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ebay上卖书的经历 [2009/08]
- 江青为何独选薛菁华主演“红色娘子军”? [2009/03]
- 薛菁华与林妙可 [2009/04]
- 尼克松在国宴上都吃了些啥? [2009/09]
- 一枚失而复得的戒指 [2009/09]
- 久违了,南江村的妇女! [2009/05]
- 从网上搜索"红色娘子军"谈起 [2009/02]
- 文革时有男扮女装吗?—再谈“北风那个吹”里帅红兵跳芭蕾一事儿 [2009/06]
- ZT:翻看两部文革老片有感 作者:路易二百五 [2009/10]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09/09]
- 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里两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2009/06]
- 怀念杨秋玲 [2009/10]
- 新版“红色娘子军”里,“清华控诉”一段为何被改?(一) [2009/04]
本来早就想写一篇这样的博客。可是每次想写每次又放弃了。为什么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原因就是怕写不好。首先,我自认我的中文表达能力很差。来美二十几年了,中文现在对我来说是中看不中写(用)。过去还给家里写写信。信写得不好,只要意思到家了,也无所谓。可是自从电话费便宜了以后,我跟家里联系都是靠打电话,信就不怎么写了。我已经不记得有多长时间没有给家里写信了。大概已有十几年了吧。也就是说,除了我前面写的三篇博客外,我已经十几年没有摸过中文了。那如果真的要我写博客给大伙儿看,还真觉得有点儿力不从心。其次,我觉得这个题目比较大,有种一言难尽的感觉。我有时候也在怀疑我是不是有点儿小题大做了。不过我一想到这个题目就觉得千头万绪理也理不清,不知从何说起。
第二个原因呢,就是我一直在怀疑博客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有谁会在意我写的东西呢?我是不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呢?也许有人会对我说:“我看您呀,还是一边儿歇着去吧,别瞎掰活儿了,人家红色娘子军不就是做了一点儿小改动吗?您干嘛那么较真儿呀?再着说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您不喜欢的,兴许别人还喜欢呢。如今这世道儿变了,您这老古董儿呀也该挪挪窝儿了。哪儿来哪儿去,别在这儿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说得也是。人家中芭的事业正如日中天,“红色娘子军”所到之处都所向披靡,好评如潮。我一平庸之人,,无名鼠辈在这里鼓噪,提不同意见,那岂不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我时不时地为“红色娘子军”的走向担心,那岂不是庸人自扰,杞人忧天?您看,我的顾虑还真不少呢。
其实,我还有一个更大的顾虑在后面呢(也就是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既然是提不同意见,就有可能会得罪人。得罪坏人也就罢了,得罪了好人那咱可担当不起。就拿我上俩篇写的博客来说吧,我否定了有关江青的“谣言”。可这“谣言”是出自吴老先生之口。明理的人知道我这是就事论事,绝非针对吴老。这不明理的人还以为我是在拆他老人家的台,故意跟他老过不去呢。其实我们都知道,国内的一些老同志,老干部,特别是文化界里的人士,在文革中受到的冲击比较大。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被扣上了反革命份子的帽子,受尽凌辱,迫害,有的甚至是家破人亡。所以他们对当时的领导人江青的所作所为一直耿耿于怀。有一些人在拿江青说事儿时说些夸张或者过激的话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有一种观点我是绝对不敢苟同。那就是凡是江青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江青反对的我们就要赞成。那到底有没有持这种观点的人呢?我想大有人在。我自己把这种全面否定江青的人的行为称之为“去江青化”。还有一部分人呢,多多少少也有这种“去江青化”的倾向。那么“去江青化”的表现在哪儿呢?一个表现就是尽量矮化江青;江青没干过好事,尽干坏事了。或者把江青的功劳安在别人的身上,把别人做错的事加在江青头上。另一个表现就是把江青过去做的事情或者修改过的东西去除掉或者修改掉。总之,有一些人就是要把江青的影响力排除或者降至最低。我极有可能得罪的就是这些人,因为我反对毫无道理的“去江青化”。
上述种种原因和顾虑使我迟迟没有写这篇博客。但是本人出于对“红色娘子军”的热爱,本着一种负责任的精神,最终还是决定把这篇博客写出来。如果不写出来,我就会感到很郁闷。这也算是一种发泄吧。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