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小议人的思维习惯 [2013/06]
- 婚姻大战打响了第一炮 [2011/05]
- 婚姻的杀手锏 [2012/01]
- 回国见闻三 ---- 牛人真的多 [2011/12]
- 个性,任性与共性影响着生活的质量I [2013/04]
- 电脑出现蓝屏, 怎么办? [2013/06]
- 吵到九十九--- 六四,我家的纪念日 [2013/06]
- 中国四十年的不变 [2014/04]
- 祝父母钻石婚快乐! [2014/09]
- 斗胆小议: 毛泽东,文革与基督教 [2012/07]
- 精神出轨 [2011/09]
- 过生日 [2012/03]
- 完成"六尺牡丹" [2012/03]
- 婚姻大战的导火索 [2011/05]
- 理解父亲 --- 祝老爸健康长寿! [2013/10]
- 老公的教育---to be yourself [2011/09]
- 不要去惊动别人的幸福 (转载) [2013/09]
- 我 ----- 找 [2009/08]
- 庸 医 [2011/01]
- 我----幸福的人 [2009/08]
- 给张艺谋加油! [2012/01]
4. 中西方教育的异同
有关论述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文章很多, 各抒己见。 作为生活在北美的我对此问题的一点儿看法: 中方教育是修身养性; 西方教育是养性修身。 各有所长。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先说说学校教育。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 高考应试制度使学生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 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 培养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是无可厚非的。 犹如盖房子基础好了,才能盖高楼。 关键是要把知识变成对社会和自身有用的东西,必须要有实践的过程。 在北美上了几年的学, 个人认为这里的学校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团队精神; 二是培养学生自立的能力。 几乎每个学期每个学科都要自己动手做项目(project)以及向大家演讲(presentation)自己的论点。 在学校里常碰到老师下课拍屁股就走,学生有问题也不能占有他的私人时间, 一定要到答疑的时间(偶尔例外)。 中国老师的敬业精神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的老师像妈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不仅以这种标准对一种职业提出要求有失人道, 而且家长包办代替由家庭延续到了学校。 这是不可取的! 刚出国学英文的那几年, 在班上只有我们中国人用中国人的思维称呼老师 “teacher”。 老师纠正了几次:请直呼其名。 有时我们改不了我们的习惯, 后来老师也就笑笑接受了。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高尚的品德,教育的过程是让孩子积累知识,教育的结果是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
其次谈谈社会教育。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诚信都有一致的赞誉。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持久和平》
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很多。它说明一个社会的“诚信”教育高过其他一切。
我们来北美居住十几年感受最深的就是: 诚信很重要。 这里鼓励人们讲信用 --- 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 曾经听说一个故事(不能考证真假): 有位中国留学生请导师吃饭, 导师问这是什么有如此美味? 学生说: 鸽子。 原来他把广场上的鸽子给宰了炖了。 导师大怒,其结果就是学生没有毕业。 在这里千万不要给老师随便送东西(小礼物即可),尤其是贵重的东西。 我所居住的城市有一条大街道路很糟糕,很影响市容。 如果在中国市长大笔一挥,重修不成问题。 但是这里官员不敢也不能随便花纳税人的一分钱的, 因为他们是为人民服务。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http://wenku.baidu.com/view/1ac57ac56137ee06eff918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