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那旮瘩 [2011/06]
- 伊战和三大法宝 [2010/09]
- “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 [2009/04]
- 养生秘诀 [2010/06]
- 听听没错 [2010/08]
- 大同世界 [2010/04]
- 也说中餐 [2011/07]
- 江湖追杀令续 [2010/03]
- 听说台湾圆山饭店上了香艳大腿舞 [2010/01]
- 文秀才武秀才 [2010/12]
- 小龙虾和洗虾粉 [2010/08]
- 三十七计 [2010/09]
- 今天七月七 [2011/07]
- 高潮迭起,趁火打劫 [2010/04]
- 闲话一句 [2011/06]
- 阿庆嫂又当如何 [2010/02]
- 龙吟虎啸迎春到 [2010/02]
- 乱翻书 [2010/04]
- 乱云飞 [2009/07]
- 中文汉字Chinese [2009/04]
- 读孔庆东在韩国讲抗美援朝 [2010/01]
关公,锦衣卫,铜匦
关公
新三国电视剧在一家收费网站上已经转播到60多集了。看了一些。 高希希真人才也。戏说神侃加史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笑颜逐开。新时代新构思。Very反叛。不过,还是有不少看点的,实话实说。这里不谈历史的真实性。高导讲故事的手法洗练,少了许多老版的拖泥带水。一些段子的情节叙述有很强的戏剧张力。没了老版的冷场和断续。人物也朴实了许多。关老爷就是其一。老版三国的关公身材面相都够范儿,只是戏剧味浓了些。 更接近戏台子上的老爷。于荣光的身材单薄,就吃亏了。少了北方大汉的雄伟,更像一个山西农民。然而,以我拙见,这倒更真实一些了。关羽主要是大刀片子抡得圆,刀法飘忽诡异。但其人相当地不善言辞。例如单刀赴会。而且文化水平也不很高。在戏里书里,从他出场到败走麦城,手里只有一本春秋。一失眠就捧着看。几十年如一日。要是识字多,猜想毛选五集也能背个八九不离十了。武艺也不是天下无敌。论刀法精熟,他不如黄忠,说杀法狠准,庞德在其之上。关老爷就仗着一点: 实诚,死心眼。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白马坡降曹是为了刘备托付的嫂嫂。后来大意失荆州,丢城就丢头,死也不降。对于他的死因,近年有人认为他是被孔明或者刘备故意置于死地的。这种阴谋论现在很有市场。我很理解这种典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评判法则。“古为今用”嘛。现在的许多人饱受坑蒙拐骗,虚情假意的祸害,已经很难相信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万事都有假,除了自己的亲娘。这样的心态势必影响到对事物的判断。
关公死后,声名更为卓著,还成了神。黑道白道无间道,没一个不尊奉他的。你说他跟那砍砍杀杀的黑道挨得上边吗? 封他武财神,咋就忘了他千里走单骑时的挂印封金?那为什么多少代以来,关君侯越来越吃香,被分配管理的俗事也越来越多?我想,尊他者,因为他的忠义。 而且是纯净无杂质的忠义。自他以后,还真就没了似他一般纯洁的接班人。仿效者何止千万,但往往都带有功利目的,或为虚名或谋实利。所以,后人之尊崇关羽,因为这世道没了真正的忠 义,也因为没了维护忠义的勇气和胆量。如果有一样东西或者一种品质人人都有,遍地都是,没有人会稀罕。没有了才觉得珍贵。人们更习惯做的(我也算进去,省得找骂),就是各自打扫门前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期颐明哲保身,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但是,你不找事事找你。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一般认为,自唐宋以来,中国人就开始了漫长的黜武尊文的“华丽蜕变”。尤其是自赵匡胤之后。这位宋太祖,一把小小的玉斧轻轻地一挥,就把峣峣易缺的阳刚之气划到了一边(以后再细说这事)。 我等本来就是凡人,追逐世俗名利没错,平平凡凡过日子也是本份。更不祈求能改天换地了。唯愿在人的心里深处,还能为关羽的忠义精神留点立锥之地。对于一个本来就缺乏精神寄托的民族,窃以为尊奉关二爷,是中华本土文化在道德层面缺失的一种补偿心理。
锦衣卫
既然社会主流少了主持正义的忠义精神,那么阴暗猥琐的小人之心必然就有了发展的空间。此消彼长,合乎阴阳之道。
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特务机关系统就是这种无耻无法的阴暗心态的极致发挥。是一种堂而皇之的国家恐怖。仰上压下,视臣子百姓如p民,防臣子草民如寇仇,他人的生杀予夺只在少数人的一念之间。这样社会构成需要以下几个要素: 1,卑顺的奴才意识。前段时期一位本村名人已有精辟论述,放下不表;2,权力高度集中。不容他人挈肘(正因为过度集中才会引起反复折腾的朝代更迭),3,只有王法,没有国法。
几百年过去了,那些武功高强,杀人如切瓜的锦衣卫们不见了。但是他们的故事还在中国大地上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继续着。衣服换了,效忠的对象换了,拘人的方式换了,奴才意识的培养和传播变得更具隐蔽性了。不过,有一样没换:人与人之间仍然没有诚信和互信。听说在国内很多人就习惯把一些地方纪委,反贪局称作当代锦衣卫。对于这种说法嘛,我也只能跟您打个哈哈,然后把频道转到天气预报上去。其实,美国的 FBI也很有锦衣卫的神韵。幸运的是,他们不敢太嚣张,因为西方的古先贤的著述,稳定的精神寄托,明确的立国理念等,都赋予了法律庄严性和强大的制约力,官府们有所忌惮。再画蛇添足一句,即使有这样的法制系统,仍不能完全阻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可见人性的缺陷和痼疾有多顽固。
铜匦
武则天凭着欺骗和心机,得到了天下。得来的不正当也就心虚。自然就要防着别人“以其之道还治其身”。 女人懂得勤俭。她没像后来的明朝花巨费养了几十万人防天下人,而是制作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黄铜箱子,搁在办公大厅里,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流言蜚语,密报检举信。这样的鼓励,掀起了类似现代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你若恨某人,想给他/她一点 color see see。好办。写个匿名折子投进铜匦。一盆墨水就泼出去了。某人是福是祸,就只有天知道了。人性的邪恶一旦释放出来,后果是很可怕的。正如文革后期一样,运动搞不下去了,武曌大帝就提溜出来一个酷吏(此酷非彼酷,他可是一点都不酷),借其人头一用,“请君入瓮”。众人一见又可以自保了,也就安静了。女人若动了心机,男人就只有挨刀的份儿。
历经数代,铜匦变成了邮筒,“八分钱,查半年”。手法一样。然人心却更加不古。如今演变成了电脑和网络。而且还多了一大景观。那就是,千百家公众媒体单位,原本是应该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伸张正义,维护公道。而事实是,一旦有事,要不是万马齐闇,集体失语,就是众口一词,统一发声。唯官府马首是瞻。检举揭发,惩恶扬善本该他们做的事。如今反而成了民间网络的头号任务,而且是不开粮饷的。
一个没有了法律制约的社会很容易出现不稳定,要是再没有了一个支撑精神世界的核心观念: 比如忠义。我是指对正义的忠义,不是对某一个时期的政府的愚忠。那么,必定会冒出许多的怪异奇事,闻所未闻。
关君侯斩首后,一缕英魂不散,飘飘荡荡游至玉泉山,冲着老和尚喊:还吾头来。老和尚一语点醒了他,君侯遂发扬雷锋精神,成就了千古一帝圣的伟业。假如,他看见当今的许多人已经丧失理智,坏了脑子,黑了心肝;看见遍地泛滥着三聚奶,地沟油,腐猪肉,这般那般,千奇百怪,满地行走的无心无脑的行尸走肉时,他会不会坐不住了,又领着周黑子,小关平,跑出来满山遍野地喊着:还吾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