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存不存在是个伪命题 [2009/02]
- 共产主义之文化基础 [2009/02]
- 精神寄托之东西方差异 [2009/02]
- 自由之与民主 [2009/02]
- 改变信仰 [2009/02]
- 先取后予还是先予后取? [2009/02]
- 不同的美丽 [2009/02]
- 自由之与文化 [2009/02]
- 转载的关于文化大革命经济的网友博客文章 [2009/02]
- 自由之绝对自由 [2009/02]
- 文化传说 [2009/02]
- 行为意识 [2009/03]
- 善与恶的推理 [2009/03]
- 我不做大哥很多年 [2009/02]
- 积极自由消极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009/02]
个人之于社会,始终存在着一个互相之间的取予逻辑.。
在西方,强调个人主义,是一种先取后予的逻辑。基督教文化对这种先取后予的现实存在,以文化的软哺之,谓之先取没有关系,但一定要博爱人间,做点慈善事业。这是一种平衡。
在东方,强调集体主义。是一种先予后取的逻辑,儒家文化对这种先予后取的现实存在,以文化的软哺之,当然还得加上佛教,谓之先予没有关系,但当年的奋斗一定要得到回报,你们当年的品德是能够在社会当中得到回报的原因(因为替天行道,代表了天的旨意)。这也是一种平衡。你所看到的为什么太子党高居庙堂?这是一种现实存在和文化之间的平衡。
西方的先取后予比较直白,是赤裸裸的;东方的先予后取,比较含蓄和虚伪。
西方的文化逻辑基础是人之初,性本恶,是先取后予的现实存在;东方文化的文化逻辑基础是人之初,性本善,是先予后取的现实存在。
毛发动文化大革命存在一定的思想方面的内涵。
有兴趣看完我博客中的文章,自由之于文化还有自由之于民主,当然还有其它的文章,如论共产主义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的传说。
作为农业文明代表的东方文明,一种先予后取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作为工业文明的代表基督教来说,一种先取后予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归之于公共利益,则另有系统性的说法。
我一直在思索可能的未来,思考的基点也是基于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相互关系。当然现在没有时间,等我老了不用劳作了就去读书,所谓的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包含了这种先取或者先予的哲学关系,范围更为广泛。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看完我博客中的一篇文章“积极自由消极自由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我思想的萌芽,也代表了我对于共产主义思想批判的起始逻辑。
先破后立是大部分思想的起源点,我希望以我的思想或许未来社会的构成,另有一个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