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文化是以理性为主导的世俗文明,它赋予理性重要的地位,强调“真”,主张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们(see things as they actually are)。古希腊人对美具有高度灵敏的感受激情,甚至认为美就是善。其神话充满理想主义,而诸大家的哲学思辨却又充满了理性主义,由此构成了人文主义(humanism),而这就是当初最引动文艺复兴学者们注意的东西,也是西方科学与哲学的来源。然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还是,希腊人特别强调个人价值,追求自由,强调平等。就是这些个人主义文化遗产,给西方带来了民主。所以,西方文明最宝贵的的精华——民主、科学与哲学,都来自于雅典而不是耶路撒冷。
有部好莱坞获奖电影,名字忘记了,讲的是耶稣会(Jesuit)在南美传教的事,男主角是位传道士,他的名言是:God is love (or love is God, I can’t remember)。托尔斯泰也说,所有宗教都有一个共同语汇,那就是爱。但在我看来,哪家宗教也没能像基督教那样强调对人类的爱——上帝为了赎去人类的原罪,竟然不惜把亲生儿子作为燔祭。而且,那位传教士说的 “神”,指的是正神,托尔斯泰口中的宗教,指的是是正教,并不包括鼓吹仇恨的邪教。例如犹太教就与爱无关,我翻开《旧约》一查,歪歪斜斜每页都写满了“恐惧”与“仇恨”,惟独找不到“爱”字。
在我看来,基督教文明与希腊文明之所以能够共存于同一社会中,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人性的两极。前段时间BBC作了个节目,介绍英国内战时的两大派“圆头党”与“骑士党”(Roundheads vs Cavaliers),圆头党是苦吃苦做、节俭克己的清教徒,而骑士党则是奢侈挥霍、讲究享受、爱出风头的贵族们。 影片编导采访了许多观众,问他们心仪哪一派,两派的拥趸人数基本相当,由此可见,人性中天然就存在着“希腊因子”与“基督教因子”。