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小议人的思维习惯 [2013/06]
- 婚姻大战打响了第一炮 [2011/05]
- 婚姻的杀手锏 [2012/01]
- 回国见闻三 ---- 牛人真的多 [2011/12]
- 个性,任性与共性影响着生活的质量I [2013/04]
- 电脑出现蓝屏, 怎么办? [2013/06]
- 吵到九十九--- 六四,我家的纪念日 [2013/06]
- 中国四十年的不变 [2014/04]
- 祝父母钻石婚快乐! [2014/09]
- 斗胆小议: 毛泽东,文革与基督教 [2012/07]
- 精神出轨 [2011/09]
- 过生日 [2012/03]
- 完成"六尺牡丹" [2012/03]
- 婚姻大战的导火索 [2011/05]
- 理解父亲 --- 祝老爸健康长寿! [2013/10]
- 老公的教育---to be yourself [2011/09]
- 不要去惊动别人的幸福 (转载) [2013/09]
- 我 ----- 找 [2009/08]
- 庸 医 [2011/01]
- 我----幸福的人 [2009/08]
- 给张艺谋加油! [2012/01]
【阿里伯拉琴】美国纽约城的的一个音乐会,邀请了全世界闻名的小提琴圣手阿里伯来演奏。消息一传出,场票被枪一空。第一晚奏毕,他宣布说:「我今天买了一个价值三千元的梵阿林,明晚请诸位赶早临场。」第二晚来听的人更多,买不到票的,只有望门兴叹。那天晚上,果然是好琴,听到人无不心悦口讃好琴。演奏完了,阿里伯猛然在台上把琴一摔,又拿起来对大众说:「这把破琴不是三千元买的,其实只花了几块钱从旧货店买的,我这样做,为要诸位知道阿里伯会拉琴,并不是琴的功劳。」
我们主耶稣比阿里伯更会拉琴,我们虽是坏琴,只要顺服在他手里,我们就会发出奇妙动人的音乐。——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顺从神不顺从人】历史告诉我们,英国和法国同是政治革命,法国经过大流血大恐怖的时代,英国却能和平稳静的改革过来,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英国有位大布道家卫斯理,在英国到处开奋兴会,许多人悔改信了主耶稣。灵性的力量,诚然大过一切的势力;宗教的奋兴能影响人心风俗,改变社会。
基督徒原是最驯良守法的国民,彼得劝基督徒,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彼前二章十三至十七节)。若世上任何一国一城的人民都是基督徒,就用不着警察,也毋须监狱。彼得当时传主耶稣的十字架,当时的官长却禁止他传。他却回答他们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虽然官长把他下监,但他仍顺从神不顺从人,这可作我们的模范。——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小狗和黄牛】约翰和妹妹美丽,一天全家同坐马车从亲戚家回来,小狗也跟在车后回来,到家时,小狗满身是灰,躺着喘气休息。约翰说:「可怜的小狗!太疲倦了!我们带他走的路走得太多了!」美丽望着黄牛在牛栏内嚼草,便对爸爸说:「爸爸!我盼望我们的小狗,能像黄牛那么安适就好了!」父亲手捧茶杯,笑着坐在椅上说:「其实不是路远叫小狗疲乏,乃是牠自讨苦吃。有时走向左,有时走向右,有时跑向前面,有时又转向后头;沿途专管闲事,走过一家的门口,牠总要看看,好像要牠监视一样;遇见一只鸡,牠去赶一赶;别的小狗,牠也跟着汪汪叫;草被风吹,牠也喜欢窜过去看。唉!难怪牠疲乏了,狗捉老鼠,多管闲事!你们的小狗我一点也未说错。」
母亲坐在旁边,听了微笑说:「我们家里那黄牛,你们看牠在那儿安静的嚼草,也是有道理的,牠肯知足,自早到晚,做完了牠的工便休息。这是守本分的牛!可是有的牛并不一样,不低头吃草,不听主人指挥,常跳进人家的篱笆,吃人田园里的菜蔬。这种牛就是野牛了!」
父亲接着说:「我们几多人走路,也是和小狗和野牛一样,自己有当走的路不走,专跑野路,专管闲事,所以费了力又吃亏,惟有黄牛尽本分,同时是最有益于人的。」——陈树祥、陈瑞伯《喻道故事集》
【顺服的道路】「他告诉你们甚么,你们就作什么」。但务必弄清楚真是他说的,不要照你自己的想法。回到家中要好好的生活,在家中善待你的妻子儿女,付清你的债务,去做这类的事。
一个弟兄在异象中看见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G·P·C」他了解这几个字的意思,「去传基督。」(go preach Christ)。
另外一位起来说:「不,不是那个意思;意思是去摘棉花。」(go pick cotton)。
如果神的旨意是去传福音,那么就去传福音好了;如果是摘棉花,那么就去摘棉花吧!——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这不是为你】关于下述经文的注解:「父凭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司布真这么说:「如果有人介绍我进入一间屋子,屋内储放了许多包裹,别人告诉我里面有些东西对我有好处,我开始找那些上面写有我名字的包裹。如果我拿了一个包裹,上面写着「这东西不是为你预备的」,我会把它留在一边而走开。那么,这里有一个知识的盒子标明着:『父凭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不要去干涉那些隐藏的事,要以明白那些已经清楚启示出来的事情为满足。」——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父亲知道得最清楚】威利·阿诺德博士——全世界最伟大的苏格兰神学家之一。他只有三个星期大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逝了。他们是一个大家庭。我想,他们很怀念他们母亲的温柔和慈爱。在他们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立了许多条文和规则要他们遵守。
其中一条规则是:小孩子永不可爬树。邻居晓得阿诺德家的小孩子不可以爬树后,就开始对他们说,在树顶上可以看到一些好捧的东西。对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来说,虽然你叫他不要爬树,他总会设法爬看看的。因此,阿诺德家的小孩子,就一直求他们父亲,准许他所爬树。可是,这位老父总是说:「不。」
有一天,他正在专心看报纸。孩子们彼此说:「爸爸正在看报纸,我们溜出去爬树吧!」
有一个孩子站在篱笆顶上,看看父亲有没有发觉他们。当阿诺德的一个兄弟爬上第一枝树杈时,他问说:「你看到什么?」
「没有啊!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那你爬高点啊,你爬得不够高。」
所以他就再往上爬,小孩子在下面又问说:「现在你看到什么了吗?」
「我什么都没有看到啊!」
「你还爬得不够高,再爬高点。」
这小家伙就尽他所能地往上爬高,可是他终于跌下树来,把脚跌断了。威利说,他试着把他抱回家去,可是他抱不动。只好回去,把事情的经过,全部告诉父亲。他说,他那时害怕得几乎吓呆了。他以为父亲一定会非常生气,但是他的父亲只是把报纸一放,就走到树旁,把孩子抱回家。然后,请医生来看。威利说,他对他的父亲有了一个新的看法。他发觉,为什么他的父亲那么严格。他说,那个孩子受伤的时候,他的父亲此所有的母亲都要温柔慈爱。
亲爱的朋友,上帝的诫命,没有一条不是为着我们本身最大和最好的益处。没有一个诫命不是发自上帝慈爱的心怀。他要我们放弃的,都是些有损于我们今生和来世幸福的事。——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