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菲 faye wong -- 我只在乎你 [2010/10]
- 李敖谈"6.4天安门事件" [2010/07]
- 林忆莲(Sandy Lam): 华语音乐天后 [2010/10]
- 沙皮狗。你见过这么漂亮的小狗狗吗?这些图片可是大爷的。 [2010/04]
- 戴维·卡梅伦: 英国贵族后裔,保守党领袖,下一届英国首相的最有力的竞争者 [2010/05]
- 戴维·卡梅伦 David Cameron: 英国新首相的人生成长 [2010/05]
- 奥巴马医改的通过:对与错;利与弊 [2010/03]
- 大爷给他的好友们的一封信 [2010/06]
- 新疆暴乱,一个海外汉人的感想 [2009/07]
- 你能想像中国的性市场完全开放以后会是什么样吗?坐台名媛开保时捷上下班 [2010/05]
- 针灸:有效还是假象? [2010/04]
- 中国女子的持久的爱-仅以此文在母亲节到来之际献给村中所有的同胞女性 [2009/05]
- Muslim Sensitivity Training - 南方公园 [2010/09]
- 面对六四,民族和解,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2010/06]
- 美国的医改的僵局:汉密尔顿的大政府主义与杰斐逊的个人民主主义的较量的延续 [2010/03]
- 我家出了一个有病的孩子自称崔永元 [2009/02]
- 我从雅虎上看到的,差点感动的哭了,一定要看完啊 [2010/10]
- 贴一首传哥的老歌:有共鸣更好,没有也无妨-我终于失去了你 [2010/09]
- 小时候最喜欢的爱国主义电影,你可以在youtube看到它的全部。 [2009/04]
- 咱最喜欢的SUV [2010/02]
- 许茹芸 (Valen Hsu)- 淚海 [2010/09]
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 Garfunkel)可以说是上世纪最出色的二重唱组,Simon 清澈嘹亮的嗓音加上Garfunkel时而高亢、时而婉转的和声把二重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Simon 和 Garfunkel 都出生于1941年,他们在纽约的皇后区一起长大。15岁时就建立了”Tom &
Jerry”乐队(不是动画片猫和老鼠)—一个类似于”艾弗利兄弟的”的演唱组,推出了一首热门歌曲《嘿,女生》(Hey,Schoolgirl),并出
现在美国野外音乐台的节目中。Simon &
Garfunkel早期的作品都是由Columbia公司录制的,但最初并不引人注意。后来制作人Tom
Wilson把他们的那首《寂静之声》加上了摇滚背景,才成为了一首打榜歌曲。随后Simon
又开始了同Garfunkel的合作,还举行了巡回演出,开创了他俩随后5年的合作生涯。
在录音方面,Simon & Garfunkel颇花费了一些时间才找到了把歌曲和演唱完美相配的乐器模式。1970年Simon &
Garfunkel迎来了他们生活中最辉煌的时候。专辑《忧愁河上的桥》(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以及同名单曲均成为排行榜冠军。歌中唱到:
“当你感到疲倦和自卑,当你眼中有泪,我将为你试去,我站在你的一边,当世事不顺,当找不到朋友的时候,我将用我的身躯为你架设一座急流上的桥……”。任
何处于孤独无助中的心灵,听到这样亲切感人的歌词,在耳边先低吟、后高唱,仿佛就在此刻遇到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因而为之动容。难怪这首配器简单,节奏缓
慢的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在排行榜上停留了三十个月的时间,创下了一个几乎无人能够企及的记录。还有一首始终贯穿影片的插曲Scarborough
Fair,也同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首歌就像一部印象派的风景画,如果你闭上眼睛做一次深呼吸,一定还能闻到空气中夹杂着各种香草的气息。
Scarborough Fair是一首取材于民间题材的歌,他运用的是苏格兰曲调,而另一首If I
Could,采用的则是南美印第安曲调,但两首歌听上去又都是那么的完美绝伦。
Simon &
Garfunkel最擅长的就是在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里搜集素材。因为他们能唱出平凡的人疾苦,能把艰难的生活融化为串串的音符,道出人们的心声,所以深
受歌迷的喜爱。民谣的最大魅力也就在于它的真挚和纯朴。那娓娓道来叙事般的歌词和优美的吉他伴奏,伴随着简单悠扬的旋律诉说着爱情的忧伤,孤寂的落寞和生
活的艰辛,而这些又都是民谣最好的主题。在动荡的60年代Simon &
Garfunkel还唱出自己对社会的关注,在歌词中融入了和平、自由和爱的主题。许多作品里都充塞着一些与60年代相称的谈论反战、反专制、呼唤自由之
歌,这些使他们民谣歌曲的主题更加多元化。
另外一张专辑《星期三早晨3点》也是纯正的民谣风格,这张专辑在Billboard专辑排行榜的榜首位置上停留了整整6周。其优美的和声,流畅的旋律,美
妙的民谣吉他弹奏,无一不使人陶醉。这张专辑好像成为了他们命运的转折点,在推出后不久,Simon &
Garfunkel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在一些小型的俱乐部演出,而是有了安排紧凑的巡演计划,不但在美国的各个州举办大型的巡演活动,而且足迹也遍及英伦
三岛。
但是,很快巨大的成功使他们很难再有新的突破。Garfunkel似乎很满足于那几张分量不重但制作精良的唱片。Simon
在他以后的个人生涯中表现出了他在音乐上的创新和实验,并获得了不俗的成绩。1984年开始Simon
到了南非的黑人区居住,同那里的黑人音乐家合作,录制出了《雅园》Grace
Land。这是一张非常纯粹的非洲音乐专辑,同他过去的民谣、布鲁斯以及节奏布鲁斯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90年他录制了一张巴西风格的音乐专辑。97
年他又推出了另一张充满世界音乐风格的唱片。Simon后期的行为;实际上是把美国民谣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歌传统广为沟通。从《雅园》开始,因为逾越了传
统的西方民谣旋律,乍听之下好像变得不好听了,实际上Simon的音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精细、更考究、更追求完美。他非常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准确性,甚至
到最不起眼的一处拨弦。
虽说Paul Simon在乐坛的地位远远高出Art
Garfunkel,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完全埋没Garfunkel的功劳。作为杰出的民谣歌手和民谣二重唱组Simon &
Garfunkel在音乐史上成就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他们的歌深深地影响着那一个年代的青年学生朋友,伴随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渐渐成熟起来。也许他们就是
上世纪最出色的二重唱组合—永远的Simon & Garfun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