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 台湾一瞥(一)

作者:light12  于 2012-5-15 18:1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8评论

时间: 5 14 2012 17:34  
作者:芦笛芦笛自治区 发贴

一、缘起


对台湾之行,早就盼望已久了,然而家人为我的台湾情结颇不理解。那天我姐跟我说,那地方不就跟国内差不多么?有什么没见过?有如万里迢迢特地飞到那儿去,还不如回国看望亲友。我答道:台湾有一样东西大陆没有:故宫博物院。生为中国人,一生不去看一次,就跟穆斯林没去朝拜过麦加一样,总归是个遗憾。

我姐于是无言。我其实没有完全说出心事。对中国人来说,台湾代表着一种另类生活方式,一种本来可以作出的选择,或许可以说,是为大多数中国人(至少是大多数识字分子吧)在上世纪40年代末摈弃的生活方式。它曾经在70年代后期国门初开之际引起了国人强烈的艳羡。然而随着大陆经济起飞,台湾经济停滞不前,两岸差距迅速拉近,这种另类中国生活方式便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吸引力。如今访台的大陆客若说台湾的好话,也不再如过去一般啧啧赞美人家富裕,而是改为赞扬台湾人的“素质高”。这所谓“高”,当然是相比大陆人而言的,但这不幸并不是什么高标准。

这就出来一系列问题:首先,台湾人的素质相比欧美先进国家究竟如何?民主实验到了哪个阶段?台湾人能不能算文明人?台湾是不是文明世界的一部分?其次,如果是,这是怎么形成的?真是如国学派吹嘘的那样,是儒家文化的自然发展结果?是台湾的制度转型使然?还是外来先进文明的影响,或甚至是某些台独人士说的那样,是日本人留下的优秀遗产?最后,如果台湾确实是文明世界的一部分,那么,这对多数大陆人而言,是否足以证明另类生活方式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如同当年羡慕台湾一样,巴不得自己也过上那样的日子?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当然,我也知道,它们绝不是一次来去匆匆的旅游可以回答的,天下大约也没有身负如此重任的旅游者。然而不去亲眼看一眼,心里总是痒痒的。

从技术上来说,这倒并非难题,欧美国家的公民去台湾根本就不需要签证。反过来,台湾去这些国家也免签,中华民国的护照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使多了。于是前段终于打定主意,与几位朋友组成多国联军,分进合击,共同登上祖国的宝岛,在那儿奔波了十多天。先在台北自由行,后包了个车作环岛游,先后去了淡水、台中、阿里山、台南、高雄、台东等市及其周边地区,以及阿里山、日月潭、鹅銮鼻、垦丁、太鲁阁等国家公园,最后沿著名的苏花公路北上,穿越雪山隧道,回到台北。此行可谓高密度高负荷出游,或许可用英文表述为intense tour,既忙着游览景点,又尽可能与当地人聊天,晚上还要熬着细看电视,当真苦不堪言。有趣的是,这么折腾一番,我的胃病又给折腾好了。看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确实在于运动。趁记忆尚未彻底丧失,赶快来写点零碎感受。


二、宝岛?


这次旅游(台湾人叫“观光”,导游称“导览”)给我的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台湾实在太小了。大概与大陆一般的专区的面积差不多吧。这还不光是总面积小,更是可利用面积出奇的小。事实上,整个台湾不过是一个泡在太平洋里的大山,也就是南北走向的细长的所谓“中央山脉”。山的东麓异常陡峭,直接就插在太平洋的深水中,除了宜兰、花莲、台东等寥寥几个冲积三角洲外,入海处根本就没有什么浅滩。我看根本不用设防,因为来犯的军队无滩头可抢:




东海岸群山急剧插入海中(摄于苏花公路上)

山的西麓面对大陆架,稍微平缓些,因此有点冲积平原,也就是台湾的农田所在。但若干地方地况不是很好,有什么我从未听说过的“泥岩恶地”。群山高耸再加上暴雨频频,泥石流(台湾人称“土石流”)频发,因此高速公路多需架桥:




西海岸高架公路(鸡冠山上远眺,图中将画面分为上下两半的灰黑色山峦就是所谓“泥岩恶地”)

插在太平洋里的这座我们称为台湾的大山,其特点是非常陡峭。中央山脉的最高点玉山山巅为海拔3952米,而从西麓山脚到东麓海岸线大约也就四十公里左右(在谷歌地图上目测,当然很不精确)。假定山巅位于中点(实际上不是,此处作简化处理),则坡度大约是4/20=0.2,用台湾话来说便是“20耙”(“20 per cent”的拙劣音译。大马华人称为“20巴仙”)。大约除了尼泊尔、阿富汗、克什米尔、不丹等国外,地球上还没谁住在这么陡峭的山坡上。

所以,台湾的原始生存条件其实相当恶劣,原始交通非常不便,全岛实际上被中央山脉分割为无法交通的两部分。在现代条件下要修路,不是必须挖洞,就得造高架桥。1960年,在故蒋经国先生亲力亲为的领导与参与下,经一万多荣民披荆斩棘、舍生忘死奋斗三年多,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中横公路)修成。此后又陆续修完了北横与南横两条横贯公路。这才把台湾东西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中横公路的始端乃是旅游(观光)热点。到过那儿的游客都不能不震骇于地势的险峻,对挥洒血汗筑成该路的伟大的荣民们深怀敬意。

随着台湾经济起飞,口袋里有了银两,基础设施就再不必靠荣民们以斧头加炸药的原始方式建筑了。由经国先生领导修成的北回铁路南端隧道,以及后来挖掘的雪山隧道,据说都是使用外国进口的隧道钻掘机“大约翰”挖出来的。但即使有了现代高科技,工程量仍然十分艰巨。连接台北与宜兰的雪山公路隧道全长12.9公里,为亚洲第二长,全世界第五长,共由58組隧道组成,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雙孔公路隧道群,先后花费了15年的时间才修成,其间还有25名员工不幸以身殉职。

所以,所谓“宝岛”,说的恐怕不是自然条件。要论这个,台湾恐怕只能称为穷山恶水,而且还是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恶劣的穷山恶水,不但没有什么自然资源,而且不是地震,就是台风,外加无穷无尽的土石流。它之所以成了今天我们知道的宝岛,完全是靠台湾人民的努力。

一次,我们在日月潭畔的便利店中与老板及其家人闲坐聊天时,我说:“台湾没有什么资源。”他骄傲地回答我:“台湾的资源就是台湾人的脑袋。”当时我颇有些不以为然——众所周知,毋庸置疑,台湾并不像英国那样,是个地理小国,智力大国,似乎连南韩都不如,至今未能像后者那样,在国际上创出自己的品牌,电器有三星,汽车有现代、起亚、双龙等。但后来看见西海岸的农田,深感台湾农业之发达远超我的想象,人家不但发明出了矮小的四季稻,而且还发明出伏在地上生长、以便果农采摘的果树,令我眼界大开。所以,那位老板说的也不错,只是还需加以补充:台湾无穷尽的资源,就是不为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外加中国人特有的勤劳苦干,就是它们把一个浸泡在太平洋里的陡峭贫瘠的高山变成了东海明珠。
ZT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0 回复 tsueict 2012-5-15 19:59
芦笛: '绝不是一次来去匆匆的旅游可以回答的!' Yes, You are right. This is new chapter in your writing career and is different from anything in the past. So try to obseve it carefully and spend more time to study before writing something you and/or we don't know much about. Be sincere and justice as a popular writer (not just a general 旅游者as others) you have already work hard to earn in last 10 years.
Standing on their own feet (with minimum asisitance under strict conditions) is the only way to survive for (suddenly) over populated(!) people with limited nature resource and under the insolate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during its struggle in most of second half of 20 century, i assume.
0 回复 light12 2012-5-15 20:46
tsueict: 芦笛: '绝不是一次来去匆匆的旅游可以回答的!' Yes, You are right. This is new chapter in your writing career and is different from anything in the past. ...
  
0 回复 总裁判 2012-5-15 23:52
内容很好的,就是几个关键的词没能贴进,故宫博物院我找了三遍没找到。
1 回复 light12 2012-5-16 00:09
总裁判: 内容很好的,就是几个关键的词没能贴进,故宫博物院我找了三遍没找到。
google吧
0 回复 总裁判 2012-5-16 00:27
light12: google吧
不知为何,从我的页面看不全你帖子的边上那些字。
1 回复 light12 2012-5-16 01:03
总裁判: 不知为何,从我的页面看不全你帖子的边上那些字。
你到他网站看吧
2 回复 总裁判 2012-5-16 02:41
light12: 你到他网站看吧
奥。我是最听话了。
0 回复 light12 2012-5-16 03:14
总裁判: 奥。我是最听话了。
不听话也没办法,跟browser有关吧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light12最受欢迎的博文
  1. 预告: 4月19日上午9点美国之音专访郭文贵 [2017/04]
  2.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内政篇(一)......(八) [2024/09]
  3. 芦笛 治国白痴毛泽东:外交篇 [2024/09]
  4. 特务ryu警告倍可亲网站admin,侮辱63,凸显太上皇淫威 [2024/10]
  5. 芦笛 周恩来为什么怕毛泽东? [2024/07]
  6. 芦笛 无限怀念萨达姆 [2020/01]
  7. 郭文贵真正的两个常委级“老领导”浮出水面 [2017/10]
  8. 文贵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及政治局委员名单!郭文贵蓝金黄之八弟之死:坑爹坑弟坑朋友 [2017/10]
  9. 刘少奇女儿刘平平的悲惨一生 [2012/04]
  10. captain nino 计划生育抹杀了中国未来革命的可能性, 现有政权无比稳固, 且再也不会有 [2019/10]
  11. 芦笛 略谈中美冲突的实质与前景 [2020/01]
  12. 6月30日郭文贵报平安直播视频---关于王岐山与范冰冰的关系 [2017/06]
  13. 瞒着丈夫与三个男人通宵打麻将,输钱后用身体抵债,法院:算强奸 [2024/10]
  14. 陈惠敏是毛泽东情人,曾透露:毛赞成“共产共妻”, 中共高层只有陈云林彪不玩女人 [2023/01]
  15. 8年后才敢爆出“天上人间“的內 部照片 [2020/07]
  16. 坏人已是最坏---个人感悟 [2017/11]
  17. 芦笛 方励之轻狂死了 [2012/04]
  18. (ZT)芦笛 标题: “辩证法”是最强大的“致愚教”(一) [2009/03]
  19. 要不要开车 [2012/04]
  20. 岳东晓歇菜吧! [2011/09]
  21. 爱国主义与跨国婚姻 [2012/03]
  22. (ZT) SHWJ 一个人死了,被怀念的是四个活人 [2009/06]
  23. 道德的标准:评婉儿和翰山 [2009/04]
  24. 我们为什么不应该仇恨日本人? [2011/12]
  25. 难得糊涂 [2013/03]
  26. 捐款有没有违法 [2011/08]
  27. 科学证伪 [2013/03]
  28. 错误的人到错误的位置 [2012/07]
  29. 欲速则不达 [2013/04]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4 13:4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