉在一楼酒吧的人的头上或敞开的酒杯里。酒吧的房顶是假的,下雨的话雨水会直接从房顶落下来,而且是雨水携带着平台上的被无数人踩过的地板污物淋下来。
设计成这样的酒吧,居然座无虚席。
在酒吧的一角,一桌20个华人,都穿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工作服,正在围成一大圈一大桌聚餐,而且桌上摆满了酒杯和至少几个菜。要知道,这个是西餐酒吧,顾客大都是洋人年轻人,极少点菜,只点少量饮料和小食品聊天。中国工商银行的二十个职员在这里摆酒席,而且点菜,能有什么菜可点?西餐本来就没有能拿得上台面的出品。在一个大碟子上放一大坨黑不溜秋的烤肉就算一道大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