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南宁的一个相亲会上的自我介绍 [2021/03]
- 我在中国每天的食宿费是五元 [2021/05]
- 杀拉登的海豹队展示的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工作作风 [2011/05]
- 晒今天我卖的两车瓶子的照片 [2015/08]
- 美国建材比白菜便宜,自己盖房/装修巨划算 [2012/11]
- 亲戚关系冷漠的可怕 [2021/02]
- 欧美人早晨洗澡,是三级笨 [2011/03]
- 写给四年前甩掉我的一个女人 [2014/10]
- 我来为黑人说几句公道话 [2011/05]
- 我偷听一个45岁妇打电话 [2019/04]
- 即将回国, 忧心忡忡 [2012/08]
- 我确实找不到对象了 [2012/07]
- 我在中国专门花三年时间奔波找对象 [2012/05]
- 安卓杨的言论挺好玩的 [2021/02]
- 美国流浪汉的生活状态 [2011/12]
- 博后们海归,自信满满的,回去能干啥? [2011/10]
- 公民男征女: 再找不到老婆就不知道咋办了 [2015/03]
- 今天中午从垃圾桶里捡了一盒米饭,鬼子笨 [2011/03]
- 在迪拜转机呢, 用它的电脑免费上网说它几句坏话 [2012/10]
- 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苦吗? [2012/04]
- 在美国建立一个独立的华人城市吧 [2013/09]
- 西餐是欧美人愚蠢的标记 [2012/04]
- 现在是五毛和大众互动的时代 [2012/06]
11/30
记11月27号办纽约市证
纽约市证就是idnyc,在纽约市范围内办事有点用,但据说用途有限,在纽约市内也很多地方不认它。
看办纽约市证的网上说明,14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办,偷渡客也可以办这个证。免费办。
我在2007年曾经在雪城办过一个驾照,不开车,仅当身份证用。后来发现一直到几年后它过期,都几乎没用过。我一直都用护照当作证件。
这次想着办纽约市证,这个证的用途比驾照小很多,但觉得,在我的护照之外,多一个身份证,在需要出示证件的场合,也许会更方便。虽然预期用处不大,但我现在有闲空,所以也办。
办纽约市证不用花钱,但居然也把我奔波了一阵。
我先是想用我的日常用的通信地址当证件地址。不料遇到麻烦。接待我的是两个华人工作人员,他们的业务水平一般,虽然他们已经因为我是华人而给了我关照。
11/26我第一次去办,我带去的地址证明被认为全都不能用。于是按华人大妈工作人员的指示,我可以去唐人街的一个银行开个文件,证明我在它有一个定期存折,账号地址等信息。那个银行的一个男员听说我想用这个文件当作地址证明,认为银行没有责任证明我的地址,拒绝给我办事,拒绝在开的证明上盖章。
我拿着这个银行开的文件去办证处,华人大叔工作人员说这个文件不行,因为它上面虽然有我的存折账号等信息,但没有银行的名字。于是又去那个银行,之前拒绝给我盖章的那个男员,我又出示这个银行寄给我的其它信,证明我能用那个地址收到信。费了些口舌,他给我盖了章。
我又根据办证处华人大妈的说法,医院的病历也可以当作地址证明,只要病历上有我的病历号码等信息。我于是去唐人街我的家庭医生诊所打印了我的病历的个人信息页。
27日我再去办证处,华人大叔工作人员说我开的诊所病历不能用,必须大医院的病历才算数,小诊所的不算数。但我开的银行的存款证明算数。他有一点经验,问我文件上那个地址是否是我实际住在那里,或者仅仅是通信地址?我说仅仅是通信地址,我并不住在那里,我目前住在避难所。他说不实际住的地址不能用,但如果我去避难所开证明,说我住在避难所,由避难所的工作人员说用我给的通信地址当作办证地址即可。
我于是回避难所,找社工开证明。不料社工拒绝在证明上写我给的通信地址,说必须把信寄到避难所来,不允许寄到我给的其它地址。我于是让她开避难所的地址证明。
我在避难所只是临时住,理论上随时可能离开,所以用避难所的地址当通信地址毫无意义。但办的证件上的地址不是我的实际通信地址也无所谓,在办事时告诉人家我的地址已经改了即可。本来很多美国人就经常搬家。
27号下午我去办证处,用避难所开的住宿证明办了纽约市证。要大约三个星期才能寄到避难所的地址。这对我来说很麻烦,因为三周后是十二月底,而我十二月底几乎一定已经离开美国去西安看望父亲。我要给父亲交一月的养老院费和其它杂费,960元取暖费,以及十一月它胡捏的180元鼻饲管费,鼻饲管费在十月我预交时已经交了每月几十元的鼻饲管费,此时那个养老院又在十一月强加180元的鼻饲管费,相当于强索小费。十二月底肯定还要类似地强加一点什么费。
这次办纽约市证。通过去那个华人小银行开证明,那个男员听说我想用作地址证明,就给我作梗。既笨,心地也不好。我做为储户,我开个证明我在这里有一个定期存折,有何不可?
而另一个华人小银行,我在它家也有一个定期存折,它拒绝开,说要开证明可以,要收费。我就不找它开了。
而办证处的接待我的华人大妈大叔,他们倒是没诚心作梗,但他们让我去开证明时没有把要点提前告诉我,等我跑一趟开了证明回来,才告诉我我开的证明有啥问题不能用。导致我跑冤枉路。如果他们业务熟,在让我去开证明时解释清要点,我就只需要跑一趟就办完。
而避难所的社工拒绝在住宿证明上写我提供的通信地址,属于僵化无意义,用避难所的地址当通信地址,结果就是我可能收不到信。比如这次办纽约市证,由于我十二月中旬必须出发去中国看望父亲,导致我收不到寄去的纽约市证。要么避难所的人帮我把信保管两个月等我回美国去取,要么只能我回美国后去办证处挂失,重新办证。
办证过程留下的印象,唐人街的两个华人小银行,一个开证明要收费,另一个可以免费开证明,但要作梗。办证处的两个华人工作人员则工作合格,但业务水平不够优秀。而避难所的相关政策则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